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7
作者:木金子      更新:2020-07-30 07:36      字数:4577
  虽然不清楚,但是他内心极其强烈地想试一试。

  小妹出嫁前就同他讲过这个事情,他也早已经找到了苏州最好的造船作坊,他要做一搜乘千人的大船。抗的住海浪,挡得住海风。现在估计已经做好吧,明日就去看看吧。

  且不管白靖宇看到那份策划书是怎样的激情澎湃,淑馨突然想到关于商业交税的问题,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时期,总会有着这样那样的税。做生意不可不关注税收,这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支出。去那堆书里翻了一翻,没有一本是关于税法的。这让淑馨不得不请教于商瑞。

  这几日商瑞下了衙就直奔馨园,又恢复到以前如胶似漆的日子了。

  “爷。”

  “如今你怀着身孕,不必如此。”商瑞赶紧扶起她。“今日感觉如何?”

  “有嬷嬷她们在着,妾好着呢。”这才堪堪两个多月,不过是一颗豆芽菜,除了对鱼腥有点儿敏感之外,确实无事。

  “这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有空不妨到园子里走走,大夫说要多散散步,到时也好生。还有”商瑞怕她因年岁小,不知事,把自己知道的那点儿孕期知识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

  “妾知道。”自她怀孕后,每天都有人在她耳边给唠叨这,唠叨那,她虽然没怀过孕,但是并不证明她没有常识。如果小小的事就能把这课绿豆芽给弄没了,那这棵豆芽本身就没那么结实,即使生下来也是大病小病不断。再者,许多农妇不还是挺着七八个月大的肚子去做农活呢,孩子还健健康康的呢。

  “爷,妾想请教点儿事儿。”淑馨找不到还有什么人能比衙门里的‘公务员’更了解景国的税率的了。

  “说吧。”商瑞扶她到炕上。

  “妾想问下,咱们景国对商人是怎么征税的?”

  “问这个做什么?”商瑞不明白他的小女人的脑袋里整天在想些什么东西。

  “妾想将海洋里的东西运到内地来卖,也有可能带些海洋对面的国家的东西来,哥哥现在跟着父亲学了不少的经商道理,现在家里的铺子有父亲照看着,哥哥也想去海边或海的那一边去看看。”

  “你这个小小的脑袋还真不闲着。”

  “脑袋是越用越聪明,就像农家的犁耙一样,越用越光滑。您就告诉妾嘛!”淑馨一边拉着他的衣袖一边晃着。

  “小心爷的儿子!”

  “就知道你儿子,都不关心下母亲。”

  “好好,咱们朝廷征收的税主要是对土地课征的田赋长期都是以农产品为主,也有对商业、手工业征收的商税和物产税,以及对财产或经营行为征收的各种杂税,但是咱们国家地大物博,朝廷富足,商税和物产税就寥寥了,主要还是土地税、农业税,所谓的从外国弄进来的商品的税收更是没有规定。如果遇到天灾人祸的或许就征收商人的杂税,去年苏州大旱紧接着大涝,不就征收了商税吗?前几天周大人刚刚取消的。现在人们富足,朝廷也富足,你们这些商人的税那就无所谓了。”

  这对淑馨来讲确实是个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许跟景朝的社会制度或者是经济制度有关,此时主要依靠农民,自耕自足,对商品的需求那是少之又少,苏州虽有不少的富户,但是,多数只要赚了钱就投资在了土地上,比如她们白家,每年都有一部分的资金要买地,有时资金紧张,不得不买,这样爹爹还觉得对不起祖宗。其实买了地,佃给农民,风调雨顺,丰收还好,要是遇到老天爷不给面子,只能白搭上种子。

  苏州城里的多数经营油、醋、茶、酱等一些生活中的调味料,及一些衣料、香料等,还有客栈、酒馆等,而一些奢侈品不过是被多数被城里的富足人家消费,淑馨就是看到这样的商机才去海里寻找发财之物,只是这样的消费观念能不能勾起人们对海产品的向往呢?

  “这么说关于商业税收,朝廷还没有具体的办法?”

  “也可以这么认为。”

  “税收对一个国家来讲,那是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虽然说是自耕自足,多数能满足自己生活需求,但是您没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手工业出现了吗?前几日妾还听丫头们说起兴安街上有一家成衣铺子,做的衣服很是漂亮。如果朝廷不管,那精明的商人就会大肆地利用这种漏洞,对朝廷也是一种损失呢。而且若不收税,任其自由发展,未来朝廷的管控力也会逐渐薄弱,到底朝向什么方向发展那可以不一定了。而且,征税也可以进一步平衡各地的发展啊,富的多收点穷的地方补贴一点儿,这也是朝廷的一种宏观调控呀。”

  “还真没想到能从一个商人之女的口中听到这些,你怕你父亲敲打你?”

  “妾只是从您的角度来看的,谁让人家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呢!”淑馨也觉得自己说的多了点,“哎呀,妾只是每天没事自己瞎琢磨。”

  “这个小脑袋里藏了不少的东西。”

  “哪有!”淑馨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虽然不小心说多了,但是有算有得有失,再者这个是个好消息呀,要趁着现在这个好机会,发展一下也不错呀。

  第十一章 端午庆节

  更新时间2014-3-6 17:07:12 字数:2388

  春天就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接近尾声,端午节也悄悄的来临。在苏州,端午节是个隆重的节日,每家吃粽子、挂菖蒲、喝雄黄酒,州府还组织百姓赛龙舟,节日气氛自不是现代可以比拟的。在苏州也有这样的说法,“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因此也称“女儿节”,在这天出嫁的女儿是可以归宁,回娘家的。淑馨自她出嫁至此,已有近四个月,每逢佳节倍思亲,临近端午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白家。

  商瑞第一次在苏州过端午,北方人自是不太了解南方人的习俗,这几天也是忙得团团转。幸好衙门里有个马大人,据说是白家白夫人的娘家旁支侄子,给商瑞提供了不少的建议。端午节,龙舟赛要有州府来组织,自然要先请龙、祭神。置办公鸡,放于龙舟上,保佑船和人的平安。商瑞自然是不懂这些流程,幸有马大人在旁提醒,要不然可是要闹笑话了。

  商瑞来到馨园的时候已经掌灯了。

  “爷。”门口这段时日打扮精致的的丫头看到商瑞过来了,赶紧福了福。姨娘怀孕,自是不能伺候爷了,这机会不就来了吗?她不知道,端午节,商瑞忙的焦头烂额,哪有功夫拈花惹草呢?

  “姨娘还没睡吗?”

  “还未。”

  商瑞抬脚就走了进去,看到她还在炕上绣着什么东西。

  “怎么还不睡?”

  “睡不着。”商瑞看她这几日闷闷不乐的样子,突然想起今天马大人跟他说过的话,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出嫁的女儿是要归宁的。他的小女人,应是想家了吧?

  “明天端午节去白家吧,爷在苏州也没什么亲人,府里主子就我们两个,冷清的很,不如去白家热闹热闹,也让爷见识见识端午节应是怎么过法。”

  “啊?”淑馨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他怎么会屈尊去白家呢?

  “傻啦?爷说明儿去白家,还不赶紧梳洗睡觉!”

  “爷,你太好了。”淑馨凑过去就吻了他的脸颊。

  “怎么还哭了呢?”

  “那是高兴的。”

  “这么容易满足呀?那这个爷是送呢还是不送呢?”商瑞从袖兜里竟然拿出来一支簪子,碧绿,清透,簪头刻了一只牡丹的花,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哎呀,你讨厌。”淑馨拿过簪子,在白玉般的小手上,更显碧绿清透了,“真好看,爷给我插上吧。”

  乌黑靓丽的发间,插着那支青翠欲滴的簪子,往下是光洁的额头,那里面不知道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在就是这个小巧的鼻子,被他捏的都有点儿趴下了,还有那双闪亮闪亮的眼睛,此时正骨碌骨碌的转着,泛红的两颊,还有娇艳欲滴的小嘴,他情不自禁就吻了下去。

  “唔,别孩子!”

  “你个小妖精!”商瑞摩挲她的嘴唇,一副欲求不满的样子。

  “要不妾叫人打水进来?”

  “呵呵,你先去休息吧,我去唤人。”

  第二日,端午节,因他还要去组织龙舟赛,去白家只能安排到下午。商府只她一人及庄嬷嬷还有几个洒扫的婆子、丫头,司琴司棋她们早已告假去看龙舟赛去了,看着清冷的院子,她急切地想去白家,寻找母亲的怀抱。

  今年的龙舟赛只比去年更加热闹,风调雨顺,田里的稻子已经抽穗,到的七月,就可以丰收了。人们包粽子、赛龙舟,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更是对今年丰收的期望。

  司琴司棋出得大门,被外面热闹的人群慌花了眼,大大小小的姑娘,也在今日出得门来,看龙舟,投粽子,祈福。街上小摊上不断的叫卖声,还有街边的油炸糕、莲子粥等等系列的小吃,早就勾起了她们的馋虫。等走到江边,早已被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有参赛的家属,也有像她们这样单纯看龙舟赛的。

  司棋拉着司琴兜兜转转,插空挤了进去。

  “你看,多威武啊!还有那朵大红花。”江面上停了约有二十艘船,这种龙舟与普通的船只不太相同,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还涂上了彩色,形象逼真。每个船头挂上了不同颜色的彩旗,那是苏州不同辖区的队伍。每船上约莫着五十人,船头有一个穿着白卦的青年男子,敲鼓鼓劲。不要小瞧这个敲鼓的,这个可是整个船队的灵魂人物,他的节奏影响着整个船的划桨节奏,也可以说,船队的能否胜出,鼓手占到一半的比例。

  “哎,你看台上,那不是姑爷吗?”司琴隔过层层人头,看到端坐在台上的商大人。

  “还真是,跟在小姐前面的姑爷可完全不一样。”

  “那能一样吗?”

  “哎哎,你看马上就要开始了。”台上的周大人站起来,讲了几句话,由于隔着太远,而且下面的人群杂音太多,并没听清是怎么说了什么,只听台上的鼓手敲了“咚咚咚”三下,周大人手中的红旗一挥,下面顿时鼓声一阵,号子也喊起来了,二十余艘龙船,迅速蹿了出去。真是“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

  不过两刻钟的功夫,远方的江头就有龙舟的影子。顿时岸上的人们呼声更加强烈。鼓声将近,龙舟向着目标飞快的驰近,舟上的号子也越喊越响亮,那黝黑劲壮的手臂,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射出层层亮光,那是队员的汗水。

  “快啊!”平时稳重的司琴竟也情不自禁的高声喊了出来。两艘龙舟几乎并排,岸上的人早就振奋起来,呼声、喊声更是不断。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最终是插着红黑相间的彩旗的龙舟抢得了彩头。

  龙舟赛后,台上的官员自是由人来迎接,吃饭。台下的百姓,有的还沉浸在刚才的兴奋中,不断地回味,有的回过神儿来,寻找自己的家人或者结伴回家,司琴司棋她们告了假,自是要在外面玩够了才回去。

  众人散去,岸上留下了许多的鞋子、围巾、吃食,居然还有个孩子在哭,司棋好奇,司琴拉着她的手不要让她过去。

  “我们过去看看吧?那孩子穿着都不错,许是和父母走丢了呢?我们帮忙找找吧。”

  “你知道以前咱府里的仁翠吗?她就是端午节的时候走丢的,本以为是和父母走散,谁知她的父母把她打扮好了,就没打算要她,怕伤她的心,自然不能明目张胆的送到人伢子那去,就想了这么一出戏,这还是那个人伢子杨婆子那会儿闲聊告诉我的呢。后来杨婆子就把仁翠卖给了咱们府里。咱可不能乱领孩子,说不定就有什么婆子在旁边呢。”

  “真是狠心的父母。”

  “被吃饭逼的,谁不想自己养自己的儿女,天底下无可奈何的事情多着呢,咱们伺候好小姐,自然就有咱们的好处。”

  小小的孩童影响了她们的兴致,草草买了些吃食及玩物,就打道回府了。

  第十二章 白家晚宴(一)

  更新时间2014-3-10 17:32:11 字数:2637

  淑馨她们来到白家的时候已是近黄昏了。酒桌上,又是端午,何况知府周大人还在呢,商瑞自然不好贸然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