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0 章
作者:贰蛋      更新:2021-09-20 20:08      字数:2399
  大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天才。

  这事总得是要有个妥善的处理的。

  而等信差离去以后,只不多时,堂内众臣便也都散去。

  赵洞庭仅带着空千古和文天祥两人在府衙内散步。

  在这个过程里,他将自己到西夏之事,再有李秀淑为他生下李走肖之时,都告诉了文天祥。

  虽文天祥的兴国军区只是镇守江南西路、福建路两路。但他毕竟是军机令,这等军中大事,赵洞庭不愿瞒他。

  文天祥听过以后,脸上不禁浮现喜sè,道:"皇上,若此事成,以后西夏便将成为咱们大宋属国?"

  赵洞庭道:"朕是这样答应女帝的。只前提,是西夏那些人需得老实才好。"

  他并非是必须要将西夏覆灭,但大宋旁侧,却绝对只能有真心依附于大宋的属国存在。

  文天祥轻轻点头,又道:"那皇上是打算如何应对西夏的那些兵马?"

  赵洞庭答道:"朕的意思,是让祥龙军区和蜀中军区前去应对。"

  文天祥不禁沉吟,"可祥龙军区中暂且只有天魁、天雄、天捷、天勇四军都是老卒,天牢、天慧两军尚在组建。蜀中军区更是只有天伤、天贵、天猛三军,且天伤军刚刚换帅。单凭这两大军区之力,要想如皇上您所想那般将西夏大军bī迫到不得不降的境地,是不是有些为难了?"

  赵洞庭闻言轻笑,"军机令莫要忘记,在祥龙军区内,可还有襄阳府守备军和夔州守备军。如此算下来,祥龙军区和蜀中军区的兵员此时接近十万之众。西夏虽是倾全国之力,又如何会是我们大宋十万将士的敌手?"

  "再者??"

  他眼中有些些微亮光划过,"女帝让西夏各大军司都派兵攻打咱们大宋,看似是有要玉石俱烧的决心,但实际上,朕以为她这是在给朕创造机会。西夏禁军战斗力还算不错,但若加上各大军司的那些兵马,也就未必了。"

  文天祥不禁动容,脱口而出道:"皇上的意思,是那些军司兵马,并不会真心听命于李秀淑?"

  "听命??"

  赵洞庭笑道:"但凡他们不想被女帝当做棋子摆布,莫说拼命,能够不起兵造反,怕都是不错了。"

  ↘↘请记得收藏本站^闪^爵^小^说^到浏览器收藏夹中哦!

  1213.狗蛋高中

  百度^闪^爵^小^说^fszhusuji.com^看全网最新人气排行小说

  文天祥这时总算是彻底明白赵洞庭和的女帝的打算,微笑道:"皇上您和女帝,应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彻底平定西夏那些大族吧?"

  "当然。"

  赵洞庭并没有瞒着文天祥,直言道:"这些大族把持西夏各军司数十年,西夏想要长治久安,除掉他们才能一劳永逸。即便这些人无力阻挡西夏成为我们大宋附庸,以后,也将是不安定的因素,纵是不彻底拔出他们。也必须得让他们失势。"

  文天祥只轻轻点头,不再说话。

  听完赵洞庭这些话,对于大宋、西夏局势他自是彻底放心。

  皇上可以完全掌控大宋朝廷。西夏也有女帝里应外合,要是这样还不能让那些西夏大族失势,那才是怪事。

  仅在翌日。赵洞庭、文天祥等人率着大军便继续向着临安府而去。

  西夏之时赵洞庭除去和文天祥等寥寥数人说及以外,再未告诉他人。

  因只需得陈文龙在长沙筹措好粮草,以祥龙军区和蜀中军区内老卒们的军事素质,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出征。

  而西夏大军要接近大宋边疆,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赵洞庭乐得装糊涂。

  此时大宋作出毫无防备的样子,多少也能让得赫连城和曲如剑两人不那么紧张。

  当然,若是陈文龙暗中筹措粮草之事传到西夏去,那自当另有别论。

  不过即便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做好十足准备,大宋禁军也不会害怕便是。

  长沙城内,新科科举榜单在众举生们的翘首以盼中终于放榜。

  有穿着大红绸子的官吏到前大街处放榜。

  大宋科举十八科,共计榜单十八张。

  这些榜单都是以大红纸为底,上面进金墨书写中榜举生名单。

  刚刚放榜的刹那,人群中便是瞬间沸腾起来。

  又是有人哭,有人笑的热闹场面。

  李狗蛋随着父亲也在人群之中观望。

  他身子尚未发育完全,太矮。他父亲又不识字,只得将他扛在肩上。

  才刚刚将李狗蛋扛到肩膀上,他父亲便止不住连连问道:"中了没有?中了没有?"

  李狗蛋的眼神直接放到经济学科榜单上。

  从上往下扫过。

  只几瞬,他眼中便是露出惊喜之sè来,高呼道:"我中了!父亲!我中找书 看书 分享书 尽 在 s h a n j u e · me 闪 爵小 说了!"

  他父亲眼中也是放出光彩来,"排名多少?"

  李狗蛋道:"经济学科第十五!"

  "好!"

  "好!"

  他父亲没将他放下肩头,眼中却是泛出些许泪光。

  这是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们老李家。必因李照恩而光宗耀祖。

  周围人群中,也是有不少人看向李狗蛋。不为别的,仅仅因为听到他喊"中了"两字。

  现如今大宋报名科举的读书人越来越多。门槛也就越来越高。能够中进士的比例,较之往年越来越小。

  就拿今年来说,大宋举生怕得有近三千人,没有报名殿试者寥寥无几。但朝廷录取进士的人数,却只有不过那么数百。

  再看到李狗蛋稚嫩的容貌,这些举生们便更是诧异。

  有人惭愧难当。

  他们年岁较之李狗蛋要大上许多。可李狗蛋高中,他们却是黯然落榜。

  人比人得死,货币货得扔,不过如此。

  其后李照恩这个名字也在人群中传扬出来。

  最年轻的秀才,最年轻的举人,最年轻的进士。

  李狗蛋在大宋读书人中必然是要声名鹊起了。或许哪怕过去许多人。都仍会有人津津乐道,只要没有人破他的记录的话。

  很快,便有些管家模样的人簇拥到了李狗蛋父子面前来。他们所来都不为别的。都是递上了自家的请柬。

  这在往年,也是年年都有的事。

  在长沙城内,乃至于长沙城外周边城池的官吏豪绅们。都想要和这些新科进士们亲近亲近。

  毕竟谁也说不准这些新科进士们以后会是有何等的成就。

  而家族的兴盛,却是需得代代都有人才出的。

  至于那些富商,则是想要官商联合。以此,以后也多多少少能得到些便利。

  就拿头届科举高中的毛崛来说,他家境较之钟健还要更为贫han。当初到长沙殿试时,连肚子都填不饱。

  是这长沙城内某家大富人接济于他,才让他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