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27
作者:安洛凉      更新:2020-07-30 11:33      字数:3684
  子虽然年龄不大,可进宫很多年了,宫里这些事儿也知道的七七八八。

  十四阿哥换下的衣物一直是由他送去清洗的,像下午那样的里裤,这几个月来见了不少。现在德妃娘娘又派人送了宫女来,他自然知道那是做什么的。

  宫里的阿哥们一到了年纪,康熙便会叫内务府派几个宫女去教他们人事。

  “十四爷就别为难小桂子了。”青蔓笑道,“这几个宫女是德妃娘娘挑来教十四爷人事的。”

  “……噗……咳咳……”十四正喝了一口清茶,听到什么人事,一惊便被水呛着,被小桂子拍着背咳了一会,方抬头确认:“你说,人事?”

  “是。”青蔓面上尽是笑意,俯了俯身,道:“奴婢先退下了,德妃娘娘还派了其他事。”

  “哦。姑姑慢走。”

  ……

  “爷!爷?”

  “呃?”十四扭头,瞪着小桂子,“怎么了?叫什么?爷就在这呢!”

  “爷……”小桂子苦了脸,您是在这呢,可您一直在发愣啊,“德妃娘娘送来的宫女就在外面候着呢,您看……”

  “不看!”十四不耐烦的挥挥手,要是教人事,他倒是情愿找四哥教他。

  “爷,那如何安置她们?”

  “……”提起茶壶倒满茶杯,十四一口气喝完,皱眉道:“你自己处理!爷这几天不想看见她们!”

  “啊?”不看见?那怎么教您人事啊?

  “怎么?听不懂吗?”十四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挑眉问。

  “是,是。奴才明白。”小桂子战战兢兢应着,爷说不见,那便不能见。

  “嗯。”缓了缓声音,十四道:“我出去走走,你不必跟着了。”

  “喳!”

  外面已经放晴,这雨,来势凶猛,去的倒也快。

  胤禛此时并不在皇宫内,康熙南巡尚未回来,十四只收得胤禛书信,大约就是这几日便会到达北京。

  方才出门,倒是瞅了一眼那几个宫女,样子是不错,个个眉清目秀,可看着她们,十四只觉心中烦闷。

  ……

  雨刚停,地面上有不少积水。

  御花园里葱葱郁郁,树叶儿青翠,还带了未滑落的水珠,十四定定看了半晌,面上一红,提步走开。

  刚才的雨急又被风卷着,这会连凉亭里的石凳都被打湿,十四转了一圈儿,在凉亭边上挑了一块儿没着雨水的地儿,随手扫开上面的落叶,正欲坐下——

  “十四弟!”

  话音刚落,胤禟便拾级而上,走进亭子。

  “嗯。”

  胤禟走过去,挨着十四方才清干净的地儿坐下,狡黠道:“听说德母妃派了教人事的宫女给你?”

  “……嗯。”十四正为这事儿烦,哪知这九哥一来就问,遂侧头瞅着庭外的小花圃,闷闷应了声算是作答。

  “怎么了?”胤禟不以为意,随手从探入亭内的树枝上扯下一片绿叶,放在手心把玩。

  “四哥也曾有教人事的宫女么?”这事,是他从寝宫出来之后,就一直想知道的。

  “嘿!咱们兄弟几个,哪个没领过教人事的宫女啊?你莫不是犯傻了?四哥府上那玲燕和云丽便是,那还是佟佳母妃在的时候派给四哥的呢。”

  “……”

  “对了……”胤禟忽然靠过去,凑到十四面前,刻意压低了声音,问:“刚才见你盯着那树叶儿脸红,是想到什么了吧,快说来听听。”

  “……”

  嗯,的确是想到了什么……

  那晚,四哥背上的水珠也是那样要落非落的……

  “九哥。”十四晃晃手里的佩玉,站起来,道:“好几天没看见年羹尧进宫了……”

  “他?”胤禟撇了撇嘴,“这几天就在床上好好躺着吧!哼。”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闲花逐水,烟柳纷飞,细雨漫江南。

  闻箫心醉,曲悠落梅,折扇忆菡萏。

  ……

  此次南巡,自京大通桥登舟,沿水路南下,随着康熙视察了几处堤防,便乘轻舟到了杭州。

  江南多雨,入浙江省境内之后,便接连几天都是阴雨天气。

  康熙本欲二月起銮南巡,然,被朝中之事一拖再拖,竟到了六月。

  六月江南,恰梅雨纷纷水雾弥漫的时节。

  胤禛倒是不厌雨的,尤其这雨来的细腻柔和,落在脸上轻柔若无。

  这日,康熙由两岸总督与江苏巡抚陪同体察民情,大抵是没什么要事的,几个随行皇子便被康熙准了假。

  哥几个从行宫出来后,就四下散去。

  这苏杭,文人雅客口中的烟花之地,极为富饶,国内丝绸大都处于此地。

  早有耳闻杭州听雨筑是来去杭必到之处,从点心茶水,到说书小曲儿,满满含着江南温润细软,若是想体验一番江南滋味儿,去此地便对了。

  胤祥是此次随行皇子中最小的,又从小亲善于胤禛,现在便紧跟在自家四哥后头,穿梭于羊肠小巷。

  那听雨筑位于闹市之中,胤禛嫌人多杂乱便打消了去的念头,挑了条静辟小道,缓缓走着。

  江南繁华,却不失古朴。

  这一路走来,见了不少手执折扇坐于露天茶摊闲聊的文人,大都是吟诗作对,胤禛对此并无兴趣,反倒是那些人手中折扇巧妙玲珑,甚合他意。

  几经打听,便得了一处地址。

  ……

  若不是经那些文人指引,胤禛十有八九会错过。

  “四哥,就是这里吗?”胤祥疑惑的看着胤禛,这哪里像是折扇店?灰墙绿瓦,分明就是百姓住处。

  “嗯。走吧,进去看看。”说罢,胤禛提步跨过门槛。

  室内室外,已然是两番天地。

  厅堂不大,但很明亮,绕墙摆了一排木柜,上面放了各色折扇。

  “请问您找谁?”

  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胤禛转身,通向里院的门口站了一位华发老人。

  “在下乃京城人士,今日慕名而来,想请张师傅做一柄折扇,我将不甚感激。”胤禛抱拳作揖,浅笑而答。

  老人盯着胤禛看了半响,道:“老朽便是那做扇师傅,公子所需什么样折扇?”

  打从一年之前,老张便封手不在制扇,原因无他,唯‘不想’二字。屋里所挂折扇是他毕生积累,不卖,可若是遇到有缘之人便会白白赠予。

  今日登门拜访的两位公子,衣着华丽,想来又是纨绔子弟,哪知胤禛开口,他便消去了那个想法。昔日不乏富家公子上门求扇,但那些人大概是被捧习惯了,即便是求人办事也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言语动作张扬跋扈,令他十分讨厌。

  他老张从未见过这样的人,谈吐优雅,言辞间没有半分高傲,但满身的贵气却让人不得不臣服与他。

  遂当即答应下来,并连夜赶工,将折扇做好。

  第二日清早,胤禛便准时出现,怎奈那老者如何都不愿收钱——

  “老朽不做折扇已一年有余,只因觉着与公子有缘,才做了这柄。”

  ……

  水磨乌木做骨,温润如玉,光可照人;白绢锦缎为面,一面着了江南山水画,而反面空白,扇坠为雕刻镂空玉莲。

  十四将那扇子拿在手中细细端详,眼角眉梢都是笑,看上去开心的不得了。

  明媚少年,乌木骨扇。

  不知为何,那时脑中一直盘旋着十四手执骨扇的样子,于是胤禛才执意去老张师傅家求扇。

  “四哥~”

  “嗯。”

  “这折扇有一面是空白,四哥帮我填些什么上去吧?”十四将手中折扇前后看看,复递给胤禛。

  “好,叫高无庸拿笔墨来。”接过折扇,胤禛思量片刻,便将所填之字定了下来。

  “四哥,笔墨。”十四将笔墨放于桌角,自己则挽了袖口,动手研磨。

  片刻功夫,一篇《兰亭集序》便跃然而出,胤禛又在另一面勾勒出一簇墨兰,旁书——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

  胤禛的字素来便是极好的,这几个字更是飘逸空灵,风华自足。

  昨天傍晚时分回到北京,胤禛便没有进宫,直接回了府上。

  谁知今儿一大早,他还没醒,十四就来了,直直闯进他卧房,掀开被角就钻了进去。钻进去的瞬间十四便被八爪鱼附身,伸了双腿双臂死死抱住胤禛,也不管大夏天的抱着热不热。

  春梦还是隔三差五的来访,十四倒也不在惶然,反正,他总是那个特别的,四哥只让他抱着睡,偶尔放肆的摸摸四哥的腰,遂隔了衣衫,感觉却是一样的。

  ……

  这日,宫中并无大事,胤禛只去乾清宫向康熙请了安,便离开。

  方出来,就瞅见十四靠在院里梧桐树下,脚尖一下一下踢着坠落的树叶,端端剑眉星目的少年儿郎。

  “四哥!”

  “嗯。”胤禛淡淡应了声,抬手挡在额前,已近巳时,日头正要毒辣。

  “昨儿皇阿玛把新进贡的甜瓜赏赐了不少给宜母妃,刚刚遇见九哥,他说已经叫人凿冰铺着那甜瓜,叫我们一同去呢……”

  “嗯。说起来,很久不曾去给宜母妃请安,现在正好。”

  ……

  园子里开了好些白兰,风过留香。

  忽闻一阵清脆抚弦之声,那琴声飘飘袅袅似是透过重重红墙飞至耳边,由低至高,似幽风之遗音,缓急适中,令闻者止步。

  胤禛侧首,原来两人正站在毓庆宫外。

  “这琴……”胤禛疑惑。

  “估计是二哥那面首在抚琴。”胤禟不知何时出现,笑嘻嘻的说道。

  “面首?什么是面首?”十四反问。

  “门客吧。”胤禛答了一句,心中却疑惑,这宫里,难道允许豢养面首么?

  “据说是江南才子,二哥赏识他的才华,便带回了东宫。”胤禟探指揉了揉下巴,继续道:“四哥,十四弟,咱快去额娘那吧,不然过会那碎冰就要化没了。”

  甜瓜清凉,炎炎夏日里,吃着十分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