第563章唇枪舌剑
作者:一万年      更新:2020-03-23 20:01      字数:6784
  额头很高,还抱着面前那杯茶水的副书记道:这是村干部会议,能够行使投票权的就只有村干部,那边那位根本就没有投票权。你是副主任,这点儿道理你应该晓得的吧?

  很明显,副书记指的人就是刘旭。

  要不是担心把会议搞砸,刘旭绝对冲过去抽那长得跟寿星差不多的副书记几巴掌。

  看着副书记,依旧保持着微笑的李娟道:刘旭是村民代表,所以也拥有投票权。

  哈哈!就他?副书记突然笑出了声,娟子,你晓得村民代表是麻子意思不?就是必须得得到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可你出去打听打听,有几个村民会支持他?杀死野猪王确实让他得到了不少村民的支持,可后面他竟然在大湾开诊所跟老赵抢生意。你说,都是一个村子的,做人咋能这么的差?

  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的刘旭道:他是中医,我是西医,怎么能说我跟他抢生意?而且看病这种事是村民自愿,他们爱在哪家看就在哪家看,难道你见我拿着刀架在村民脖子上让他们来我的诊所不成?

  你这就是在跟老赵抢生意!副书记直瞪着刘旭,你要开诊所,你直接去源头或者源尾开,干嘛要在离老赵诊所才几步的地方开?

  大湾片区是大洪村的中间地带,加上我选择的位置是在路边,所以不论哪个片区的村民来看病都会很方便。

  副书记还想话,李书记就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给我少说两句。今个儿啊,咱们讨论的是采矿的事,不是诊所的事。消停,消停,都给我消停啊。

  喝了口茶,副书记道:反正他不可能当村民代表,所以他没有投票的权利。

  就目前村里的情势而言,刘旭确实没有得到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一个是因为他的家庭很特殊,另一个是因为他开了诊所一事。

  加上要是李娟或村支书qiáng硬的给予刘旭投票权的话,那几个原本就对采矿抱有抵触态度的村民很可能就会投反对票。

  这样的话,刘旭那一票根本改变不了局面。

  想到此,刘旭主动说道:我不是村干部,我也不可能是村民代表,所以我今天确实没有行使投票的权利,不过刘副书记,我希望你给我言论自由权。就是待会儿你们言的时候,我也能随意言。可以吗?

  这当然可以,我可是很通人情的。

  李娟跟她爸爸都希望刘旭能拥有投票权,不过既然刘旭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他们两个也不好再说什么。

  tiáo整了下心态并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李娟道:除了刘旭外,其他十个人都拥有投票权,等该说的都说了就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好好珍惜自己的投票权。现在呢,大家可以自由言。

  副书记自认为刚刚在气势上已经占了上风,所以得意洋洋的他立马道:我坚决反对采矿一事。十年前的采矿对那一带的生态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蝙蝠洞下方是小溪,可开始采矿后,采矿队将开采出的岩石都倒进了小溪里。这其实也没什么,关键是岩石中还带有爆破用的火药残渣或者其他化学药品。结果呢,小溪下游的鱼类全部都绝种,甚至连小溪下游两岸的花草树木都变得枯黄枯黄的。所以啊,要是继续让他们开采,我敢保证整个大洪村的生态系统都会被破坏,到时候出个门可能都会吸进被wū染过的空气。我知道采矿可以带动大洪村的经济,但现在国家不是提倡可持续展吗?要是生态系统被破坏,那还搞个pì的可持续展啊?

  副书记说完后,其他人就开始互相窃窃私语。

  刘旭原以为副书记是一介粗人,可听完他那井井有条的叙述后,刘旭觉自己想错了。

  显然,这个副书记还是挺有学识的,要不然不可能一针见血地点出采矿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尽管副书记的说法有些夸张,但确实有些方面说对了,而且这种夸张说法会让其他人感觉到危机。

  李娟当然是支持采矿,所以她就道:现在我来说几点啊。一个就是我们大洪村的经济一直展不起来,因为没有哪些老板愿意冒险在村里头建厂子。可我已经跟雷小姐取得联系,她向我保证,只要能从采矿中获得盈利,她就会投资办厂。只要……

  李娟话还没说完,副书记就打断道:娟子啊,你还太年轻了,你怎么能相信她口头上的承诺呢?你在外国待了这么多年,你应该知道资本家将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既然她采矿是为了盈利,那她当然也是属于资本家。既然是资本家,你就绝对不能相信她的鬼话。要我说,如果她想采矿,她就先出钱办厂。等把厂子搞起来了,咱们再跟她谈采矿的事。

  被副书记这么一反驳,李娟都说不出话来。

  不只是李娟,就连身为书记的李娟爸爸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显然,一直沉默着的刘旭也该飙了。

  既然副书记这么喜欢讲道理,那刘旭就跟他讲道理!

  我可以说几句吗?

  见是刘旭在说话,明显觉得自己占了上风的副书记道:言论自由嘛,那你说吧,我们都在听着呢。

  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口,刘旭道:其实我要说的是上个月的一篇报道,就是关于村落消失的事。多个专家考察了两年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每年我国有接近八十个村落消失,有的村子甚至只剩下一个人。

  听到刘旭的话,都住在村里的他们几个都皱起了眉头。

  显然,他们担心大洪村也会消失。

  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后,刘旭道:要是地方经济落后,甚至到了无法温饱的地步,那么年轻村民基本上选择到富裕的城市打工,年迈的则留在家里照顾孙子孙女。按照专家的说法,一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外出打工的基本上都是定居在城里。哪怕在城里过得非常辛苦,他们也不会选择回到落后得jī飞狗跳的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