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节
作者:子醉今迷      更新:2020-07-28 04:32      字数:2024
  郑惠冉有些恼了,想要抱怨几句,却被郑贤妃给制止。

  “仔细看戏罢。”郑贤妃低声道:“这霁月社可是不错,如今京城里唱的最好最有名气的就是他们。”

  郑惠冉初时听了这些话还没甚感觉。待到看见那捧了戏单走到俞皇后和阿音跟前的人后,她眼睛一亮,悄声问郑贤妃:“姑母,那是谁?”

  郑贤妃知道她已经认出了那人,半掩着口低笑道:“他便是现下霁月社的杜班头。”

  作者有话要说:  有妹纸说到称呼问题,我在这里大致说一下~(づ ̄3 ̄)づ╭~

  其实古代的称呼和现在大家通过电视剧理解的并不完全一样。

  比如朕,先秦之前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先秦之后,皇上在正式场合自称朕,非正式场合也会说我(这里指的是吾之类的,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好~)

  还有本宫。一宫之主可以自称本宫。比如太子,比如永安宫的一宫之主俞皇后,静雪宫的一宫之主贤妃。至于太子妃,我只知道络上习惯于让太子妃也自称本宫,但我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所以保险起见阿音至今没有这样自称过。

  而且这些称呼不一定要时时刻刻挂在嘴边。^_^

  至于臣妾,电视剧里妃嫔用这个词更离谱了,因为臣妾一词在古代是称呼低贱者,所以我一次都没用过……

  另:

  本是甜宠呀不是宫斗~

  宫斗太累心了,咱们要以甜甜甜宠宠宠为主~斗只是调剂~

  希望大家喜欢,么么哒!~比心~

  第110章

  杜班主双手捧着戏单走到高台前, 请俞皇后先行选择。

  俞皇后点了两出欢些的,把单子给了阿音。

  阿音自小不喜欢听戏,便未曾多拿,直接把它给了一旁的俞老夫人。

  姚德灿在旁气道:“太子妃不看了,也总该给贤妃娘娘吧?怎地随便给人呢!”

  “可不是。”郑惠冉在旁搭腔, “我倒是不知道太子妃这般气盛, 竟是能做出这般的事情无礼来。”

  俞皇后在旁笑看郑贤妃,眼满是讥讽。

  阿音淡然道:“我小时陪着皇上和皇后娘娘看戏的时候,当时祖母也在。皇上看完戏单后就先给了祖母。当时陛下心情好, 还戏称了一句‘岳母大人’。”

  她拿起桌上茶盏,轻轻撇着茶末, “在你们看来, 祖母或许只是俞家的老夫人。但在陛下看来,祖母却是皇后娘娘的母亲。”

  姚德灿和郑惠冉没料到阿音会搬出皇上来压她们,忙侧头看向了郑贤妃。

  郑贤妃却是记得那一回的事情,脸色有些难看。

  当时她也是这般, 以为戏单会到了她的手上,所以很是期盼地看着陛下。谁曾想竟是那般的状况。戏单在她眼前晃了晃,就转到了俞家老夫人手里。

  郑贤妃心里发堵,并不搭理姚德灿和郑惠冉的无声询问,而是望向了戏台。

  郑惠冉讨了个没趣, 心里颇没意思。轻嗤一声看向杜班主。

  郑惠冉认得这杜班主。

  杜霖原先不过是寻常戏社的一个小喽啰罢了。后来被她兄长郑胜章看,时常点了他的戏时常打赏他,还想法子把他弄到了霁月社, 他这才渐渐有了点名气。

  原本郑胜章和这杜霖还时常往来,被郑大学士知道后,他下了狠手治了郑胜章一回,让他和杜霖绝了往来。

  不过杜霖是个知道感恩的,私下里偷偷给郑胜章送过几回东西。

  郑惠冉那时候年纪小,来往家内外方便,郑胜章曾托过她给杜霖回礼,故而识得这个戏子。

  郑贤妃之所以认识杜霖,是因为郑大学士严厉责罚郑胜章的时候,郑贤妃曾借机回家省亲,一来为郑胜章求情,二来见了这杜霖一面。

  郑惠冉见杜霖出现在这儿,颇感诧异。想悄声问郑贤妃是怎么回事,却听郑贤妃喃喃道:“也不知他这次来是为了甚么。莫不是想替胜章出气?就凭他?”

  郑贤妃话语里满是轻蔑,但是眼神里却还是透出了点点期盼。

  对于哥哥唯一的这个儿子,她曾寄予极大厚望,为他规划了一条很好的路。这样,他走得顺了,郑家就也顺畅,她的位置或许就还能再升一升。

  只可惜……

  想到已经几乎不可能重见天日的郑胜章,郑贤妃心绪难平,双手扶在桌沿上,用力扣紧,指尖都泛了白。

  郑惠冉却是一阵喜,一阵惋惜。

  喜的是,倘若杜霖真的想要救哥哥就好了。惋惜的是,不过是个戏子罢了,能做什么?

  此事俞老夫人正看着戏单,阿音就顺势望向了戏台。戏还未开始。有戏子在上面咿咿呀呀地哼唱着,为等会儿的唱戏做准备。

  阿音朝盯着其一人看了会儿。原因无他,只因这人实在是美。虽然妆容浓重,但是那灿若星辰的双眸却是妆容所无法遮掩的。

  杜班主回头望过去,笑道:“那是我们现在的台柱子,名唤清风。不知太子妃可要点一出他的戏?”

  阿音对戏是真的不太在意,问他:“清风唱哪几出?让老夫人看看有无喜欢的。”

  杜班主一一说了出来,后面俞老夫人恍然道:“原来说的是唱刀马旦的那个。我刚才就在瞧他了,只不过不知阿音说的也是他。”

  杜班主笑道:“清风可是我们社里最抢眼的一个了。太子妃和老夫人好眼力。”

  俞皇后回头与老夫人道:“母亲多点两个吧。听说他唱腔很不错。”

  老夫人唤了俞皇后一起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