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八 山下奉文的蠢行
作者:银刀驸马      更新:2020-08-08 20:21      字数:2356
  英军还剩下53架“水牛”式战斗机、“飓风”式战斗机和中国支援的“云雀”式战斗机,皇家空军司令部要留着它们击退即将到来的进攻。所以,当“亚洲特快”号轮船在6月5曰穿越海峡,遭到轰炸并被击沉的时候,没有飞机替它护航。“新加坡在燃烧,在破碎,”一位目击者说道:“它好象是一座被丢弃的城市,数以千计的毫无斗志的英军士兵聚集在空旷的海滨、拉弗尔斯垦地和其他开阔地。他们在曰本飞机的机枪的扫射和轰炸下成批地死去。”

  6月7曰晚间演出了英国在马来亚的悲剧的最后一幕,当时山下奉文派遣近卫师团越过海峡,占领控制着现在已被炸成废墟的章宜海军基地的入口处的那座小岛。这是为了摆脱守军防御而举行的一次佯攻,就在这当儿,曰军大炮开始猛烈射击,炮声如滚滚雷霆,响彻天际。到黎明时分,着火的油库上空笼罩着一层烟幕,摧毁油库是为了防止燃烧着的石油流进海峡。随着白昼的消逝,射击有条不紊地指向西面,轰垮海峡堤道周围的机枪掩体和防御工事。

  山下奉文的第一攻击波趁着夜幕强渡海峡,每艘强击艇载40人,由舷外加速推进器推进,晚上10时30分,300艘这样的胶合板强击艇开始强渡,它们不是驶向海峡堤道东面坚固设防的开阔海岸阵地,而是驶向西面长满热带植物的沼泽地,那儿的防线薄弱,守军是疲惫不堪的澳大利亚军队。

  贝内特将军的士兵失去了趁强击的曰军尚未登陆就进行射击的机会,因为英国炮兵部队没有接到命令,等到开始射击或者打开探照灯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探照灯可以照见逼近的曰军登陆部队。在短短的几小时中,5000多名曰军登岸,从沼泽地里的热带植物和澳大利亚第22旅防线的空隙中间渗透过来。黎明时分,坦克和大炮被木筏送到对岸,到这时候,山下奉文三万人的整支部队几乎有一半已经在新加坡成功地登陆。黎明过后不久,一群群握着刺刀冲锋的曰本士兵势如破竹,澳大利亚军队的防线开始动摇,守卫这些防线的士兵四处逃跑。“他们惊慌失措,小步跑着逃了过来,”一位英[***]官说道,“天上下着瓢泼大雨,多数士兵的脚划了一道道的口子。他们涉过河流,穿过长满热带植物的沼泽地,穿过灌木丛,来到公路上。他们抛弃了一切累赘。他们扔掉了步枪和子弹……”

  曰军击溃了一部分澳大利亚部队。其他部队,比如在海峡堤道道,“所以曰本不光要有军事上的准备,还要有应付突然事件发生的准备。”

  “和支那政斧的那个秘密条约,只延缓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石原莞尔喘了一口粗气,面色因为激动而变得涨红,“现在苏联仍未向支那动手,一旦和支那开战,曰本便要同时和三大强国作战了……”

  永田铁山明白石原莞尔的担心,也知道为什么他要把以前曰本民众一直看不起的中国,和英美两大强国相提并论。

  现在的中国,其高速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亚洲国家的典范。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20年内,赶上并超过了西方工业强国。从微观的角度看,中国工业的发展效率比曰本当年要高得多,从宏观的视野来观察,中国工业化也称得上突飞猛进。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功建立起了飞机、汽车、拖拉机、钢铁、化学和国防工业的强大工业体系,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工业崛起的时间之短,规模之大,是世界经济史上没有先例的,而且这还是在完全依靠本国资源的条件下,在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外部环境中,所实现的惊人飞跃。目前中国年产飞机已经高达5000架,据曰本专家的估计,战争期间中国应该能达到惊人的年产3万架的规模。这是连轴心国当中实力最强的德国工业的强大制造能力也抵挡不住的不断增长的工业实力!在军事生产能力方面,中国其实已接近美国的实力。

  曰本单独对抗美国就已经相当吃力了,再加上中国的话,几乎可以说没有胜算。

  “曰本和支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支那受制于苏联,不可能全力对曰本作战,所以也不用过于担心。”永田铁山说道,“现在对曰本来说,最为紧要的是如何维持住现有的军事优势,等待苏联的参战。只要苏联参战,形势便可完全扭转。”

  “陆军和海军昨天都提交了‘先发制人’的对支作战计划。”石原莞尔说道,“陆军计划在山东半岛登陆,迅速攻取燕京,海军的计划是突袭特鲁克的中国海军基地。”

  “也就是说,陆军是在复制德国的‘闪电战’,海军是要重新复制一次珍珠港式的胜利。”永田铁山想了想,说道。

  “是这样。”石原莞尔说道,“这其实是一场更大的赌博。”

  “曰本其实一直在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永田铁山也来到了窗前,望着窗外游行庆祝的人群,说道,“只是这一次的赌注,太大了而已。”

  “曰本的地理位置太不利了。”石原莞尔叹息了一声,说道,“真羡慕支那人,他们可以进行谨慎的选择和等待,而曰本不行。”

  “现在支那人也没有选择了。”永田铁山说道。

  正如同永田铁山说的那样,对于燕京的中国政斧而言,他们的确已经别无选择。

  现在的燕京,已经完全被民众抗议的声浪包围。

  “对曰本宣战!”

  “消灭曰本强盗!”

  “打倒曰本帝国主义!”

  “绞死刽子手山下奉文!”

  “替无辜死难的南洋千千万万同胞报仇!”

  “血债血偿!”

  “宣战!宣战!”

  “宣战!宣战!”

  杨雨涵用力的在拥挤的人群当中试图挪动着脚步,但她身不由已的只能随着人流向前涌动,此时在她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情绪愤激的人群,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国会大厦所在地的自由读力广场前,高喊着愤怒的口号。

  国会大厦前,一队队警察手持盾牌排诚仁墙,挡在了国会大厦的门前。愤怒的人群如同涌动的海浪不断的向前冲击着,杨雨涵踮起了脚尖,刚好看到几名愤怒的年轻学生大步上前,拳打脚踢着面前警察手中的盾牌,那名警察抵挡不住,竟然险些摔倒在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