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新思维
作者:风飞凤      更新:2020-08-01 03:59      字数:2244
  珍珠泉的蔬菜销售正是高峰期,睿城来的菜贩子,黎明时分就等在地头,木得木娃不得不半夜就起来摘西红柿黄瓜,郭九江和郭连弟也过来帮忙,常常天亮时,就能批发出数百斤的菜品。

  郭九江看到颖颖时,嘴巴咧得都合不拢了,嘴里却抱怨说:“那些菜贩子,也不把钱整理一下,几分一毛的面值一大堆,这些天,数钱数得我手疼。”

  这哪里是抱怨,分明是变相的炫耀,颖颖呵呵地笑着,听郭九江甜蜜地唠叨。

  “哎哟,颖颖呀,没想到塑料膜这么薄,真的能挡寒气,那时候王长贵四处给人说,咱这塑料大棚里太冷,菜就不长,九叔可担心了。”

  “现在还担心不?”颖颖调侃道。

  “不担心了,颖颖,你不知道,咱村里的人,现在看我,那眼睛都给小白兔一般,红彤彤的。”

  “嘻嘻——”颖颖忍不住乐了。

  “颖颖啊,你三伯还准备让我和你爸去参加县里的劳模大会呢,我不想去,你爸也不想去。”

  “为什么?”

  “出头的椽子先烂,不去开那会,咱们家难道就少收钱了?”

  每个人都有他处世的原则,颖颖就听着,并不发表意见。

  一天时间飞速而过,颖颖还没休息好呢,第二天,家里就来了几位不速之客——科协要在郭镇办一期大棚蔬菜技术培训班,想把颖颖家的大棚,作为大家学习和实习的基地。

  郭九江一口就回绝了——技术别人家都学走了,他们家还拿什么挣钱?

  常主任给郭九江说尽了好话,他们冬天在睿城办了两期学习班,效果非常好,可惜科协建的塑料大棚,没有郭镇这个大棚效益好,边有人提议,在郭镇再办一期。

  科协主任年终报告打上去,没想到惊动了中央,这一回,还专门派了一个留过洋的专家呢。

  即便郭九江不答应,这一期学习班也必须办成,只是,事情没有那么完美,尤其是让北京来的专家看到他工作能力不足,常主任心有不甘。

  没想到他第二次,居然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哟,这不是颖颖同学吗?这是你家?”

  “嗯,常主任怎么来了?快屋里坐,外面真冷。”

  常主任已经打听清楚,郭九江能冒险花那么多钱建大棚,是有个农校学生做技术指导,他没想到是颖颖,现在见了面,自然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老头进屋,坐下,还准备长篇大论给颖颖做思想工作呢,没想到颖颖听爸爸解释了几句,便很痛快地点头答应了:“常主任,推广科学种田技术,是我们天生的使命,你放心,我会努力说服爸爸和九叔的。”

  常主任一肚子话没说出来,这就完了,他坐在那里憋得难受,最后,一拍大腿:“颖颖同学,你放心,我回去就打报告,把你要到我们单位去,这样通情达理好学上进的年轻人,正是我们科协最需要的人才。”

  农校不好招生,就是因为学生毕业得下基层,工资低,事务繁琐,进科协,虽然是清水衙门,但却清闲自在,愿意做科研的,还容易出成绩——不然科协为何有那么多专家呢?他们虽然不是官儿,可那些官儿见了他们,无不客客气气的。

  常主任的话让郭连弟眼睛一亮,他当爸爸的,当然希望女儿这辈子轻轻松松舒舒服服了。

  常主任走了,郭连弟却有些发愁:“你九叔犟上了,说不通怎么办?颖颖,你刚才说话该委婉一些,给自己留点余地。”

  “爸爸,你去请九叔到咱家来一趟,我保证让九叔一口应喏。”

  郭连弟被女儿这样信心满满的样子惊得直眨眼:“颖颖,你先给爸爸说说。”

  “哎哟,爸爸,给九叔说的时候你听着就是,九叔无非是怕赚不到钱了,我保证让他赚更多,你说,九叔会不会同意?”

  知道女儿的想法多,郭连弟也不坚持了,很快就把郭九江叫了过来。

  郭九江看到常主任笑眯眯出了村,便心知不好,一进门,就十分严肃地说道:“颖颖,常老头那都是成了精的人物,插上尾巴都成猴儿了,你可不能听他下巴摇几下,就没了立场。”

  颖颖笑:“九叔,我是那么没见地的么?”

  郭九江一愣:“九叔知道颖颖聪明,可你毕竟还小,万一被人哄了可怎么行?”

  “九叔,即便没有咱们的大棚提供方便,这一期学习班还是要办的,尤其是看咱们挣钱了,其他人那眼红的,一个个的摩拳擦掌想要种反季节蔬菜。王长贵不是把他的大小子派到睿城学习了吗?让大家一起致富,这是历史潮流,我们根本阻挡不住。”

  郭九江一听就急了:“这一招鲜不灵了,后面不挣钱怎么办?咱们可承包了五年呢,五年三万五,我们,我们后面可不能赔钱了。”

  “放心,九叔,我有主意啊。”

  “快说,快说。”郭九江这才坐下,接过郭连弟递上来的茶缸,抿了一口。

  “九叔,反正咱们种大棚菜不新鲜了,即便后面依然挣钱,可也挣不了那么多,咱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得想新办法。”

  “嗯,颖颖,你就说吧,有什么新办法?”

  郭连弟见女儿几句话就把堂弟说得服服帖帖,和老婆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非常惊诧,原来女儿绵柔文静的外表下面,是这样的聪颖能干,无论口才还是脑筋,都是一等一的棒。

  “难怪老九说我闺女聪明。”郭连弟在心里感叹。

  颖颖却没有看爸爸和妈妈表情,而是按自己的思路继续往下讲:“九叔,我们不种菜,改育苗啊,你说,我弄的那一套炼苗的办法,其他人知道不?”

  “不知道。”郭九江说的是真心话,他们以前育红薯秧子,到时候把苗儿拔出来,剪去须根尖儿就完事了,哪有“炼苗”一说。

  “这不就是了,九叔,买我们的苗儿,就长得好,长得旺,成活率高,产量大,你说,他们还会自己辛辛苦苦育苗不?虽然能省些钱,可赚的少了很多,划不来,要你会怎么办?”

  “当然买苗儿!”郭九江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