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作者:天外天下      更新:2019-09-29 08:26      字数:4002
  其实,范忠诚的这次庙会之行,还有一个重大的收获。

  趁着妻子何桂花在庙会的一处摊点上挑拣衣服的空档,眼尖的范忠诚在穿梭的人流之中一眼瞧见了自己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慧安法师。于是,他热情地上前拉了慧安法师的手,溜进了法师在大殿后堂的这间卧房。

  这位热情好客的慧安法师先是为客人泡了一壶浓茶,继而兴致勃勃地讲起了有关仙姑寺的来历:

  “据民间传说,两千多年前,仙姑原是西汉张掖郡人氏。其父亲是郡守部下的一名武吏,因为对敌交战失败而被削职为民,于是带着独生女香姑隐居在临孜县合黎山下改行行医。聪慧的香姑随父潜心学医,利用针灸和中草药为当地穷苦百姓治病消灾,深得民心,在板桥一带声名远播。黑河南岸的民众久慕香姑的医术高明,也常到黑河北岸向何氏父女求医治病,但苦于黑河水深,交通不便,经常有失足落水之人。香姑立志在黑河架桥一座,方便南北交通,造福两岸百姓。当时,匈奴人盘踞在邻近的内蒙古草原上,每逢冬春之际,驱赶牛羊骆驼在黑河饮水,其中如有生病之人,也到何氏父女处求医。父女俩不仅是河西内地穷苦人家的消灾救难者,连匈奴人也对何氏父女十分敬仰呢……”

  慧安法师一边意兴盎然地娓娓道来,一边抬手示意眼前的老朋友范忠诚喝茶。自己也随手端起桌上的茶杯,美美地喝了一大口浓茶。随即,端起桌上的茶壶,给两个空杯续了水,尔后正了正身子,抬头向窗外眺望。像是在回味浓浓的茶香,又像在继续回顾那段感人的故事:

  “一年秋季,匈奴右地王爷的爱子四王子奉父命来到黑河南岸,开展牛羊和粮食、茶叶、瓷器贸易。返回的时候,四王子不小心从船上跌入黑河,由于船老大及时将其相救出水,并经何氏父女精心拯救而保全了性命。为此,匈奴王爷以重金酬谢。何氏父女对金银坚决不要,随机说出了想在黑河建一座桥梁,但苦于缺乏木料的难处。匈奴王爷因黑河缺桥而差一点险失爱子的感动经历,决定鼎力支持何氏父女修建桥梁而便利交通的美意。何氏父女深受鼓舞,号召当地民众共同为修建黑河桥而出人出力。几年之后,两岸的百姓准备了大量修桥的钱物,匈奴王子又派人从东大山运来了上百棵松木,从而解决了极其可贵的建桥所用的木材问题。大家正准备动手修桥的时候,当地的昭武通司看出修桥有油水可捞,尤其看准何氏父女是摇钱树,便以阻挠修桥为手段,胁迫香姑嫁给其子。以造福百姓为愿望的香姑为实现修桥的目的,口头答应了桥成之日便与昭武通司之子成婚。等到黑河桥竣工的那天,昭武通司前来逼婚,香姑了却了心愿,毅然纵身投河自尽。黑河两岸的百姓,包括邻近的匈奴,为了纪念香姑的功德,在板桥的柳树堡建庙一座,取名‘仙姑庙’……”

  “呃……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范忠诚听得津津有味,不禁抱拳长叹。

  “先不要着急,关于仙姑的传说,远远不止这些呢!”慧安法师意犹未尽,接着继续讲述道: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盘踞河西,不断向东扩张,骚扰边关的百姓。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十万西征,直捣匈奴的老巢,浑邪王大败而逃,休屠王率部归降了汉朝。此时,得胜而归的霍去病将军粮草不足,想到昭武一带接济粮草。当大军行至黑河岸边,因为风大浪高根本无法过河,而浑邪王又率兵紧追不舍。突然间,只见万道祥瑞之光中,一位仙风道骨的女子拔下发髻里的银簪,猛然扔进六月的黑河。刹那间,河水封冻,霍去病率领将士迅疾过河,待追兵赶到时,只能望河兴叹了。霍去病回朝奏明了汉武帝后,皇上颁旨一道,封香姑为‘平天仙姑’,传令下来‘大其庙’,意思就是兴建宗庙……”

  “我说法师,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范忠诚好奇得像个孩子,急欲知道事情的真相。

  “常言道,信则有,不信则无。这虽然是个历史传说,但意在劝人积德行善,有谁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呢?”

  “嗯……这倒是真的……”

  慧安法师的这番讲解,虽然带有浓厚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色彩,但都表明了佛家普度众生、行善积德的道理,范忠诚听得如痴如醉,似有所悟,一时间竟忘了还在大殿外买东西看热闹的妻子何桂花。

  直到买完衣服的何桂花慌里慌张地四处找寻而来,这才使范忠诚如梦方醒,不得不与慧安法师依依惜别。

  在与何桂花一起回家的路上,范忠诚不由地心生感叹:红尘内外,能有几人看透?人生在世,当积德行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