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49
作者:御井烹香      更新:2020-08-01 04:48      字数:4308
  似的。

  这点折辱,对如今的乐琰来说,却是真的不在话下。当时谣言平息后,夏老夫人与她长谈了一夜,站在未来太子妃的角度,指出了乐琰最大的不足:过刚易折。用老人家的话说,缠足一事,如果她可以在之后私下禀明原委,指出皇后不愿她缠脚的根本用心,那么谁也不会与将来的富贵过不去,事情也就这么水过无痕地被抹平了。快意了一时恩仇,如今却是后患无穷,归根到底,是乐琰毁掉了原本大好的前程。

  乐琰被说得是面红耳赤,自此,夏老夫人亲自出马,每日对她的行为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务必要磨练出她的心性。乐琰也是彻底服气,尽管被支使得团团乱转,却也都咬牙忍下。不想弘治十五年四月,老夫人中风不治,仅仅支撑了三天便与世长辞,饶是如此,临终前仍然是口述一封长信,带到张家给宇文氏过目,宇文氏看了,也是深以为然,乐琰当时一逞匹夫之勇,固然是快活非常,可年四娘借机崛起,夺走了她的风头,如今已是错恨难返。她与夏老夫人的看法不同,虽然对太子妃之位也是觊觎得厉害,但考虑得更多的还是外孙女的终身幸福,乐琰的性子不改,吃亏的日子还在后头了,因此热孝一过,便亲自把秦氏接到了张家,两人也是一拍即合,从此乐

  43、再换个地图

  琰不论在哪里,都是得不到一张笑脸,夏、张两家合力,在守孝二十七个月里,把她原本的那点毛躁给硬生生地磨进心底深处。眼下在张家受到的这点冷遇,她却又哪里会放在心上?这些看着主人家脸色行事的小人,在她得意时自然会换了态度,她在意的,却是张老夫人的看法。

  而归根到底,张老夫人身为一家一户的主事者,行事又哪里会依着个人的好恶来呢?乐琰如今对张家的意义,却要比当时还更重一些,年四娘就算再好,那也是镇远侯夫人的远亲,将来成功上位,得益的肯定不是张家。张老夫人不可能不知道乐琰几年来与朱厚照的书信往还,对她来说,乐琰当不当得上太子妃,并不打紧,能在后宫中找到一个位置,张家就还不算输得太多。抱着这个态度,她又能冷落乐琰到几时?只不过,也是在发泄积郁了三年的心火罢了。三年前的大好局面糜烂到如今这个地步,她才是最生气的那个人。

  青金在她身边轻轻地叹了口气,乐琰垂下目光,做出一副娴静的样子,心中好奇地猜测着疾走过来的会是哪位,大太太甄氏?不会是她,她的步伐一贯是不紧不慢的,三太太连氏早已随着丈夫去外地了,想来,也只有二太太孙氏了。

  她猜得没错,又急又脆的银铃声在院子外头就传了进来,二太太孙氏的声音马上也跟着来了。

  “哎哟!我当是谁!原来是乐琰外甥女儿,这是几时回京的?”

  “给二表舅母请安。”乐琰礼数做得十足,因为是许久不见,规规矩矩地福身三次,孙氏站着受了,拿起手帕子捂着嘴笑道,“今日呀,你却来得不巧了,年四娘在萱瑞堂陪着母亲说话呢。怕是要累你多等一会啦!我想着,你一个人难免寂寞,本想让青雪玲雪过来陪你说话的,谁知道她们姐妹情深,却是粘着年四娘不肯放人呢。”

  青金眼神不禁飘向乐琰,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几年下来,小姐看似成了大家闺秀,私底下却仍然是那个锱铢必较的性子,她又岂会不懂?

  乐琰也是笑吟吟的样子,诚恳地道,“劳烦二表舅母挂念了。乐琰感激不尽,二表舅母,三年不见,您看着反而更年轻了些。手上的这个手帕子,花样也很新鲜呢。”

  孙氏本来就是极无城府的人,当时看不惯乐琰,也是因为没有城府,此时吃了她几句好话,却也就高兴起来,兴致勃勃地道,“可不是?你在乡下呆了三年,京里流行的新鲜花色,自然是没有见过的了。这是年四娘新想出来的绣法,叫做双面穿花挑针绣,陈绣娘都道,这个绣法是奇绝了!”

  陈绣娘便是那个教导乐琰与丽雪刺绣的,乐琰忙道,“

  43、再换个地图

  真是漂亮,也难怪陈绣娘的眼光都要说声好了。”

  孙氏越发得意,乐琰又找了些好话说给她听,把孙氏夸得是美翻了心儿,看着乐琰的目光,自然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她本是为了嘲笑乐琰,这才找机会过来的,此时也要回去萱瑞堂侍候张老夫人,找了个话空,也就起身说道。“外甥女,听舅母一句话:早年你要是这样谦和,又哪里会有人不喜欢你呢?你看看?自己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可不是玩的,今后再不要这样了。”

  乐琰脸上一红,忙低头道,“乐琰不知道舅母在说什么。”见孙氏称自己为舅母,去掉了表字,她也就打蛇随棍上了。

  孙氏摇摇头笑了笑,以推心置腹的语气道,“不怕的,没了太子,还有藩王嘛。”说着,哈哈一笑,道,“我去母亲那里为你看看,若是她老人家颜色好,便为你说几句话,你也别着急,到底是我们自己家的姑娘,老人家面子上过不去罢了。多来几次,总会见到的。”说着,看看天色,径自去了。

  饶是乐琰好涵养,也不禁被这几句话气得颜色丕变,回到原处坐下,默念了几句骂人话,也就平复了下来。别看孙氏看似诚恳,其实是句句阴毒,不但把她上门的涵义解释为是希望借助张老夫人的力量攀上一门好亲,又是暗示张老夫人气到今天已经不想见她了。最可恨的还是那句‘没了太子还有藩王’,饶是乐琰心中原本是笃定朱厚照对那年四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却也是不安起来。想着她虽然不是月月进宫,一年间,却也能进宫请上两三次安,三年下来就是九次,这三年来,她与朱厚照虽然通了百十封信,却又哪里比得上面对面活色生香的九次相遇……

  乐琰没有再想下去,怎么说也是情场上打过几仗的人,深知自乱阵脚只会给敌人锦上添花,对自己却是万万不能雪中送炭的。又枯坐了一会儿,萱瑞堂终于来人了。

  来的却是个老熟人——当年老夫人身边的得宠婢女书香,如今却是做了妇人打扮,一进门来,书香眼中先闪过一缕异色,旋又有些失望地吐了口气,亲切地笑道,“表姑娘,许久不见,姑娘长大了!”

  这三年不见,乐琰虚岁也有十四了,正是刚发育的年纪,她运气好,父母长得都不错,到了她头上更是去粗存精,长得比前世好看不少。这几年来守孝在家,见到的外客并不多,但个个都有被惊艳到,对比得书香的失望分外明显,乐琰心中一惊:难不成这个年永夏,要比她还美得多?

  不论如何,这次她是没有机会亲眼见识了,老夫人自然不会傻到让她和年四娘在自己家正面对上,乐琰能这么早见到老夫人,还是托了年四娘的福,她

  43、再换个地图

  听说有人候见,却碍于自己在萱瑞堂,老夫人□无术,便坚持提早辞去了。书香带着些微赞赏地与乐琰说起了这个缘故,乐琰心中又是一沉:这么会做人!

  书香顺势滔滔不绝地说起了那年永夏来,这个年永夏,仿佛是个天生的社交高手,把张家老小都是哄得极为顺心,众口一词地夸起了她来。至于什么送二夫人一条手帕,教二小姐三小姐刺绣,据书香的描述,那都是说也说不完的小事了。从正院到萱瑞堂所在的东北角,不过是几分钟的路,乐琰就算是恨不得一分钟只走一米,磨蹭了五六分钟,也终于是到了,书香也闭了嘴。

  乐琰见大门在望,多少有些紧张,整理了一番衣裳,这才轻声对书香道,“嫂子厚意,乐琰记下了。”书香会意地笑了笑,低声道,“哪里,二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情分自然不同。”

  听了这句语带双关的安慰,乐琰的信心倒是足了几分,深吸口气跨进门槛,脆声道,“外孙女给叔外婆请安。”

  作者有话要说:好啦,被编编骂也不管了……猫猫君,别生气哦!依然号召大家多多留着言!

  44

  44、太子的心思+秦氏的心思

  张老夫人冷冷地哼了一声,正眼也不看乐琰,而是径自对在下首陪坐的丽雪道,“你看好了?那年四娘现下可不是轻易能够出门的,这次,还是我亲自下了帖子才把她邀来教你挑针绣,若是你再学不会,到了婆家没脸做人,我也懒得管了。”

  三年不见,丽雪也是大姑娘了,出落得明艳照人,眉眼间一股慑人的贵气,远远看着,竟令人不敢逼视。此时因为正被数落,也是板着一张脸,看起来十分的冷漠,但眼神却是泄露了与乐琰再见的喜悦,也只是一瞥就闪开了。两人都专心垂头听训,张老夫人指桑骂槐了一会儿,也觉得没劲,看丽雪垂着头,露出了一段光洁照人的脖子,不禁心软道,“罢了,下去吧。”丽雪松了一口气,刚要起身时,张老夫人又添了一句,“回房去,不到吃晚饭时,不许出来!”

  丽雪不禁大急,这等于就是禁止她和乐琰叙旧了,正要抗辩时,乐琰忙冲她使了几个眼色,丽雪便乖乖地应了是,低眉顺眼地出了萱瑞堂。

  房中只剩乐琰与张老夫人两人,乐琰正等着那暴风雨式的训斥呢,不想张老夫人顿了顿,再开口时,语气却是意外的和气。

  “一路远来,辛苦了吧?——坐。”

  “谢叔外婆赐座。远来却也还好,外婆让我给您带好。”

  张老夫人咳嗽了声,身边的丫鬟忙举起痰盒,老夫人一口浓痰吐了出来,略带疲惫地道,“下去好生收拾一下,这好半日,杯盘狼藉的,看了叫人怎么不难受?”

  杯盘狼藉?好家伙,不过是两个没收掉的茶杯罢了。乐琰啼笑皆非,但也知道这只是借口,戏肉要两人独处时才能上演。果然,等那小丫鬟下去了,张老夫人再开口,就是意料之中的训斥了。

  “原来以为你是个聪明人,不料,却是我看走了眼。哼,大好的局面,现在闹了个年四娘出来!把镇远侯夫人美得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了。若是你还在京里,你还得宠,情况会到这个地步?匹夫之勇!匹夫之勇!”

  乐琰忙跪下请罪道,“都是外孙女不好,叫叔外婆操心了。”

  “操心?就算操碎了这颗心,也要有人知道才好!你别以为太子的心就死死地绑在你身上了,我告诉你,这事儿,还得看皇上和皇后的意思!皇上是什么人?以孝治天下,最看不得人忤逆长辈,你偏偏就要闹上这一出,你是要自绝生路!废物!真是废物!”张老夫人气得是恨不得摔上乐琰几个耳光,但终究不是她的亲外孙女,不好下得手,发泄了一通,自己也就软了下来。见乐琰跪在当地,阳光直射在脸上,越发是仙姿楚楚,一双大眼睛黑嗔嗔的,透着些倔强,很是我见犹怜。却是有几分惊

  44、太子的心思+秦氏的心思

  喜地眯起眼,心道,“看来,却也不是没有胜算。”见乐琰磕了几个响头,忙道,“快起来,别把额头磕青了,那可怎么办。”

  乐琰依言起身,在心中暗笑自己可悲,但有求于人,还谈什么架子,好在张老夫人也无意太过为难她,只是又说了她几句,便也迫不及待地转入了正题。

  “你可知道,你错在哪里?”老夫人不动声色地问,打量着阳光中的乐琰,见乐琰听了这话,秀眉微蹙,露出沉思神色,连她看了都有几分心动,原本不悦的心情,真的是冰消瓦解了,只在心中冷笑道,“年氏,你别以为胜券在握,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哩。”

  “外孙女错在不该逞一时之快,让自己的名声受了影响。”乐琰脆声答道,“以至于,被人乘机争了宠去。这三年来,她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