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15
作者:深水城      更新:2020-08-01 23:35      字数:4342
  弃,可否再为小女子奏上一曲呢?”

  随着一声悠长的叹息,李恪坐回到我的身边,指尖轻拂,如掐一把流水在手,悠扬乐声,轻轻袅袅地飞扬散入夜空。

  残花纷落如雨,流年如逝匆匆。

  御书房内,陛下端坐在御坐席上,魏征等人分坐下席。

  我仍跪侍一旁,不时抬眼看着内侍们忙碌地搬运众多手卷。

  陛下翻看着手中的一叠诗稿,似无意地说道:“前几日有人奏表提出想将朕的文章采编成集。”

  “哦,那陛下如何回答?”魏征问道。

  “朕的辞令,倘若是对百姓有益,历史总会记住,成为不朽,可流芳百世。倘若扰乱朝政,对百姓毫无益处,即使编集又有何用?只是留给后人的笑柄。”精光掠过深蓝眼瞳,陛下悠慢说道,“梁武帝、陈后主、隋炀帝都有文集传于世,但也没有能挽救其灭亡之厄运。为君者,最怕的是没有德政,那些文章其实对社稷并无用处。”

  魏征赞许地颔首:“陛下做得对。陛下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即帝王。帝王该做什么,而文人又该做什么,分得一清二楚。其明智的言论确实是真知灼见。”

  陛下轻笑,自嘲地说道:“要听你魏征夸朕一次,绝非易事。”

  一旁的房玄龄接着说道:“不久前《贞观律》修成,魏王正在修撰《括地志》,而高士廉编写大唐《氏族志》,如今魏征又修史成功,真是大喜。”

  魏征抬手一指边上已堆放整齐的手卷:“掐指一算,十年修史,而今终于告成。请陛下检验。但其中《晋书》还必须等陛下的王羲之传,方可算做完璧。”

  陛下闭目答道:“朕虽有许多《兰亭集序》的临摹,但如今必要得到真迹,才算完美。朕要写赞,若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那便算不得是真正的赞叹。”

  在场的几人听陛下如此一说,都有些愣怔,我却已意会,便兀自微一颔首。

  “媚娘,你为何点头?”陛下头也不回,忽然发问。bookbao8 最好的txt下载网

  知音3

  “媚娘,你为何点头?”陛下头也不回,忽然发问。

  “因为奴婢也十分喜欢王羲之的字。所谓蕴藉,指字,也指性情修养。书画之美,美于无形,高妙之处皆在无形。”我惊骇不已,陛下背对着我,又怎知我在点头?尽管心上暗潮汹涌,我面上仍是强自镇定,“王羲之的字之所以成为不朽,在于它不以外在的形式夺人,而以内敛的深厚润物无声。”

  “你说什么?!”陛下倏地地转过头来望着我,目光灼灼,“你这番话,是从何处听来的?!”

  “我,我……奴婢虽是个俗人,但闲暇时偶尔会练字,算是有些心得……这些都是奴婢自己所思所想……”母亲的书画造诣极深,挥毫泼墨,寥寥数笔,自有仙骨玉肌,博大潇洒、奔放自如,我所有的一切都承自于她。但此时我是万万不能说出实话,我再度压下起伏的情绪,“王羲之于酒醉中写下《兰亭集序》,醒来后无论他如何挥笔,都再也比不上酒醉中写的那份。真正的不朽都由随性而出,逸笔草草,直据胸襟,轻吐磅礴,信手写出,放笔淋漓,掷笔痛哭,才可将此本写为瑰奇。”

  陛下听后双眉锁得更深,神情愈发凝重。

  而魏征等人听后也是一脸惊诧,侧头望着我。

  陛下缓缓转过头:“媚娘,取笔墨,随意写几个字给朕看看。”

  我只感到一阵突袭的震撼,抖颤着取过纸笔,战战兢兢地写了几个字,跪着上前,双手呈给陛下。

  “呵呵……”陛下拿在手中细细看着,忽然幽笑起来,啧声摇头,“没事了,你退下,回去休息。”

  “是。”我惊魂未定,飞快地抬眼瞥了陛下一眼,他正看着我的字频频摇头,并未留意我,我这才放下悬在半空的心。

  陛下忽然又道:“哦,对了,媚娘,过几日朕要去骑马狩猎,你随驾同去。”

  “是。”我恭敬地施礼,而后便迅疾地退下。

  我已许久没有抬起头,仔细地望望天空,看看悠然的白云。

  紧张繁忙的宫中生活,不停地朝前追赶,自然就忘了停下脚步去看看那些白云懒散的浮动,体会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平静,与世无争的随风飘行。

  路过花丛,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

  他,不知今日还在不在这里?

  拨开遮挡视野层叠的鲜花枝叶,挥散浓烈到任性张狂的香味,仍是瞧不到他的人。

  他果然没有再来。

  我深深叹息,失望地转身想走,脚却触到一个温热的物体。

  “啊……”我轻掩住唇,竭力不让自己叫出声来。

  有个少年正躺在花下假寐,他迷蒙地眨着眼,显然是被我惊醒了好梦,他左顾右盼,目光缓缓聚在我身上,而后他瞪大了眼死盯着我,“花,花妖?!” bookbao8

  花妖1

  “花妖?”我轻皱眉头,他说的是我么?

  袅袅飞花轻似梦,清风拂面,残花碎瓣随风纷纷落下,夹着如水如雾的夜色,在月光的照映下,奇丽无比。

  而方才我在花丛中埋头寻找,无暇顾及,那些掉下的花瓣纷扬如雪,落在我的发间、衣上,沾了我满怀的清香。

  原来如此……

  我忍俊不禁,虽掩住唇,却仍是扑哧笑出声来。

  而他依然痴迷地望着我,专注非常,目不转睛。他的身份想来不低,因为他一袭淡绿锦袍,头带玉冠,眉清目秀,一身贵气,只是瞧着仍稚气未脱,年纪应当比我还小。

  “谁是花妖啊?!”我被他看得两颊生热,不由有些羞恼,“你看什么呀?!”

  他的眼神柔和而又宁静,眉眼展笑:“我,我听人说,若在牡丹盛开的时节躺在花丛之下,必能一名邂逅美艳绝伦的女子,得到一段令人销魂荡魄、世世难忘的情事。”

  “胡言乱语……”我仍是疑惑不解,“那为何我不是花仙,而是花妖呢?”

  “远看是仙,近之是妖。在我心中,妖精比仙子更惹人怜爱。妖本无心害人,心如止水者不会受到半点伤害;而心藏邪念者,才会葬身于自己的欲念。”他嘴角一扬,偏头赞道,“你落花沾衣,眉梢眼角,无限风情。即使你是妖,却是妖媚而不低俗,腰肢轻摆,吐气如兰,颠倒众生……”

  “你,你,你小小年纪,不好好读圣贤书,尽说这些污言秽语……”我被他大胆的言语说得满面生热、身子发烫,恼羞成怒地叫道,“我若真是妖,被你如此言语轻薄,此刻定然取了你的性命!”

  他听了也不害怕,伸手取下我发间的一瓣落花,仍是痴痴地说道:“你的幽香沾上了我的身子,你的乌发如丝线般缠绕着我的脖颈,纵使是不明不白地死去,想来也是快乐的。”

  “你!”我可真是恼了,再也顾不得许多,咬牙一跺脚,便想上前去给这个登徒浪子一记耳光。

  他亦不闪不躲,眸光依然清澈:“你为何恼了?我赞你生得美丽,莫非也有错么?”

  “你……”我被他如此一说,反倒有些愣怔。他的眼神,清澈透亮,似乎不带一丝一毫世间的纷繁与复杂,拥有如此明眸的少年,又怎会说出污浊的言语,做出不堪的勾当?

  “哼!我不与你说了!”我左思右想,手掌停在半空中,却硬不起心肠,下不去手,我无奈只得悻悻地收回手,转身想走。

  “且慢!”他却不依不饶,快步上前来抓住我的手腕,“告诉我,你的名字!”

  “放手!”忽然被他擒住手腕,我确实有些慌乱,只得使出全力挣扎,虽然挣开了,但手腕上的玉镯却留在他的手中。

  “你别走啊!我是晋王李治,我何时才能再见到你?!”他在我身后急叫。

  我哪里顾得上去答应他,拔腿奋力向前跑去。

  “吁吁……”终于跑出了花丛,我喘着粗气,低头一看手腕,隐隐做痛,已留下一圈青紫的印子,可见他方才是多么用力地抓着我的手。

  “晋王李治?哪里来的疯子……”我兀自咒骂着,说也奇怪,虽仍是愤愤不平,我心中却隐隐泛着一丝甜蜜。

  我转头望去,眼前一片深深浅浅、姹紫嫣红、层层叠叠,无究无尽,如梦如幻。这些花儿如同最奔放、最妖艳、最质朴、最妩媚的轻云,似有若无弥漫着某种令人心颤的气息,如此浪漫地浸染着皇宫,真像是中了什么蛊术,使人禁不住目眩神迷、心驰魂摇。 bookbao8 想看书来

  花妖2

  秋高气爽,夏的灿烂随着秋的弥漫中一片枯萎。云开雾散,阳光缓缓地向草原倾泻。

  陛下带着我,与诸位皇子文官武将,一同来到围场。

  秋天的围场,绿草都有些发黄,虽觉着有些萧瑟,却也更多了几分豪迈和苍凉。天空绽蓝得无法形容,似乎离此不远,清高又亲切着。

  一旁立即有随从牵过马来,陛下侧头看了几眼,赞了一句,又伸手抚了抚鬃毛,而后低唤了一声:“青雀,这匹马由你来骑。”

  “是!”立即有个腰粗肚大的青年跑上前来,他正是魏王李泰。

  陛下亲手将马缰递给李泰,李泰面有难色,神情有丝不安:“父皇,此马……”

  “朕听说《括地志》快编完了,大唐的山川河流,一切一切,都在其中,并且会传之久远。”陛下安抚似地拍了拍他的肩:“编《括地志》要行万里路啊,你试试这匹马。”

  李泰闻言愈发慌乱,脸色苍白:“我不擅骑马……”

  “大唐是马上得天下,朕的儿子都要擅于骑马。”陛下依然轻笑着说道,“如今天下太平,除了编书,领兵布阵骑射也必须会。来人,将朕的马鞭给魏王。”

  李泰见陛下如此说了,便咬了咬牙,猛地用力跃上马背。他大喝一声,双腿一夹马腹,马鞭一甩,那马果然是匹良驹,如离弦箭般飞驰而去,很快便只剩下个小小的影子,留下几股尘土。

  陛下望着李泰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他回身问道:“你们都挑好马了么?”

  “好了。”众人赶忙答道。

  太子挑的是匹枣红马,李恪挑的则是白马,而李治选的倒是匹黑马。

  李恪抬眼见我站在陛下身后,便浅笑着颔首。太子则是盯着我看了一会,面上却无半点笑容。李治望着我只是傻笑,我惟恐陛下看出什么端倪来,无奈狠狠地白了他一眼。他倒也识趣,很快便转了目光,看向别处。

  “你们都去吧。”陛下微笑着一摆手。

  “是。”三人立即躬身施礼,而后便策马飞驰而去。

  陛下看着他们远去,这才回头问御马监:“新进的狮子骢驯得如何了?”

  “回陛下,此马剽悍刚烈,极难驾驭,我们也不敢过分羁禁,任意责打。”御马监费力地从马厩中拽牵出一匹毛色青白相间的高头大马来,“所以它摔伤了御马监七八个干练的驭手,至今无人能驯服它,仍是野性十足。”

  “哦?真是匹好马。”陛下双目炯炯,颔首赞赏,“狮子骢愈是难以驾驭,那就愈显得它一匹难得的好马,是猛将破敌的良驹啊。”陛下说着,便开始挽袖束袍。

  我一看便明白了,陛下是想亲自驯服这匹烈马。陛下戎马半生,身经百战,精通骑射,所以他对骏马尤其喜爱。

  身旁的文官武将见陛下要亲自驯马,立刻有人出来劝解,首当其冲的便是魏征。

  他劝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岂能如往昔为将时,为逞一时意气、为训一马而身先士卒?倘若有个闪失,岂不因小失大,危及社稷?”

  “朕骑过数匹性情暴烈的马儿,岂惧一狮子骢?”陛下大笑。

  魏征一听,再想谏阻,我便抢先上前说道:“奴婢知道陛下对于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