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陆口定计
作者:寒雨潇风      更新:2020-05-23 17:10      字数:2388
  鲁肃虽然不愿与刘备开战,但刘备发展太过迅猛,连庞统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死于非命,不由得鲁肃不留后手。

  与其让诸葛亮保刘备坐拥天下,不若让佛门入主东土与阐教争个你死我活。因此,他决意全力支持东吴夺取天下。

  吕蒙收到吴侯将令,满心欢喜:终于可以向刘备动手了。

  正此时,鲁肃行至陆口,正是吕蒙、甘宁的防区。吕蒙正做起兵准备,闻听鲁肃至此,忙与甘宁备了桌酒席于陆口寨外的临江亭上,邀鲁肃前来饮宴。

  三人落座,鲁肃道:

  “主公的意思,想必二位将军已经清楚了。”

  吕蒙、甘宁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鲁肃又道:

  “子明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明日便将起兵南下。”

  鲁肃点了点头:

  “此事,二位以为如何?”

  吕蒙当仁不让道:

  “以某观之,刘备此子,野心不小。枉图跨两州以图中原,现下趁他根基未稳,羽冀未丰,正当除之!”

  鲁肃点了点头:

  “我亦有此意,但若我先出兵,只恐落人口实。”

  甘宁以为鲁肃欲反悔,急道:

  “都督,箭在弦上,不容不发!都督,切不可犹豫!”

  吕蒙则道:

  “子敬若有疑虑,不若我先通传檄文,暂不发兵,你再劝关羽一劝。若能止此兵戈,倒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鲁肃点了点头:

  “子明能这般想,肃实大为欣慰!子明放心!我明日便邀关羽前来,详谈此事。唉!但我想,谈亦是白谈。你可随时准备发兵,到时我自有妙计拖住此子。”

  吕蒙、甘宁相视一眼,均是眼前一亮,但目光回到鲁肃身上,却似有难言之隐。

  鲁肃见状,知他二人有话要说,当即道:

  “二位将军,大家都是自己人,有话但说无妨,无须介怀。”

  两人相视一眼,吕蒙干咳一声:

  “额……不瞒子敬,蒙确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合不合适?”

  “哦?”

  “关羽乃世间雄虎之将,又精通水军,乃我东吴一大威胁,若此人不除,早晚成主公大患。”

  吕蒙说话间,暗察鲁肃神色,见鲁肃神色坦然才道:

  “依我二人之见,不如趁早除之,明日子敬请他饮宴,何不……”

  说至此处,吕蒙将手在胸前轻轻一滑,摆了一个杀人的动作。

  鲁肃闻言,不由得眉头微皱,甘宁又劝道:

  “都督,子明一旦发兵,两家势如水火。若不趁此机会斩杀此子,日后不知我东吴多少将士要折于他手!”

  鲁肃闻言方才点了点头,但他自有自己的算计:一旦孙刘联盟破裂,天下间怕是再无人能阻止曹操一统天下。而自己此次,自然还有更深的想法……鲁肃略一思虑便道:

  “既如此,敢问二位将军,可有诛杀他的良策?”

  吕蒙、甘宁对视一眼,俱都面露苦色。若论修为,两人自知与关羽相差不小,难以与其匹敌,但鲁肃修为高深,不可能没有除他妙计啊?

  想至此处,二人都将目光落在鲁肃身上。鲁肃见状,心中暗笑:佛门想除关羽,却要借自己之手结这因果,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当即道:

  “关羽肉身强悍,非我辈中人所能破得。”

  吕蒙二人闻言,俱是说不出的失落,吕蒙叹道:

  “莫非天欲绝我东吴?”

  甘宁忽的目色一寒道:

  “只闻关羽陆上勇冠三军,但不知水上如何?”

  吕蒙闻言似懂非懂地看着鲁肃,鲁肃道:

  “关羽本是北人,却是天生的水军奇才,对水军,未学自通。但他水上本事,鲁肃着实不知。”

  甘宁嘿嘿一笑:

  “那先生只管邀他在江上相见,到时某自有办法。”

  吕蒙闻言大喜:

  “好!”

  鲁肃也微微点头:

  “若可除此大患,自是最好!”

  遂一面准备发兵之事,一面传书至荆州邀请关羽来陆口相会。

  却说使者来至荆州,将请书呈上,备言鲁肃相邀一事。

  关羽接过书信扫了一眼,便已清楚了个大概,心道:这种商谈能有何意?心中这般想,面上却哈哈大笑:

  “既是子敬相邀,你可回复子敬,我明日便来赴宴。”

  关平闻言,干咳了两声,来使看了看关平,关羽摆手道:

  “你回复子敬便是。”

  待使者离去,关平才道:

  “义父,眼下鲁肃屯兵陆口,咱们两家形势紧张,只怕是宴无好宴,席无好席呀。”

  关羽冷笑一声:

  “我岂不知他心存邪念?诸葛瑾一回去,鲁肃便来至陆口,显然是因荆州一事。此番邀我赴会,怕他是要先理后兵。”

  “义父,鲁先生虽是位忠厚长者,但东吴各个是豺狼虎豹,只怕会不安好心呀。”

  关羽冷哼一声:

  “某若不去,反倒被东吴小儿小视了。明日,尔等无须跟随,我独驾小舟,只带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他们能奈我何?”

  关平众将闻言无不大惊,关平急道:

  “义父,这如何使得?你万金之躯,只身赴险,万一有什么闪失,岂不有负伯父重托?”

  关羽满脸不屑:

  “某纵横疆场几十年,平生所遇敌手无数,有万夫莫挡之勇,岂惧江东群鼠?”

  关平闻言,不由心急。

  正此时,身旁一白眉冷俊的青年立在一旁发声道:

  “纵是如此,将军亦当有所准备。”

  他的声音颇有磁性,却是马良。

  当年诸葛亮入蜀,知道关羽性情孤傲,故特意留马良在其身边提点。此人亦是地仙的一流人物,坊间早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谚语广为流传,而其弟更是后来闻名天下的人物——马谡。而马良的实力还在马谡之上,犹可见其修为。

  此时,马良开口,关羽却也不得不犹豫,但他性子高傲,既已许诺,岂有不去的道理?良久方道:

  “战国时代,赵人蔺相如。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尚敢在渑池之上,视秦国虎豹如无物,何况我有万人敌之能?既已许诺,岂可不去?”

  马良也知关羽说的不假,点了点头:

  “将军说得正是,但纵是要去,也定当有所准备。”

  关羽这才松口,令关平挑了五百精壮汉子,又安排了十条快船在江上侯着。

  关平众人这才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