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_368
作者:更俗      更新:2020-08-07 06:37      字数:4724
  不是某个国家副主席或副总理的私生子?”

  “我也想啊,”梁文江从来都看不透这个比较小四岁地表弟,他做成的事情,说出去都没有信,“可是要有人信啊。”

  王彩玲吐吐舌头,搂着梁文江的胳膊,笑着说:“没见过真人,的确很难让人置信啊。”

  梁文江之前跟女友说过一些锦湖的事情,这些事情的确很难让人相信,就算昆腾在线九六年年中获得锦湖五百万注资的事实面前,王彩玲也不大相信这么大的企业会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捣腾出来的。

  虽然美国出了一个比尔盖茨,在美国硅谷的青少年巨富也很常见,对于清华、北邮的学生,硅谷是他们向往的圣地,对这些事情自然不会陌生,但是很多人都坚定的认为国内缺乏比尔盖茨成长的土壤。

  马向东吐了一口气,说道:“老段不是进了电子工业部吗?他们部门正采集数据排九七年的电子企业百强,爱达电子可能在十三四名左右……一个才成立两年的电子企业……”感慨的语气里,有着更多是对未来的期待,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很坚定的认定未来十年是互联网的时代。

  □□□□□□□□□□□□□□□□□□□□□□□□□□□□□□

  路过东单公园时,唐婧看到有穿紧身、衣服缀着亮片的男孩出入,扯了扯张恪的衣袖说道:“那些男孩子打扮好像还挺时髦的……”

  给徐学平开车的司机在前面听了轻笑了两声。

  张恪开始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听司机这么一笑,侧头掠了一眼,看到那些大冷天还穿紧身衣、还有一个即使穿着厚外套、色彩也很鲜丽的两个男孩子正往东单公园里面走,他倒是想起来了,东单公园是北京同性恋的聚集地。

  这时候网络还没有流动,这些同性恋们大多到东单公园来“钓鱼”,这些衣着光鲜、扎眼、眼角眉梢带着异样风情的男孩子,圈外人会感到诧异、不解,圈内人却能一眼就辩识出他们是一群特殊职业者。

  张恪轻声说:“好像有人说这里是王小波小说《东宫西宫》故事的发生地……”

  “啊?”唐婧倒是看过王小波的小说,不过对小说的故事背景却不大了解,贴着车窗看着渐行渐远的东单公园。

  王小波的小说,张恪初读时,有着新奇、大笑、荒诞等诸感交集的感觉,再读只是悲凉而已,这么想着,也禁不住回头望了两眼。

  唐婧说道:“王小波大概是跟米兰昆德拉一样都是有着大智慧的人吧……”

  “或许吧。”张恪轻声说道。看到司机透过后视镜朝这边望了两眼,或许也读过王小波的小说或杂文也说不定,张恪笑了笑,王小波在国内的影响力,张恪以为倒是不比米兰昆德拉弱,说他们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应该是恰当的评价。

  “要是能见上一面就好了,”唐婧不无向往的说,“王小波也住在北京吧?”

  “不知道啊,或许吧,我又不是文学青年。”再过两三年,文学青年这个词就要成贬义词,谁被别人按上这个称谓就会跟别人急,张恪嘴角流露出一丝淡淡若无的浅笑。

  张恪这才想起来王小波这时候还没有猝然逝世。王小波是在什么时候猝然逝世的?太具体的时间,张恪记不起来,但是印象中就在九七年春天因为心脏病突发英早逝。正值他创作的巅峰时期,张恪以为,王小波的逝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损失,留给后人无尽的惋惜与怀念。

  明知道王小波会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就猝然离世,张恪还是选择袖手旁观,不晓得唐婧知道之后——假若告诉她一切的真相——会不会抱怨自己此时的残酷冷血?

  王小波的死,应该是死于心力交瘁,因为生活上的、写作上的,更是因为他体会到的种种不自由、不愉快。又怎么能让他体会不到那种种不自由、不愉快呢?

  第505章 陈信生

  张恪决定将王小波的事情忘掉,忘掉当然是不可能的,只是置之脑后,不去想这件事情。

  年初三,邀请陈信生一家到西单文化广场附近茶庄喝茶,西单是北京的核心商业区之一,倒是方便周叔惠、晚晴、唐婧她们逛商场。

  倒像是相约出来逛街,女人们逛得兴致勃勃,张恪与陈信生两个大老爷们耐不住脚力不胜,躲到一边的茶馆歇息聊天。

  张恪与陈信生坐在茶馆里聊天,自然也会谈到陈信生今年三月底他与ti之间的聘用合约期满的问题。

  “ti中国区的业绩光辉瞩目,我想安吉伯先生一定对你的留任寄予很高的期待吧。”张恪端着精致青纹白底的骨瓷咖啡杯,懒散坐在藤编椅上,室外的气温很低,但是阳光从玻璃窗洒进来,室内却如春后的温暖。

  “在ti,不能将自己的成功都归功到自己的能力头上来,”陈信生笑了笑,“ti换别人来做中国区的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就像刘明辉的去职,并不能给爱达电子带来多少业绩影响一样,一家现代化的企业,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要说个人的能力,我相信,国内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是一流的,要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在外企打工的职业经理。”

  “有些过谦了,不过在某程度上,我与你的观点一致。”张恪笑了笑,说道:“现在国内兴起个人领导力这个概念,这又是在拾西方企业管理的牙惠吧。我看这大概是一些海外企业十年前就抛弃掉地东西,不过这时候对国内企业还是有些用处的。国内的民营企业大多规模都还小,掌控方便,个人领导地魅力能发挥出一些作用。不过,个人能力再强、再有领导魅力。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说什么个人能力、领导魅力,对于一家现代化的企业,则是远远不够的……”

  “恪少还真是很清醒啊……”

  张恪笑了笑。说道:“这时候。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领导能力、魅力是能发挥了很大地作用,但是西方企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极少有人能很好的控驭上百亿甚至更大规模的大企业,这些企业最需要地不是领导人地魅力——当然领导人没有魅力也不行,少一些倒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个让公司稳定运营、持续发展的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延伸到公司理念与文化、人事、财务等企业制度、技术结构、生产结构等各个层次角落……我这些天一直在想锦湖这个系统该怎么去建立的这个问题?”

  西方公司发展的历程,总缺乏血淋淋直观的印象,张恪亲眼目睹的教训已经不少:有些民企或者国企的规模做大、做强之后,他们的领导者。已经不仅仅是骄傲自满地问题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会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他们这时候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他们自己。

  □□□□□□□□□□□□□□□□□□□□□□□□□□□□□□

  张恪谈了很多内容。陈信生能感觉到张恪似乎站在未来的角度来审视今天国内企业地现状,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张恪对企业经营地高瞻远瞩。

  对于陈信生来说,四十岁未到,做到ti中国区总裁的位子,已经有一个相当辉煌地人生,不过才四十岁而已,离退体还早。

  作为华人,在ti公司内部的上升空间很有限了,安吉伯先生希望由他来整合大中华区的业务,不错,大中华区会是今后十年全球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区域,但对于陈信生来说,挑战性与成长性已经不强。

  也有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电子企业发出加盟的邀请,陈信生一直都在犹豫中,但是张恪这非正式的邀请,让他最为心动。

  爱达电子走到这一步,光芒四溢,但是再往下走,要走到与ti、飞利浦、索尼等外海电子巨头并肩的高度,可谓荆棘遍布、极为不易。与ti、飞利浦、索尼等海外电子巨头相比,爱达电子可以说是全方面的都差了很大的一截。

  两年的合作,陈信生对锦湖、爱达电子的认识相当深入、深刻,即使碟机业务打包出售的意图,张恪也没有瞒着陈信生;也没什么好瞒的,爱达电子顺风顺水、却在这时候引入海外投资机构,并且按照海外上市公司的标准整理、调整公司的管理结构,陈信生多少能看出些什么东西。

  张恪激情四溢的叙说道他对锦湖、对爱达电子未来的规划,说道:“我希望锦湖最终能成为完整系统性质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不仅产品的结构要完整,重直的技术结构也要完善。但是锦湖所面对的现状是什么?产品线很单一,旗下还只是影碟机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由于版权与专利技术问题,甚至无法打入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技术结构单薄,比那些组装性质的企业高明不了多少,即使在芯片设计上迈出一小步,但是随时都有可能给其他企业淘汰掉,元器件的生产,还只停留在电路板的生产上……”

  张恪说到这里,停了停,饮了一口咖啡,眼睛瞥过北京雪天晴朗的天空,这样的天空,对于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的北京就殊为难得,他放下咖啡杯,回到刚才的话题上,“这是锦湖眼下最大的困境!在消费电子领域,锦湖只是后起者,连后起之秀都算不上。在电子工业领域,想要隐瞒什么技术,是很难的,检索一下专利,就知道跟当前的技术水准差距有多大;产品技术想隐瞒更是不可能,买件产品回来拆开看一看,美国人可能三个小时才能明白其中的工作原理,国内技术人员只要一个小时就够了;当然,想要绕开这些专利技术,自己搞创新,那也是极难的。面对消费电子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专利技术,想要绕开找到一条创新的路,通常是发现无路可走……锦湖的路在哪里?我考虑有两个方向要一起抓。直接购买产品技术与产品线,在工业设计花工夫,开发最好的产品。我们都知道,由于技术保密是很难的,就算爱立信推出最新款的手机,锦湖也能买到主流的元器件、芯片、零配件,从摩托罗拉卖到产品技术与产品线,然后组装出与爱立信新款手机性能相似的手机出来。所有的主流消费电子产品都可以这么做,惟一有区别的就是,锦湖生产这些电子产品的成本要远远高过他们。当然,一旦形成规模经济之后,品牌确定市场优势之后,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这时候,我们可以在工程应用、工艺设计方面下工夫,确保锦湖的消费电子产品不仅不会流后于潮流,还要时时领先于潮流;当然这些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锦湖在电子产业的地位。爱立信生产手机,也生产芯片,他们生产的芯片,一部分给自己的手机,一部分外销,我们若是从爱立信购入手机芯片生产手机,那就注定我们手机的生产成本要永远都比爱立信的手机高出一截。所以,我们还要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一些基础技术无法绕过怎么办?那就购买吧,买进来,我们在这基础上再提高。”

  陈信生倒也明白张恪急于将碟机业务出售就是想着套现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扩张,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的环节错综复杂,那些越是基础的元器件,投资越是庞大,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芯片生产线,就要几十亿的投资。

  听到张恪拿爱立信的手机说事,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锦湖想上手机项目……”

  “不仅手机,”张恪笑着说,“锦湖想idea这个品牌能涵盖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我会在锦湖电子技术研究院之下设立大项目部,也会在适当的时机,将大项目部、运营部及海外运营部分拆出去组建爱达集团。”

  “所谓适当的时机,是将只拥有碟机业务的爱达电子出售之后?”陈信生问。

  “差不多就是那个时机,”张恪说道,“大项目部的主要职责就是购买产品技术、丰富idea这个品牌下的产品线,只是大项目部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执行官,日后的爱达集团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执行官。”

  陈信生听了砰然心动,却按奈下性子,问道:“我看苏津东倒是合适。”

  第506章 飞往达拉斯

  就锦湖目前的人力资源结构,要组建爱达集团、设立大项目,最合适的人员就是苏津东;但是仅仅局限于内部,锦湖永远就突破不了自己的局限。

  张恪说道:“爱达集团谁来主持较为合适?我与苏津东、丁槐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向我推荐你……苏津东主动承担运营部的职责,主要要负责大中华区的业务,”张恪平静的看着陈信生,“大项目部会形成一个决策机制,丁槐、苏津东、蔡绯娟、周游,还有新近聘任的海外运营部经理肖晋成,北美技研基地总裁成汉璋,都是这个决策小组的成员……”

  陈信生微抿着嘴,大项目部将是锦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