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0 章
作者:贰蛋      更新:2021-09-20 19:40      字数:2377
  蛋糕,皇上会怎么分呢?

  自己这些人,真就这样效忠女帝?

  而其他人,又是什么心思?

  李秀淑看向仲孙启赋,轻笑道:"仲孙太傅为我西夏殚jīng竭虑数十年,居功至伟,当执中书,为中书省宰相。"

  饶是以仲孙启赋的城府,都不禁露出些微激动之sè,连忙叩首,"老臣仲孙启赋谢陛下隆恩!"

  西夏有中书、枢密二省,分执文武权柄。这中书省宰相,是当之无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再兼着有太傅之职,仲孙启赋在朝中地位更是无人能及。

  虽然这本也没太出乎他的意料,但真到这刻,激动自然还是难免。

  老臣种有人眼中隐隐露出期盼之sè。

  除中书、还有枢密、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等,都是位高权重之职,皇上会赐封与谁呢?

  他们这些人暗中努力数十年,是对西夏皇室忠心耿耿。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在权力上就没有追求。

  谁不想登峰造极?

  李秀淑眼神却又落到拓跋雄身上,道:"拓跋家主于复辟之事亦是功不可没,仲孙太傅曾与朕言,当初若非拓跋家主在黑山威福军司登高一呼,这黑山威福军司便难以脱离元朝掌控,军心所向。朕封你为右相,掌枢密省,如何?"

  拓跋雄懵了。

  殿下许多人都懵了,露出极为意外之sè。

  枢密省执武柄,右相之职仅次执掌中书的左相,谁都以为会落在那些老臣头上。可谁想,女帝竟是有意将这职位封给拓跋雄。

  拓跋雄于复辟功不可没?

  pì话!

  如果不是他受仲孙太傅等人蛊惑,又实在被元人欺压得很,会有支持复辟的想法?

  他娘的!

  有人心中不爽。

  这极重的武柄,怎么就会落到拓跋雄头上呢?

  ↘↘请记得收藏本站^闪^爵^小^说^到浏览器收藏夹中哦!

  672.女帝手段

  百度^闪^爵^小^说^fszhusuji.com^看全网最新人气排行小说

  只有极少数人若有所思,甚至隐隐向拓跋雄头去幸灾乐祸的眼神。

  他们心思更为剔透,看穿了李秀淑此举的深意。

  拓跋雄这刻,怕是左右为难,如坐针毡呢!

  右相是位高权重,仅次左相不假。能够名义上执掌全国兵马,也是美事不假。

  可成为左相,他拓跋雄还能再回黑山威福军司去么?

  殿内有很多人都对拓跋家很是了解。

  拓跋雄现在主掌着黑山威福军司,可在他下头,却还没有哪个后辈能够镇得住场子,接他的权柄。

  相较于赫连家有赫连城这样的中坚后辈,拓跋家。可是有些青黄不接啊??

  呵。

  拓跋雄只要担任这左相之职,留在中兴府,黑山威福军司的军权定然会被皇上安排人给接管过去。

  到时候,拓跋雄看似位高权重。但实际上,威福军却得改姓了。

  而此时,尖脸消瘦的拓跋雄也的确如这些人所料一般,左右为难。

  他整张脸。五官都几乎快要挤到一块去了。

  这女帝居心不良啊!

  娘的!

  现在西夏各军司还是各自为政的局面,自己当这个左相有个pì的实权?

  连自己的老地盘怕都得被女帝给剥夺掉,以后在西夏的话语权,定然还不如现在。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拓跋雄心知肚明,要是自己不接受封赐,那就是不识抬举。毕竟,这左相之职实在已经是荣宠至极。

  女帝这是要以左相之职换取整个黑山威福军司之地啊??

  拓跋雄抬头看着李秀淑,一时间,心里真的难以取舍。甚至,他都有想回黑山威福军司造反自立的想法。

  可是,现在已到皇宫,自己还回得去么?

  而自己要是栽在这里,自己那些不争气的儿子们,又能镇得住军司,抵得住女帝的渗透么?

  拓跋找 书 看 书 分 享 书 尽 在 闪 爵 小 说。雄想到此处,心中不禁微微发冷。

  知子莫若父。

  他那些儿子都是些什么货sè,他自己清楚。这也是他心中横亘许久的遗憾。

  拓跋家年轻辈,无大才。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了。

  拓跋雄在李秀淑看似殷切的目光下,最终拱手,"臣拓跋雄叩谢皇上隆恩。"

  他不期望别的家族会在女帝对他们拓跋家下手时帮助他们,呵,真到那日,别说雪中送炭,不落井下石都已经是极为不错了。

  李秀淑笑着轻轻点头。

  仲孙启赋眼中露出惊艳之sè,这刻,心中辅助李秀淑的信念更是坚定。

  李秀淑为询问过他们。就这般轻易将黑山威福军司纳入囊中,这份韬略,连他,都有些自愧弗如。

  而其后。不出众人意外,这坐镇中兴府的许多品阶极高的要职,李秀淑竟是过半都封给了雄踞各军司的名门望族。

  有太多人都经历如拓跋雄那样的左右为难。

  可到最后,都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了封赐,还不得不对李秀淑叩首,嘴里感恩戴德。

  或许他们家族中是有能够接班的青年jīng英不假,可这时,有很多人都将家族内出彩的后辈带到这大殿里来了。

  女帝连这些后辈都没落下。个个都在实权部门封赐了职位。

  这些个城府还没练到家的青年jīng英们对此欣喜不已,是真正感激李秀淑,摩拳擦掌,只打算在国都内大显身手。

  可那些个老谋深算的家主们心中就是破口大骂了。

  从此以后,他们家族中的人怕是近半都得迁徙到这中兴府来。

  那他们原来根深蒂固的老地盘,还会和他们有半毛钱关系么?

  这女帝手段真是太他娘的狠辣了。

  可看家中后辈激动模样,却也谁都明白,自己已经无力阻止了。

  要是拒绝封赏。且不说会引得女帝忌恨,只怕,连自己家族出彩的后辈,甚至是亲子。都可能和自己生出隔阂来。

  赫连家,家主赫连栋得封御史台御史大夫。赫连城也没放过,被封为翊卫司马军都指挥使。

  翊卫司和宋朝的侍卫亲军差不多。

  这两职位,都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有地位,也有实权了。

  可赫连栋、赫连城父子眼中,都只有苦笑之意。

  再大的官,在中兴府都只能仰仗女帝鼻息。他们以后,别想再过在甘肃军司那样逍遥自在的生活了。

  而在坐镇中兴府的各要职都各有所属以后,李秀淑也果然露出来她的真正意图。

  她行事风格和仲孙启赋大相径庭,当真是称得上雷厉风行了。

  原本心有忐忑,没得到封赐的众西夏老臣终于是等到福音。

  他们中间所剩之人不出意外个个都被分往各军司中任封疆大吏,甚至有人被直接派往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