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1 章
作者:贰蛋      更新:2021-09-20 20:14      字数:2432
  ,如今的大宋就是在皇上的英明指导下才打下来的。

  皇上虽然年纪不大,且算不上多么擅长指挥军队,但在大局观上,从来都不欠缺。

  然后陆秀夫又道:"那皇上宣我等来,应是让我等准备粮草吧?"

  "嗯!"

  赵洞庭点头道:"三军要动,粮草先行。国务省和兵部、军机省务必要紧密团结,以最快的速度将粮食运送到各大军区内,有备无患。各城除去必要的以应不时之需的粮草外,尽皆集中到各大军区禁军中去。另外,再着各地从百姓们手中收购多余的粮食。"

  "是。"

  陆秀夫、苏刘义还有钟健都是躬身领命。

  元朝向来都底蕴极深,要和元朝争霸,这样的准备是必须的。甚至,哪怕是集结全国粮草,也未必就是万全。

  大宋这些年休养生息的时间终究还是太短了。国内储备的粮食也是有限的。

  这还亏得是赵洞庭改革农业,又推广新作物。要不然,这个时候的大宋怕还是有许多人吃不上饭的情况,哪里还能有什么余粮。

  除非是以战养战,否则这个年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坚持十年的征伐,还能让百姓们填饱肚子。唯有大宋除外。

  而其后,赵洞庭又让苏刘义和钟健联名起草蜀中军区各城守军的tiáo令。

  在现在大宋制下,各地守军受大军区、军机省以及兵部三重管辖。各大军区唯有在情况危急时才可酌找书 看书 分享书 尽 在 s h a n j u e · me 闪 爵小 说情tiáo动守军,寻常时候,并没有tiáo动守军的权利。军机省和兵部分统各地守军后勤、军饷等事宜,但也没有单独地tiáo动守军的权利。要tiáo动守军,唯有军机省中枢的苏刘义和兵部的钟健联名签署tiáo令才可以做到。

  ↘↘请记得收藏本站^闪^爵^小^说^到浏览器收藏夹中哦!

  1322.积极备战

  百度^闪^爵^小^说^fszhusuji.com^看全网最新人气排行小说

  一时间,大宋皇城内便是十余道tiáo令和圣旨接连送出城去。

  赵洞庭在钟健、陆秀夫以及苏刘义离开御书房后又是沉思起来,然后又让李狗蛋将还未离任的军科部尚书许月松和军工部尚书给宣到了御书房内。

  这些时日以来,军工部已是在加紧赶制,在制造出给西夏的军火以后,又着手制造提供给各大禁军以及守军的军火。

  原本这事其实并不怎么仓促。

  因为整个世界唯有大宋拥有军火,赵洞庭有足够的自信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各军的军火晚些添置,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现在元朝十有八九已经掌握有火器锻造之法,而且看起来已是暗中锻造了不少。那赵洞庭无疑就觉得有些迫切了。

  以后再和元军交锋,将不仅仅再是将士们的对耗。在双方都拥有火器的情况下,火器也必然会要损耗不少。

  而如今大宋境内并没有储备的军火。这当然是不行的。

  试想,若是前方将士打得弹尽粮绝了,后方却始终没有弹药、军火输送上来。那结果会是怎样?

  待得两人刚刚走进御书房,赵洞庭便直接将西夏之事还有吐蕃之事告诉了许月松两人,然后又道:"两军交锋,粮草是重中之重,兵刃也同样如此。我朝不知何时便可能会和元朝全面开战,两位爱卿,军科部、军工部接下来的任务很是繁重啊!这些年军科部的研究多少有些进展,只朕之前觉得不必动用,也就没有让你们将改良后的军火锻造出来。现在,朕着你们两部合力,以最快的速度锻造经过改良的神龙铳。各地作坊锻造出的武器,留五成已备用,另外五成直接分配到各禁军、守军中去,直到到全军火器配置完善为止。"

  以前他还不想让火器泛滥,以至于对大宋各大禁军的火器都是始终把持着、控制着。但现在,赵洞庭无疑顾不得那么多了。

  只要各大禁军仍旧忠心耿耿,那他们就算拥有足够的火器,也不会生出什么乱子。而要是各大禁军仍旧是拿刀的拿刀,持枪的持枪,以后面对全副武装的元军,却是可能要吃大亏的。

  赵洞庭现在心里实在是没数。不知道元朝是什么时候得到的火器制造工艺。更不知,元朝现在到底拥有多少军火。

  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纵是没有全军都配上军火。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便是。

  因他设身处地的想,若是自己是真金,那便绝不会在没有准备完全的情况下就相助大夏,对大宋露出爪牙。

  因为谁都不是傻子。

  赵洞庭用pì股都可以想得到,真金既然出动洛陀,那定然是已经有不惧怕大宋的底气了。

  现在的元朝。必然有着能够和大宋相争的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还不制造经过军科部改良后的新型军火,那可能大宋再也没机会将这些新型军火给锻造出来了。

  在赵洞庭两下,许月松两人很快匆匆离开御书房而去。

  只赵洞庭在御书房内仍是皱着眉头。

  军工部虽对军火做有改良,但受这个年代工艺限制,对其威力的提升并不大。

  单以这些改良后的军火。就想要对元军形成足够的优势,是不现实的。

  要想必胜,唯有研究出更为qiáng力的军火来。

  其后。赵洞庭只是又书信数封,宣来易诗雨,让其送出去后。便就带着李狗蛋又扎到了军科部作坊里去。

  原本对于研究火炮的事他还不是这般焦急,但现在,却颇有些迫在眉睫的感觉了。

  或许火炮早一日出现,便能让大军少上无数的折损。

  只那些技术难关,也不知何时才能够攻克。

  其后数日。

  自长沙城内接连有各种文书、命令传递到各地军区、守军以及各部衙门去。

  大宋境内如火如荼,远远不是暗流涌动能够形容。

  那些距离长沙城不远的城池内率先张贴从百姓们手中采购粮食的告示。

  有府衙官吏、衙役簇拥在城门口,还有许多守军围绕。

  他们在这里摆下收购粮食的摊子,金、银、铜板还有银钞就摆在旁边。一摞摞的箱子叠在一块。

  有些箱子已经打开了,那金灿灿的光芒在阳光下甚是耀眼。

  挑着担的百姓们排着队,一个个用粮草换走了财物。

  许多人家都只留下自己家吃的粮食。

  这不仅仅是大宋朝廷收购粮食的价格颇为公道,更是因为民心是向着朝廷的。

  虽然民间尚且还不知道可能有战事要降临,但他们还是选择不遗余力地相助朝廷。

  甚至有【找书、看书、分享书尽在 闪爵小说网:w w w · s h a n j u e · me】些百姓在将粮草送过来后。连金银都不要。还说及许多家中以前受府衙、军队帮助的事。

  只这些采购粮食的官吏们还是都将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