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5 章
作者:贰蛋      更新:2021-09-20 19:32      字数:2386
  是,在军中没有高手的情况下。这些寻常士卒即便舍生忘死,却也仍然无法挡住许夫人三人。

  他们在军中所向披靡,无人能撄锋芒。

  元军不断有人洒血。

  军中将领都快要气得吐血了。

  他们已经尽力在城内布置防线,没想到,还是被这几个真武境高手势如破竹。

  他娘的,这些高手真的是太难缠了。

  倒不是说打不过,而是他们滑溜得和泥鳅似的,想要揪住他们实在是不容易。

  元军士卒虽然众多。但此时,俨然有种大炮打蚊子的感觉。轰天雷能危及许夫人三人,却是根本炸不到他们。

  数千元军,火把照亮整个军营,硬是只能看着许夫人他们离堆积粮草的地方越来越近。

  有将领脸sè惨白,"粮草完了??粮草完了??"

  他们心中涌起浓浓的无力感。

  而铁离断,却还在厮杀中不断的发出狂笑声。这让得不知道多少元军恨得直咬牙。

  这个真武境高手也太他娘的无耻了。

  杀就杀呗,你嘚瑟个啥?

  火光,终究还是起了。

  许夫人三人夺得火把。扔到了粮草堆上。

  然后,火光不断蔓延,并且火势越来越大起来。

  "粮草??粮草啊??"

  元军中有将领哭嚎。特别是那些负责看管粮草的将领,简直如丧考妣。

  这些粮草,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这个年代,要收集、运输这些粮草,真不是容易的事情。烧粮这种举动,其恶劣程度真的仅仅只次于祸害百姓。

  哪怕是劫掠粮草,也都比烧粮要好得多。

  这缺粮的年代,每个人都深知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这种心痛的感觉,真是发自内心。

  甚至,连许夫人、乐无偿、铁离断都觉得心痛,但是,却并没有任何办法。粮草,无疑没有整个战局重要。

  火光,将整个军营都印得更为透亮起来,恍如白昼。

  有在粮草堆中偷懒的元军士卒来不及跑出来,被点燃,成为火人,发出惨绝人寰的痛叫。

  这种死法是最惨烈的,死前还要经历无尽的痛楚。

  远处,还在屋顶上蹿动的洪无天见到这冲天的火光,便立刻tiáo转身形,向着军营急窜。

  下头元军如同无头苍蝇,只能在下面胡乱追赶。

  许夫人三人烧了粮,便也掠到军营屋顶上,然后在屋顶上不断掠动。

  元军有将领不断呼喊士卒灭火,但此时火势已经蔓延开来,这些粮草,显然是救不下了。

  约莫过一刻钟的时间,洪无天赶到军营附近,发出长啸。

  长啸声如雷看得过瘾记得把分享给朋友哦,在接连的爆炸声中都连绵不绝。

  许夫人脸上露出喜sè来,对着乐无偿和铁离断两人喊了声,然后向着洪无天所在的方位极速掠去。

  三人如黑夜中的蝙蝠,很快便离开火光笼罩范围,消失在黑暗中。

  下头元军,却是忙着救火,混乱不堪,只有极少数人去追他们。

  这夜,光泽的火光不知道蔓延多久,将小半个光泽都照亮。

  许夫人四人在城内夺得马匹,冲杀出城,直直向着邵武县的方向而去。

  而从邵武离开的元军,此时却还在离邵武十余里远处,已经扎营。

  夜sè越来越沉。

  然后,当最深沉的夜sè过去,黎明便降临了。

  邵武县内火光已经熄灭,无数房屋焚成灰烬。血腥味仍旧飘荡不休。

  闽清县的战事也歇了,宋元双方隔街而往,不过,此时又已经有蠢蠢欲动的趋势。

  福建路大都督府福州,一只信鸽飘然落入府衙。

  ↘↘请记得收藏本站^闪^爵^小^说^到浏览器收藏夹中哦!

  512.大都圣旨

  百度^闪^爵^小^说^fszhusuji.com^看全网最新人气排行小说

  府衙内负责豢养信鸽的小吏见得【找书、看书、分享书尽在 闪爵小说网:w w w · s h a n j u e · me】信鸽腿上的信件以金黄sè的绸缎系住,脸sè微变,连忙抱着信鸽就向府衙后头跑去。

  这个时候,中书左丞大人怕是还未起床。

  福建中书左丞--蒲寿庚。

  蒲寿庚在福建绝对是个大名人。他是阿拉伯人,跟随其父亲迁居泉州,以经营香料为生,其后经营港口,和外商进行贸易,并以此极快发家。有的人为富不仁,他却和他哥哥寿宬平海寇有功,广受百姓爱戴,成为福建路内有名的大善人。

  其后。他也因此而被宋朝授与闽广招抚使,兼泉州市舶司提举之职。

  有钱,又有权,这让他顺理成章地成为沿海地方势力首领。有一呼百应的影响力。

  后来南宋失势,张世杰带着小朝廷沿着海岸线不断难逃,途经泉州。蒲寿庚请小朝廷进泉州避难,不知道什么原因。却是被张世杰拒绝了。

  然后,蒲寿庚陡然就和南宋朝廷决裂开来,果断降元,并且助元朝拿下了福建路。

  但这,却并没有让他在福建路的声望受到什么影响。甚至民间还有很多人都说是南宋小朝廷不识好人心。

  而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跷,大概只有张世杰和蒲寿庚等少数人知道了。

  降元后的蒲寿庚因在福建的影响力,先后任元朝昭勇大将军,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福建行省中书左丞。在福建路声势节节拔高。高兴、黄华都是福建路内将领,但真正的福建军政大权,都还是抓在蒲寿庚的手中。

  说他是福建王,虽然有些诛心,但真的并不为过。

  福建路内的兵卒不敢说,可百姓们,绝对将蒲寿庚看得比远在天边的元皇帝忽必烈更为重要。

  豢养信鸽的小吏很快跑到府衙后头,然后畅通无阻向着蒲寿庚的住所而去。

  他亲自豢养和大都通信的信鸽,不同于寻常小吏,总是有些特权的。这个官职虽低,但个个都是备受主官信任之辈。

  蒲寿庚果然还没有起床。

  小吏到得蒲寿庚所住院落门口,连忙让亲卫进去通报,"大都有圣旨到。"

  圣旨,这无疑是个极具分量的词。以往大都鲜有圣旨传到福建,而有圣旨到,必然都是大事。

  亲卫头目本来还在谈笑,陡然间脸sè严肃起来,连忙向着院子里跑去。

  只是他显然也不敢直接冲进蒲寿庚的寝居,就在门外大喊:"大人。有圣旨到。"

  "嗯,本官知晓了。"

  屋内很快响起蒲寿庚些微深沉的声音,却是有些懒洋洋。他随时阿拉伯人,但一口福建话着实是地道得很。

  蒲寿庚将丰腴美人的手臂从身上拿开。美人很是温柔地跟着坐起,为他更衣。

  出了门,蒲寿庚看着门口的亲卫,道:"将圣旨给我。"

  亲卫连忙将圣旨递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