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175
作者:御井烹香      更新:2020-08-01 05:03      字数:4502
  净的水来,为朱厚照洗头,一边舀起热水浇到他发间,一边徐徐地将自己和张美美的一段偶遇说了出来。她既然知道朱厚照没有真的对不起她,最后一点心结,终于消失不见,把整件事毫无保留地转告给了朱厚照。

  朱厚照也不由得为张美美的遭遇叹息,更是欣喜于自己的心病消失不见,那晚他的确也醉得厉害,模糊间只记得对身边人动了一阵手脚,就再不记得什么了,但此时此刻,当然是张美美说什么就是什么,当下连连点头,道,“我受了这么多年的冤枉,终于有人来还我清白了!”

  乐琰笑着白了他一眼,“要不是你自己到处乱跑,别人就算有心编排你,也没有把柄啊。”两人又斗了几句嘴,乐琰又遗憾地道,“可惜了,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实情,但天下人恐怕都还要继续把你误会下去。”

  朱厚照哈哈大笑,摇头道,“天下人的看法,我朱厚照什么时候在乎过?只要你不误会我就行了!”

  两人相视而笑,尽在不言中。

  朱厚照洗漱过了,乐琰为他擦拭了身子,又服侍他穿了衣服,叫人上了饭来,道,“吃点东西再休息吧!”芳华又进来报信,称杨慎和李将军联袂求见,乐琰忙道,“皇上睡下了,晚上再来吧。”

  朱厚照对乐琰挡驾的行为,不置可否,吃了几口饭,才慢慢地道,“我不休息了!等吃完这顿饭,我们就直接回京!”

  他忽然下了这个决定,实在是大出乐琰的意料,以朱厚照对武事的热衷程度,按理来说,现在大同即将面临战争,他才舍不得离开,乐琰也是太了解他这点,才懒得就此事多劝谏什么。

  “小王子这几年来无力进犯大明,就把目光转到了蒙古诸部上,现在的大草原,已经是鞑靼的天下了。”朱厚照徐徐地道,“今年秋天,看来他是想要打大明的主意……虽然现在张美美已经金蝉脱壳,但少了借口,不变的却是野心。”

  乐琰望着朱厚照,听他续道,“仗一打起来,以我的身份,在战场上就是个拖累,本来可以专心打仗的,因为我在大同,说不定就要分出额外的兵力来守城。我虽然爱打仗,但却也知道轻重……杨先生和李将军都是善战能战之辈,我们还是别留在大同添乱了。”

  他这话句句都是道理,但也正因为句句都是道理,乐琰才惊讶起来,眨巴着眼,许久说不出话。

  朱厚照望着她笑了笑,轻声道,

  161、大结局

  “你说得对,我有娇妻爱子,我自己的命,已经不全是自己的了。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先为你,先为小包子、小馄饨想想!以后,我不会再轻易涉险了。”

  乐琰再忍不住,投进朱厚照怀里,幸福地抱住了自己的丈夫。

  杨慎与李将军却是如坐针毡,也速该既然是诈降,那就说明鞑靼的确有近期进犯的野心,在这样的时刻,朱厚照身为万乘之君,还没有离开大同的意思,怎么不叫人心急?不要说大同守将李将军了,就连公费旅游的杨慎都是担心得手心直发汗,哪里都没有去,在客院外头等着,就怕一个不注意,又被小皇帝带着皇后,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才堪堪过了半个时辰,就见得客院里有了响动,杨状元连忙打点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注意着客院里的动静,就怕小皇帝又想闹腾出什么事来。却不想还没有等到朱厚照,芳华便笑盈盈地端了一钟茶出来,对杨慎道,“杨公子,喝杯茶解解渴吧!娘娘正在收拾行装,一会儿,咱们就一道上路回京城。”

  杨慎碰都不敢碰那杯茶,望着芳华严肃地道,“你是个懂事的,芳华,老实告诉我,皇上又要去哪里了?”

  芳华无奈地把茶塞到杨慎手上,嗔道,“杨公子,你把皇上当成什么人了?说了回京城,自然不会是骗你!”

  杨慎却是警惕道,“哪里不会骗我?在南昌骗了我多少次了!不行!你得给我说实话,皇上到底要做什么?”

  芳华转了转眼珠,索性道,“不瞒杨公子说,皇上的确有心要去宣府,已经在茶里下了蒙汗药,不过嘛,娘娘却是想回京了,这一杯茶本来有蒙汗药的,但已经被娘娘调了包,等皇上喝下茶药力发作了,咱们就回去。”

  杨慎倒是有几分信了——要知道以乐琰的脾气,如果不希望丈夫涉险,是大有可能作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的,他这才将信将疑地接过茶水喝了一口,见没有异味,便放心地一饮而尽。

  芳华却又笑盈盈地把茶杯拿了回来,望着杨慎没有说话,杨慎见她眼神大有深意,暗叫一声不好,却是眼前一黑,仰面朝天,反倒了过去。

  芳华这才回到屋里,笑盈盈地对乐琰道,“娘娘,杨状元已经倒啦!”

  朱厚照和乐琰并肩走出屋子,身后芳华与锦衣卫都抱了几个包袱,朱厚照望着院门口瘫倒在地的杨慎,摸着下巴阴笑道,“上回从南昌回来,杨师兄居然敢暗算我……嘿嘿,这回也要让他知道被药倒的滋味!”

  自有锦衣卫上前抱起杨慎,运送到车中去。乐琰不禁笑嗔道,“仔细杨师兄回京恼羞成怒,弹劾你迷倒大臣,图谋不轨!”

  朱厚照哈哈大笑,望着大同的天空,有一丝留恋地道,“下次再来这里时,鞑靼必定

  161、大结局

  已经被赶得远远的了,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去看云冈石窟!”

  乐琰却望着他,也微微地笑起来,点了点头,道,“等小包子大了,不止是云冈石窟……我们要走遍天涯海角,去欧罗巴、新大陆看一看!”

  朱厚照笑道,“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眼下啊,你还是先想着云冈吧。”

  两人相视一笑,并肩向院子外头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稍候还有真正的大结局送上啦……稍安勿躁。

  等小香吃完饭就来写

  话说这个真正大结局其实应该算番外的,不过,因为之前为番外预留的单章在很前面,所以我会先传一个字上去再修改,大家是不用花钱看的,抚摸之~

  162

  162、真正的大结局

  正德十六年三月,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好天气,镇远侯顾仕隆早起出了屋,先惬意地呼吸了一口微带凉意的空气,接着才活动起手脚来。

  屋内传出了镇远侯夫人张丽雪的声音,“今天没什么事,就不要到军营里去了。二姐并朱公子这几天就到了,谁知道是否就是今天。”

  顾仕隆点了点头,沉声道,“我自有分寸的,耽误不了接待贵客。”说着,便吩咐进了院子来请安的两个儿子,道,“据说这次太子也会跟来,你们要好好接待,不要带他去不正经的地方,免得教坏了太子,这罪过,你们可担不起!”

  顾寰并顾宇都点头道,“知道的,儿子们也不敢把太子带到不正经的地方去。”

  丽雪走出屋子,笑道,“不过以太子的性子,就算你们要把他带去什么不正经的地方,他也不会去吧。”说着,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太子朱载坚今年虽然才十三岁,但和他那对荒唐的父母相比,却是极为沉稳,虽然比不上父母的天才横溢,但也秉性聪颖,最重要的,是他宅心仁厚,礼贤下士,很是亲近大臣,虽然时常被父母带着四处云游,但也从来没有染上父母的荒唐习气,在京中时便努力读书,和几个阁老、一些翰林们,都十分亲近,这不得不让众位文臣欣慰不已:太子有盛世明君的样子了!

  是啊,盛世却没有明君,不得不说是正德一朝的遗憾,自从正德八年,杨一清率众与鞑靼部大战,成功地击溃了鞑靼部的攻势,小部将夏乐琼更于是役巧而又巧地一箭射中了达延汗后,鞑靼部便沉寂了下来,多年没有再犯边的野心,大明至此,终于正式进入了四海晏平的盛世。

  于内,有玉米、红薯等物的大肆传播,又有在东北新开垦出的无数肥沃土地,于外,海外贸易两年一次,雷打不动,已成欧罗巴与大明文化交流的纽带,又兼着欧罗巴正是中世纪的末尾,无数的文人学者,都向往学风开放自由的大明,更是有仰慕当年智退联军的王大人风采的,竟争相上船拜访中国,王氏心学的名头,竟远播至欧罗巴,这也是众人事前都没有想过的。

  国内的农民们,也都为东北新开垦出的无主地而心动,众人争相闯关东的结果,便是眼下已然形成气候的东北开发。建州女真被排挤得只能往西伯利亚方向迁徙,也有不少脑子灵活的,便归化下来,做了大明的子民。

  至此,内忧外患都渐渐消融,正德十五年,天下大熟,万民纷纷以盛世称颂,据说太仓银库里的银子,已经再也塞不下了,不得不在太仓银库外增设新库,以便放置自新大陆流入的银两。

  而永淳驸马宋嘉德,这些年来也致力于大明与新大陆的航线开发,虽说眼下已经很少亲自带船出

  162、真正的大结局

  门,但他与永淳公主闲暇时也时常上船远游,据说最近又看好了台湾、琉球两座大岛,想要上书朝廷,在这两座岛上设港了。

  别的不说,这琉球不免让人联想到沿海一带正猖獗的倭寇,据说朝廷有意在今年内武装出水师来,扫荡倭寇之余,更要派人介入日本本岛的战争,为此已是联络上了大海盗汪直……

  而创下了这般大好局面的皇上朱厚照,今年年中却又携家带口地离开了北京城,一路往苏州、南京一带游玩而来,虽然小尚书杨慎还是追在了他们身后,但很显然,小尚书这一次,还是不可能完成把皇上带回家的任务。

  “说是追我们,其实杨慎你就是来玩的吧?”

  太阳快下山了,在远处的山岗点燃了一片红霞,有几骑马儿正在官道上慢慢地行走着,当中的一位青年男子,正笑着打趣身边人。众人都因为他的话大笑了起来,杨慎板着脸,一本正经地道,“微臣是来追人的,这点可万万不能弄错。”

  他忽地又笑了开来,“不过,追不上人,顺便玩一玩江南,也是好的!”

  人群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少年,此时正眨着眼若有所思地望着天边,轻声问道,“爹、娘,咱们下回出来,也把弟弟带上成吗?”

  人群中,有两人相视而笑,都道,“好啊,不过下回,你可就不能出来了。”

  “为什么?”少年有些不甘,他生得很像父亲,但一双大眼,显然是从母亲那继承来的,此时这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就荡漾着一片疑惑。

  “下回你爹娘再出来的时候,你就是皇帝了嘛!”朱厚照板着脸道,“不是说好了,等到你十六岁的时候,爹就传为给你,重演禅让的美名吗?”

  朱载坚顿时吓了一跳,“我可不要!”他急忙摇手,“我还想多玩几年呢!”

  众人顿时大笑了起来,其中一名做男子装束,面白无须的青年人娇声道,“真是儿似老子,小包子看似沉稳,心底也是一包坏水!”

  “恐怕不止像爹,也有像娘吧。”朱载坚转了转眼珠,颇有几分不怀好意,“据说娘年轻的时候,可是比爹还要大胆!”

  “谁告诉你的?”乐琰佯怒。“本宫抄他九族!”

  “正是区区不才在下我。”朱厚照顿时接了上来。

  朱载坚望着父母,又看了看满脸无奈的小尚书杨慎,抿着嘴偷偷地笑了。

  正德二十年,正德帝禅让于太子,携皇后周游天下,这是近一千年来,最成功也最让人哭笑不得的禅让,里头并没有牵涉到多少政治斗争的成分,纯粹只是正德帝倦勤而已。而这也是朱厚照身居皇位时,所作的最后一件折腾事。

  正德帝虽然开创了盛世,但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却并不太高。之后即位的万平帝朱载坚,却要比父亲稳重

  162、真正的大结局

  得多,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为大明再延续了二十年的盛世。但,这却不是我们这故事所叙述的重点了。

  伴随着朱厚照的禅让,夏乐琰身为皇后的人生阶段,也已经过去,荣升皇太后的她依然不改本性,与太上皇携手游遍天下,探亲访友,度过了数十年的美好时光。

  至于在万平朝的风风雨雨,譬如说王守仁率军远征,杨慎开发航路……万平帝的亲弟弟朱载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