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27
作者:木金子      更新:2020-07-30 07:38      字数:4617
  情之后,淑馨更是不相信奶娘了。决定亲自喂养,只是,古代婴儿的食品实在是太少,虽说五个多月的孩子可以增加辅食,谁知,不过半个多月的功夫,俩小的脸就明显瘦了,心疼的淑馨不行。

  许是滴滴的事情让淑馨心力交瘁,下的奶几乎都没有了。没有办法,只能重新再找奶娘,好在苏州,还算是大城,找个奶娘还算容易,起先,俩小的如何也不肯吃,后来饿的哇哇哭,淑馨心疼的也哭,商瑞急的团团转,无法只得求救于白母。

  白母既心疼外孙有心疼女儿,只得让奶娘将奶水挤出,用汤匙喂,如此算解决了。

  “你呀,真是不让人省心。滴滴好了吗?”

  “好了,你看,又皮实了。”

  “好好的,你也是当娘的人了,和做姑娘的时候不同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还得多加注意,奴才总有疏忽的时候,再仔细的人,也没有当娘的仔细。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别人,奶娘也不见得就了解孩子尿了拉了,还是当娘的自己知道自己的孩子要做什么。”

  “娘,女儿知道。”

  “知道就好,有滴滴这次,可不能有下次了。”

  “嗯。”

  淑馨怎么会允许下次还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她心疼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放任这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言嬷嬷怕是要多加防范了。哪怕驳了商瑞甚至侯府老太太的面子也得防范,找个机会打发了才是。

  自此以后,楚嬷嬷和庄嬷嬷也是更加的小心,而躲远的言嬷嬷,淑馨自然有的是办法,让她躲的更加远!

  “不再歇几日?”淑馨正在替商瑞整理衣服。

  “不了,夏收了,周大人还要多出去看看。”

  “多带点儿水,给你熬了绿豆汤,让路东带着了,还有孟大夫开的药,都在路东那。带着帽子吧,我亲手给你编的。”帽子是淑馨结合了现代和景国此时的草帽编法,专门编织的。又时尚,又不显突兀。既能和农民伯伯显得亲近,又能显示出他的不同,为官的威严和通身的华贵气质。这要感谢现代古装电视剧,经常有古装的大侠们带着帷帽刷剑,潇洒漂亮极了。她在现代,出去旅游的时候也经常带几顶当地有特色的帽子来,对帽子,她还算是深有研究吧。

  “爷知道。”

  “记得多喝水!”

  商瑞说着就走了出去。今天去的苏州辖区靠近南边界的地方,出来大门,看到候在旁的路东,手了也拿了一顶帽子,只是和他的略有不同,不及他的精致,他已经戴在了头上,下面的系带已经系好,就等着他上马,出发去衙门同周大人汇合了。

  “呵呵,帽子不错?”

  “少爷,还得多谢姨太太,要不然娘也不知道帽子还可以这么编。”长久在商瑞身边的路东自然知道少爷想问的是什么,姨太太怎么会亲手跟他编制帽子呢?不过是娘在她身边服侍,听说自己要跟着少爷去各地查看夏收,顺手给了样子而已。

  “驾!”

  顿时两匹马奔腾而去。

  起先周大人并不看好商瑞,认为不过是京城来的公子哥,一身的坏毛病。不成想安平侯还真的有个好儿子。做事认真,敢作敢当,此时的夏收,他本没打算带上商瑞,可是他执意要去学习,他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后来中暑,他更是断绝了带他的念头。

  “大人,商大人来了。”

  “嗯?”

  远处的两匹马正在向衙门靠近,正是商瑞同他的随从路东。真是出乎他的意料,没想到他还真来了。

  “周大人!”

  “商大人!”

  他们两人互相打招呼。

  他们今天去的地方是苏州深山里的一个小镇,当地的人们封闭、落后,小镇上都有私兵把手,他们虽说是朝廷命官,可也不敢乱闯。他们中有随行的县令,到达之后,还有镇上的长老接应,应该是问题不大。

  周大人选择此时过去,一是因为夏收,农民都在地里劳作,没那么多闲力气聚众打架;二是,夏收的时候,有吃有喝,有了生活的收获和希望,想来心情应该不错,更是没有闹事的理由了;还有三,他想知道那,夏天除了收获粮食大米外还能收获什么?别小瞧这个深山里的小镇,那里可是聚集着苏州最富有的一批人,也聚集了最能闹事的一群人,他作为当地的父母官,不得不管,不得不问。

  “商大人,今日我们去的是兴林镇,你知道那的刁民多,你?”周大人是商量的语气,商瑞应该听过兴林镇的名声,青山绿水,但是民风强悍,此行怕是不易。

  “全听周大人安排!”

  “好!”周大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这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其实,队伍里多一个侯府的少爷,也未尝不可,虽说可能会拖累队伍的行程,不过看他的随从不像是普通人的样子应该能自保,何况,多一个侯府的少爷,即使谈判,不也多了一层的砝码吗?

  他们一队人马,依次进入深山,有苏州府的人,也有县里的,前面和后面是兵,自然是保卫安全的。

  崎岖的山路,让走惯平路的马极为不习惯。半边陡峭的山壁,半边眩目的山崖,坐在马上的人群纷纷下了马。炽热的阳光丝毫没减弱山中的凉意,让众人一而再地起一层鸡皮疙瘩。商瑞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下面郁郁葱葱的树林,上面也是密密麻麻的树木,人在其中穿行,时而还有下面横插的树枝,不时地打到人的脸庞,淑馨做的帽子,在此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大却队伍不得不慢了下来。

  带头的是当地的猎户,他们经常去深山里打猎,与兴林镇上的人也有几分交道。他们一开始进入深山的时候早就神不知鬼不觉的向兴林镇传递了消息,相信现在兴林镇也知道大官来了,他们大概应该严阵以待了吧?毕竟深山中,早就有他们埋伏的探子,只是民不惹官,何况现在的兴林镇当家也是向来和气生财的主。

  周大人一行,丝毫不知。他们也没有恶意,所以,随行的士兵多数为保卫的任务。当然相对于兴林镇而言,就不得而知了。

  第四十五章 英雄美人

  更新时间2014-5-5 17:33:22 字数:2845

  等他们进入兴林镇的时候,镇上的入口已经是大队的人马严阵以待了。

  “哎呀,周大人欢迎欢迎!商大人欢迎!蒋大人欢迎!”这位是兴林镇的老大——徐杉,人高马大,一脸的凶相,长得非常结实。兴林镇向来以武力为尊,徐杉此人,兄弟众多又心狠手辣,最重要的是他有罂粟的销路。周大人他们一行人,到哪不是百姓下跪迎接,见了周大人诚惶诚恐,谁知到了兴林镇,他们竟然是站着迎接,就像是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

  是的,兴林镇是以罂粟发财致富的。开始并没有人知道罂粟的神奇功效,后来,在外跑商的一个人,发现了罂粟的巨大利益。他想起半山腰上的美丽花朵,立马跑回家种植起罂粟来。

  景国苏州府境内还未发现这个罂粟的诱人之处,多数是在南方闽粤一帯,其他的多数是在南方的其他国家了。兴林镇的罂粟绝大多数是销往南方的列国了,留在本地的甚少,虽然罂粟提炼出来的大麻等物,很容易让人着迷,奇怪的是,当地人并没有多少人吸这东西,所以,镇上的人也见不到几个形容枯瘦之人,多数因为常年劳作,倒是壮实之士不乏。

  同来的还有兴林镇的知县蒋大人,兴林镇直属兴县,也是兴县的一个管理漏点,不过蒋大人此人颇有些圆滑,兴林镇从未拖欠过税,蒋大人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此次,周大人问题此镇,也才将事情讲明白,周大人就有了到兴林镇的想法了。

  “这位是兴林镇的管事,徐杉。”蒋大人介绍道。

  周大人看到他们不好摆官架子,本就是来表现自己的亲民的,故抱拳道了声“久仰。”

  蒋大人又对随行的人员等进行了相互的介绍。

  他们的落脚地是徐杉的家里,典型的南方四合院,不大的天井以及四周的木质阁楼,天井中还放了尊鼎,上面插着三株香,看到鼎里的香灰,应该是常年燃香的。

  “各位大人尝尝咱们本地的茶,这是春茶,雨露之前的新采的茶,自家炒的。请!”

  “徐管事客气。我们本次来就是为了看看大家地里的收成,不如现在就是看看吧。”周大人看看了天色,怕是回到城里又是不早了。

  “不急不急,我们这今年收成真不错,多亏了周大人、蒋大人的治下有方啊,我们兴林镇的农税,这几天就给您送到县里。”徐杉对镇上的情况自然是心知肚明,山里的田地多数都用来种植罂粟了,粮食不过是刚刚够咱家吃的罢了,这会子去地里看看,大概看到的都是山上的罂粟花了吧?当然交税的粮食自然有解决的办法,自家没有,难道别的地方就没有吗?何况是真金白银的交易,谁家不愿意?

  周大人自然明白强龙压不住地头蛇的道理,见徐杉一直在推脱,自然明白其中不便的道理,也没有强行要求去看。作为当地的官员,百姓过得好就行,无民众闹事,无饿殍遍野,便是极好了。

  “自去年伊始,我们苏州府,风不调雨不顺,幸好有百姓齐心协力,共同度过了难关。兴林镇是少数幸免于难的地方,一路走来山清水秀,真是个好地方啊!”

  “还是周大人领导有方!我们兴林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的野物颇多,还有水里的鱼,去年可是都用来果腹了,今年收成不错,可是忙坏了镇上的百姓。”

  “老百姓啊,有吃有穿就行。”

  “忙活半天还不是为了那几口吃的?呵呵,草民准备了一桌饭菜,各位大人赏脸尝尝?”

  别看徐杉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可是说起话来可是一点儿都不粗,倒是文绉绉的,果然是人不可貌相。他们哪里知道徐杉常年在外跑商,自然明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道理,哪里是他们这些朝廷的官员所能想象的到的。

  有酒有菜,再加上徐杉邀请的几个当地的名望人士,即使如周大人之流,也避免不了被灌醉的趋势。

  正事自然就被酒精遗留在了后面。

  商瑞自然也是酩酊大醉,一队人马暂且歇下了。

  徐杉自然不会让这些醉酒的男人独眠,他自有考量。他早已打听清楚了随行各人的情况,周大人,年过半百,有妻有子;商大人,年轻有为,举止有礼,据说在苏州有一妾,也有子,其他不知,只是单看行为举止及其官职,怕是来头不小;蒋大人,妻妾环绕,子女众多,兴县的知县。徐杉,心细胆大,虽然不知道商瑞的底细,但是对于女人来说,男人向来是来者不拒,不过是多一女子,即使他来头再大,倒在女人的温柔乡里,再大的来头也不会为此小事而大惊小怪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周大人等有头有脸的人的枕边就多了一位姑娘。

  在周大人身边的是徐杉的二女,十七岁,活泼,唱的一手好山歌,本打算大姐儿出嫁后,就马上安排她的婚事了,府州来人。他想着与其在山里生活一辈子,还真的不如跟着大人们出去呢,看看他的女儿,哪个男人能拒绝?

  在商瑞身边的是徐杉亲生的三女,皮肤白皙,头发浓密,五官虽没有淑馨的好看,可是有股山里女儿的水灵,于外面的女子自然是新鲜又稚嫩。她是徐杉最得意最喜欢的女儿,有着山里人的灵动,也有着外界女子的聪慧,今年不过十五岁,求娶的人早已排到兴林镇的街尾了。

  蒋大人等人,他不过就安排了几个祖内的侄女,虽说他希望他的女儿能够有机会走出山,但是,蒋大人等人他还真的没瞧上。山里的生活,不缺吃不缺喝,大山又能保障他们的金钱来源,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在他的眼里还不算什么。

  宿醉让商瑞的头一跳一跳的针扎似的疼,怀里的柔软,让他以为是淑馨。

  “淑馨?”他的视线还有点儿模糊。

  “大人醒了?”清脆的女声,绝不是他家淑馨的声音。

  “你是谁?!”商瑞立刻就醒了,陌生的床,陌生的女人,不得不拽回他酒醉的神经。

  “大人,不记得小女子?昨夜您可是…”说着便呜呜的哭起来了。

  她的哭声让商瑞很是恼火,自己立马就起身穿衣服。

  “大人!您可不能抛下小女子啊!大人!”女子一下就扑了过来。“奴家是徐家的三小姐,昨日见到大人,心生爱慕,不得已才求的父亲,请不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