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缓兵之计
作者:寒雨潇风      更新:2020-05-23 17:20      字数:2280
  诸葛瑾见关羽已经下了逐客令,但想想道门尽在蜀国,不忍吴蜀联盟就此破裂。想他此行也不知在孙权跟前说了多少好话,想就此抚袖而去,却又于心不忍,不禁硬着头皮道:

  “瑾既无力劝降君侯,就只劝君侯自求多福了。不过君侯纵然不降,也不要这么着急看破生死。如今佛门势大,道门凋零,若有君侯助力,我东吴道门尚有一争之力。”

  说完看了一眼关羽,见他丝毫不为所动,这才讪讪道:

  “既然君侯心不在我道统,瑾又岂能勉强?不过,瑾不得不提醒君侯一声,吕蒙欲取麦城不过顷刻之间。之所以迟迟不肯动兵,无非是想扩大战果罢了,君侯纵是援军再多,也是图劳。”

  关羽听完诸葛瑾的话眼睛眯成一条缝,眉头紧拧在一处,深知诸葛瑾所言非虚,不禁暗道:诸葛瑾既为东吴效力,何必冒险告诉我这些?是了,他是道门中人,自然是念在同在道门。想到此处,不由谢道:

  “先生既坦诚相告,可否为关某指点迷津?”

  诸葛瑾长叹口气,心中暗道:家主果老曾说麦城要决一位上将,极有可能要应在关羽身上。只是,这些又如何说与他听?

  却也不忍眼看着关羽引颈就戮,思量片刻不由道:

  “君侯不如暂降。”

  关羽冷哼一声,朗声道:

  “送客!”

  诸葛瑾正欲摇头叹息,忽听关羽身旁关平高声道:

  “且慢!”

  关羽闻言瞥了一眼关平,却见关平礼貌对诸葛瑾道:

  “先生稍等,待我与义父大人说两句再做决断不迟。”

  诸葛瑾负手而立,表情不置可否。

  关平趴关羽耳边小声嘀咕几句,关羽眉头紧紧皱在一处。待关平说罢,关羽不由望向诸葛瑾,诸葛瑾料想关平是劝关羽投降,微微朝关羽点了点头。

  关羽不禁长身而起,抱拳道:

  “多谢先生相助!”

  诸葛瑾摇头一笑:

  “君侯,瑾可是什么也没说。”

  关羽点了点头续道:

  “先生说的是,既如此,还请先生转告吴侯,关某......愿降。”

  此言一出,身旁众将无不愕然,面面相觑,周仓更是瞪圆了眼睛,他们想破天也想不通关羽怎么被关平几句话给说降了。

  诸葛瑾面色一喜,玄又道:

  “只怕君侯还需修书一封才行,否则纵使瑾巧舌如簧口吐莲花,吴侯也未必肯信啊!”

  “这......”

  关羽一想到要落在书箔之上,不由面带犹豫,毕竟日后若是提起,只怕会坏了声名。不过,关羽并没有犹豫多久,毕竟数百人的性命全系自己手中,相较这些人的性命,声名又算得了什么?想起声名,自己身为三军统率已失了荆州,还有何声名可谈?

  想至此处,关羽提笔蘸墨挥毫泼墨,写了份降书交到诸葛瑾手里:

  “烦请先生代交给吴侯。”

  诸葛瑾领了回书,欣然出了麦城,又回望了一眼烽烟弥漫的麦城:孔明啊孔明,你虽无情,我却不能无义。瑾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至于关羽命数如何,就全看他的造化了。

  却说诸葛瑾走后,关羽只觉得浑身乏累得很,缓缓靠在椅子上,一瞬之间,整个人好像又老了几岁。

  众将都不知如何劝他,只有关平发声安慰道:

  “义父大人,诸葛瑾既有意相帮,咱们还是要快做打算才是。他已明言不会有人来救咱们,一切可就只能靠咱们自己了。”

  听关平这般说,众将更是一头雾水,诸葛瑾不过是来劝降的,有什么帮不帮的?却见关羽闭目凝神,嗯了一声算是答复,心中却已盘算着如何撤出麦城,半晌才缓声道:

  “平儿以为这缓兵之计有几分胜算?”

  众将闻言,面面相视,均是面带喜色。想关羽在群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名震当时,靠的虽是过人的修为,更凭借的是自己的义薄云天。此时投降东吴,便是亲手葬送了自己一世的英名。周仓也深知其理,此时不由嘿嘿傻笑:

  “俺就说嘛!”

  关平却无心顾及他们的想法,犹豫片刻才低声道:

  “胜算不大。”

  看了一眼关羽接着道:

  “但是纵胜算不大也寥胜于无!义父大人,现下已退无可退,只怕这是咱们唯一的生机了。”

  关羽点了点头,他又何尝不知道关平所说的道理?只是岁月不饶人,自己此时的心境已与往日大不相同,经此一败,自己虽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但哪肯这般引颈受死?

  而且自己越发不能不在乎自己身边的人的生死,他们可是因为信任自己才跟着自己一路出生入死杀到麦城的啊!

  关羽想至此处,强打精神吩咐道:

  “平儿,你去准备些旗帜,咱们三更准备,四更出城,来个暗渡陈仓。”

  关平知道此时情况非常,也不再劝关羽,点了点头出去安排了。其他众将也摩拳擦掌准备这最后一战。

  却说诸葛瑾回返吴营面见吴侯,呈上关羽的降书,孙权看罢,不由朗声长笑。

  此时吕蒙一干众将俱在殿下,见孙权这般,不由面面相觑,最后将目光落在诸葛瑾身上。不待众将发问,诸葛瑾已满脸堆笑解释道:

  “主公洪福,又多了一员虎将。”

  众将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谁能想到义字当头的关羽竟会受困投降?吕蒙脑袋转的最快:

  “主公,关羽虽献降书,只怕未必真心肯降。”

  诸葛瑾眼皮跳了一跳,心已缓缓沉了下去,这等瞒天过海之计,成与不成,全在天意。

  只听吕蒙续道:

  “刘备待关羽名为兄弟恩若父子,昔年刘备身无立锥之地,漂泊江湖,曹操以国士相待关羽,上马金,下马银,尚不能打动关羽。如今刘备抚有川蜀之地,猛将如云,贤臣无数,又怎会轻易降吴?”

  说罢,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诸葛瑾续道:

  “依蒙之见,纵是献降书,也不过是缓兵之计。”

  孙权被吕蒙泼了一瓢凉水,真如当头棒喝,想起关羽一脸傲气,沉吟不语。良久,将目光落在诸葛瑾身上:

  “子瑜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