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姜家枪
作者:寒雨潇风      更新:2020-05-23 17:08      字数:2226
  那少年见杨阜发问,丝毫不怯场,当即挺胸抬头,朗声道:

  “侄儿以为马超可图原因有三。其一,马超虽有万余众,不过都是仓促组建,非是他本部人马,并不齐心;其二,冀城刺史韦康素有贤名,就连侄儿都听过他的名头,这般人物,马超不能留为已用,反而灭他满门,冀城百姓必然恨其入骨,一旦有人举义,定是民心所向;其三,马超乃西凉寇首,朝廷必然不会对马超置之不理,若有人举义,必有后援!”

  这少年童音清脆,条理清晰,登时惹得杨阜大为欢喜,拍手赞道:

  “哎呀!真是英雄出少年!兄弟,这娃娃是谁家的孩子?”

  姜叙见侄子大给自己长脸,面上有光,也不责怪他,微微一笑道:

  “这是家弟姜冏之子——姜维。”

  杨阜点了点头:

  “姜冏也算后继有人了。兄弟,维儿讲的不错,但他只说对了三点,还有一点他不知道,我已暗约内应。兄弟若肯出兵,必可大破马超。”

  姜叙犹自迟疑,正此时,听得内室传来一个老太龙钟的声音:

  “维儿,还不到奶奶这来?”

  说话间,却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柱着龙头拐走了出来。

  杨阜、姜叙连忙齐声拜道:

  “姑母!”

  “母亲大人!”

  姜维早跑到姜老太君旁身,姜老太君抚着姜维的头看着杨阜、姜叙道:

  “我这好孙儿啊,比你们两个大人都强。”

  杨阜、姜叙闻言面露愧色,双双垂下头。

  姜老太君的目光落在杨阜身上:

  “杨阜啊杨阜,你堂堂七尺男儿,既已降了马超,又心生叛逆,反复无常,岂是君子所为?”

  杨阜正要反驳,姜老太君的目光已经移开落在姜叙身上道:

  “冀城有难,你为何不救?难道,就因为朝廷不作为,你就可以见死不救吗?韦刺史的死,你也难辞其咎。”

  姜叙不敢辩驳,只得垂头道:

  “母亲教训的是。”

  杨阜见姜叙如此孝顺,断定姜叙对姜老太君的话必定言听继从,不禁泣道:

  “姑母……实不相瞒,自马超破城以来,阜早心存死念,只因为韦刺史的死,这才隐忍至今。我苦心经营至今,只待姜叙出兵,若姜叙助我,某必能一举擒得此贼。”

  姜老太君闻言,转身对姜叙道:

  “叙儿,天下几定,这个时候,再有人破坏中原一统,便是逆贼!马超贼逆,此时不图,更待何时?大丈夫,当死得其所,勿以家小为念。你若不听义山之言,老身愿先死,以绝你念。”

  姜叙闻言不禁跪地道:

  “母亲,孩儿岂是畏首畏尾之人?母亲放心,孩儿得母亲教诲,定当死战!”

  说至此处续道:

  “我们姜家这一代,只有我与姜冏两脉,姜冏根骨造诣俱比我好,就让他留在家里照顾家小,日后将咱们姜家枪发扬光大吧。”

  此时,姜冏不在,姜老太君含泪道:

  “我儿能有此念,也不枉你父在天之灵了。”

  说至此处,紧紧搂住身旁的孙儿姜维,姜维也不由悲从中来:

  “叔叔……”

  姜叙泪水凝在眼中,看着姜维:

  “侄儿啊,日后,咱们姜家就要靠你了。”

  说罢,长身而起,头也不回与杨阜去了帅府,当下召集众将领议事。姜叙手下有尹奉、赵昂二将。赵昂本是韦康下属,冀城破时,与杨阜一同暂降马超,马超劫其子赵月为质,将赵昂放至南郑想为其所用,作为日后棋子。

  今日,赵昂见了杨阜不禁感慨良深,杨阜亦知赵昂所处情形,不禁道:

  “你若不举事,我等亦不怪你。”

  赵昂闻言不语,身为武将,理当为国尽忠战死杀场。但自己三子已去其二,只剩下赵月一脉。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昂又怎么忍心赵月因自己而死?

  看到赵昂没言语,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姜叙、尹奉还是有些不痛快,尹奉夹枪带棒道:

  “大哥,老二不去就算了,我去叫四弟,大哥若是举义,四弟定会舍命相陪!”

  姜叙也知赵昂难处,叹了口气:

  “三弟,你就别在激老二了。他白发人已送了一次黑发人,现下只这一子,这种心情,你我是不会理解的。”

  尹奉听了姜叙的话,虽然仍是心中不忿,但只是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赵昂垂下头,没有言语,但那眼中饱含着的晶莹已透露出了自己内心的脆弱。姜叙二人的话,他自然听在耳中,不由起身冲姜叙一抱拳:

  “大哥,我赵昂欠你这一次。”

  说完,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出,殿上登时静了下来。

  半晌,尹奉才禁不住道:

  “大哥,马超纵横西凉多年,手段高明,缺了二哥这把好手,凭咱们几个,怕是难抵马超啊。”

  原来,姜叙与赵昂、尹奉、梁宽四人幼年结义,各有手段。而四人之中,又以赵昂的盘龙刀最为霸道,其他三人俱不是他对手。

  姜叙的姜家枪虽然厉害,只可惜他资质有限,未得其真传,同辈之中,只有姜囧得姜家枪真传。奈何姜囧天生肺痨,不能久战,虽得真传,可惜体力不忌,上不得战场。

  说到此处,可能看官要问,姜家枪究竟有什么来历?像是很厉害的样子。

  说起姜家枪,也确实了不得。姜维长大之后能纵横杀场,同辈之中少有敌手,虽与他身世有关,但靠的主要还是这一手好枪。

  而后来,隋唐时期,燕公罗艺及幼子罗成,使的罗家枪打遍隋唐好汉,而这罗家枪的前身,相传便是姜家枪。

  罗成的哥哥罗松出门寻父,施展出姜家枪,罗艺父子俱不是其敌手,为自己赚得隋唐四绝之名(罗松的枪法、秦琼交友、程咬金三斧子半、杨广的昏庸),罗松的姜家枪为四绝之首,足见其枪法的厉害。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以为这姜家枪是姜维传下来的,实则不然,这姜家枪的老祖宗却是位有头有脸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