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作者:天外天下      更新:2019-09-29 08:25      字数:3692
  如同老牛反刍一样,回味往事何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呢?

  每当回想当初为了筹备前往部队看望儿子的往返路费,以及交纳儿子参加师教导队集训培训费,总计三千元的时候,全家人分头行动,四处筹钱,并为之愁苦万状的情形,真是令范忠诚百感交集啊。

  由于当时农村经济条件十分艰苦,物质生活非常贫乏。许多农民一年忙到头,用全家所有收获的粮食换取的钞票却寥寥无几。很多人忙忙碌碌辛苦了一辈子,也挣不下几个零花钱,更别说有多少积攒和储蓄了。加上当时正值一年开春之际,正是农民播种施肥的大忙季节,手里稍有点儿余钱的人家,大都投入到了整垅耙地,灌溉以及买农药、化肥、地膜、种子、农具等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很少有人手里有所剩余,更谈不上能够外借他人了。

  因此,范忠诚和何桂花先后外出,到处借了一大圈子,竟如游泳上岸——两手空空。最后要不是娃他二叔范忠兴、三姑范忠梅、舅爷詹天师东拼西凑了一千元,范忠诚就要空手而归了。

  在此期间,有多少挖苦讽刺和风言风语,通过这个“活广播”范怀英的嘴传到家里,让人无比心酸和难受啊!有的说:“你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农民家庭,想让儿子报考军校,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也有人说:“人家县长、书记的儿子都考不上军校,你一个穷怂农民的儿子有啥本事,就能考上军校?简直是背上喇叭上飞机——牛皮吹上天啦!”

  本是娃他大舅的何生仁,也不无嘲讽地说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明明是拉犁种地的驴子,却偏偏做着当皇上的梦,那不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吗?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天高地厚!”

  连这个当大舅妈的豆金凤,也不失时机地发出冷嘲热讽:“这范家的二球娃,到底是半斤还是八两,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真是猪八戒娶媳妇,尽想美事哩!”

  为了儿子,当妈的何桂花也不气馁。眼见何家几个兄弟跟前借钱无望,只好东奔西跑,去找姐姐何兰花和妹妹何菊花想办法。可惜两姐妹也是穷人家庭,每人只凑了两百元,也算是帮大忙了。

  在这其中,最冤枉最受气的,莫过于当哥哥和嫂嫂的,也就是范怀民与媳妇王玉兰这两口子。

  为了全力支持自家兄弟报考军校,他们夫妻二人满怀希望地去找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里还有一定积蓄的姨夫王积富借钱。结果,被这个吝啬的王积富好一顿羞辱和奚落:“我说你们呀,都长的是猪脑子吗?多少有钱有势的人家的公子都考不上军校,你们范家的人就别再丢人现眼啦!就你们兄弟那个怂样子,也想考军校,真是拿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嘛!我说两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你们家范怀军能考上军校,我给你们范家烧香磕头去!他要能当上军官,乌鸦也能当凤凰,老母猪都能上树喽!……”这一番话直气得范怀民夫妻两人眼泪花转圈,哭了一路回来。

  所谓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

  半年后,当范怀军考上军校的消息传回老家,全村都沸腾了。正如许多村民们所说,老范家果真祖坟上冒了青烟,不仅培养出了全家的第一个大学生,而且史无前例地培养出了全村第一位部队军官。这对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来说,无异于晴天里响了一个炸雷,久旱后突然下了一场暴雨,立刻成为轰动全村的一件大事!

  一时间,说好的,道喜的,登门拜访的,送礼放炮的,一个个满怀惊异而羡慕的神情,到处都是喜庆而夸赞的声音。此情此景,比起古代谁家儿子高中了状元也毫不逊色,比起谁家闺女嫁给了皇亲国戚也差不了几分。

  向来自强不息的范怀军,用自己的誓言和行动,为自己,也为老范家,更为小河家村和全村的父老乡亲们,增光添彩,树立了榜样。以至于多少年来,范怀军考上军校成为村里许多老少爷儿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幻化为全村的老师及长辈们教育子女们努力学习、开创未来而经常挂在嘴边的经典范例。

  数年以后,范怀军学成毕业,被分配到北方某部军营,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尉军官,并与当地女青年汤小慧恋爱结婚,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