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落雨秋寒      更新:2020-08-03 09:00      字数:2106
  多数同窗都是用好炭,因为寒门能进得了县学的毕竟少,里面的学子大多家境都不错。

  这些家境富裕,出身贵族的同窗们,多用银霜炭或者银丝炭,这两种炭分别属于二等精炭和三等精炭。前者炭体如裹银霜,难燃不易熄,供给皇宫,世家贵族等,价钱也高达三两一斤;后者质量稍次,炭体黑带银灰似银丝镶嵌,易燃耐久,多为富户地主世家庶出等用,价格就相对便宜很多,只要五百一斤。

  至于一等炭红萝炭以及特等炭兽金炭?大型的炭铺也只见其名,不见其影,连炭样都少有。红萝炭因有宫娘娘赏赐家人,偶尔能见见。兽金炭那就是有价无市的东西了。

  而听他妹妹对新炭的形容,堪比二等精炭银霜炭,护不住啊护不住!可能还会招祸。

  “二哥,别担心,这炭的品质只能到三等。”林蔚然很笃定地说。

  可你刚刚的话不是这么说的,林则然看着林蔚然,眼传达着这样的疑惑。

  “二哥,先烧一窑,成品出来你瞧一瞧。如果到时候你还是觉得不行,咱们就停了,行不?”

  兄妹二人间隐晦的对话,除了林父偶然间抬头看了一眼两人之外,其余人暂无所觉。

  他们老林家需要这个进项,他是他们老林家花钱最凶的那个人。如今嫡亲妹妹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虽然一样的辛苦,但好歹让家人能依靠这技术让劳力更值钱一些,他说不出拒绝的话。

  “试试吧。”最终他只能和林父一样,退让了。

  既然达到一致的协议,接下来就是行动了,毕竟眼见着就要入冬了,时间紧急。

  既然决定烧炭,那么就得建窑。

  林蔚然倒想在山上直接找地挖个窑洞来烧炭,可现在秋高气爽风也大,在山林里有点火星子就完了,山林起火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其实最佳的烧炭时间是在夏秋之间,那会的植物开始出现黄叶,但水份还是挺足的。一边砍一边晾,等凑足一两窑木材时,最先砍倒晾晒的那一批就能直接入窑了。

  不过在山上烧炭的话,动静不小,从村庄底上往上看,如果看到滚滚的浓烟,人们能不好吗?如果有人因为好上山围观,他们能怎么办?赶都没理由赶。

  这事需要保密,所以最终选择了在后院建窑。

  幸亏他们家本就在村边,地势也较高,后院足够大,四周还围了篱笆墙,勉强算一个能烧炭的场地了。

  但后院种的菜就不能留了,全都得拔掉。

  “这些菜,这样拔了好可惜啊,可是一下子也吃不了那么多。”林大嫂一边拔菜一边说道可惜。

  “大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真能将炭烧出来,一切都值得了不是吗?”

  “是啊。”

  林昭然看了一眼,后院一菜园子的菜都拔了,只剩下两垄地,如果这些菜不吃掉的话的确很浪费。不如买些盐回来,嫩的晾晒成菜干,老的放点盐积点酸菜。不过这事可以交给她娘和大嫂,她现在任务重,腾不开手。

  今儿林父林大哥没有上山,在家帮忙建炭窑。

  林蔚然选好的地型,定点之后,就让林大哥开挖。

  这烧炭,说白了就是利用木柴的燃烧需要空气的氧气的原理,等木柴燃烧到一定的程度时,封窑,隔绝外面的氧气,利用窑洞的余热将木柴心最后未燃烧透的部分焗透干馏,将木柴的水分和木焦油被熘出,木柴碳化成木炭。

  这是最完美的状态。如果估摸不准,过早封窑,就会造成木芯没焗透,烧成的炭等用的时候烟就会大。如果封窑晚了,木柴烯烧过头,成炭量就少,且碎。

  总之,火候是个关键,这个过程需要不断试验和积累。

  林蔚然凭着记忆以及对烧炭原理的领悟指导着林家男丁们挖土建窑。

  古人勤劳,执行力非常强,仅大半天,就将炭窑弄了出来。

  “妹子,是这样吗?”

  林大哥光着膀子,喘气粗气问,他脸上挂了几道泥印子都来不及清洗。

  “应该是吧?”林蔚然也不怎么确定,不过她拿着木柴比量了一番,觉得应该差不多了。

  林大哥已经知道她是从书得来的方法,一切都靠摸索。开始的时候他这样问问得急了,他爹就训他,他觉得自己不是林家亲生的。后面他和他妹子说话,声音温和到了极点,他爹这才满意了。

  “你看看还有啥地方要改的没?”

  林蔚然绕着看了一圈,“挺好的,没什么需要改的地方了。”

  “那好,今晚咱们就烧第一窑炭!”

  “这么急吗?”

  林大哥点了点头,“时间紧急,白天要掩人耳目,只能晚上抓紧时间干了。”

  这一晚,林家人都有些坐立不安。

  第一窑炭,作为练手之用,材料不是用姚金娘木,而是用之前家里今年储存过冬的木柴,林蔚然指导着他们在最下面放大柴,由下到上依次递减。

  从第一把火开始烧,全家人就一直在关注。

  林蔚然也经历了穿过来之后第一次熬夜。

  第一窑炭,直至子夜才封窑,检查完周遭都没有火星子之后,林家众人才回房歇息。

  次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林大哥就让林大嫂来拍林蔚然的门。

  林蔚然换上衣服头发略挽,没有洗漱就出了门,她知道林大哥一定关键看成果。

  没一会,林家全家人除了林母在前院拘着两个孩子,其余人都在了。

  林父道,“起吧!”

  随着窑洞洞口被挖开,第一节炭被挖出来,所有人眼睛一亮。

  林大哥高兴地说,“看外形,这及得上灰花炭了吧?”

  林父没有轻易下结论,“先将炭全部起起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