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六 “合围圈”上的战斗
作者:银刀驸马      更新:2020-08-08 20:34      字数:3453
  当然,也有不少红军士兵在战斗中坚持到底,最终战死。其中包括于4月10曰阵亡的红军机械化第6军军长恰兹凯莱维奇少将和该军炮兵司令,前者是朱可夫30年代在红军骑兵监察部的同事。另外第13集团军司令菲拉托夫中将和第13机械化军军长阿什柳斯廷少将也在合围圈中被击毙。

  对于被合围苏军的抵抗,中国中央集团军群在4月9曰呈交陆军总司令部的报告也承认:“在深入俄罗斯腹地的战役中,被合围的敌人大都投降。但也有很多俄国人躲进没有全面搜索地域的森林、田野、沼泽中,其中一些装备齐全的俄国营更是造成了很大危险,他们根本不想投降。”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红旗广场。

  昏暗的天空中传来阵阵呼啸声,坐在广场中央一辆“玄武”坦克旁的东方白,抬头看了看天空,巨大的烟团中,一架涂有苏联空军红星标志的飞机快速俯冲而下,从它的外形看,这是一架攻击机,在它的身后,则是两架中国空军的“金丝燕”战斗机。

  苏联飞机笨拙地躲避着中国战斗机的攻击,并试图对地面上的中国坦克进行攻击,但两架“金丝燕”紧紧地咬住了苏联飞机,东方白注意到“金丝燕”射出的道道火流不止一次的击中了苏联飞机,但这架苏联飞机似乎很结实,虽然被打得浑身冒烟,但还在坚持着到处乱飞。

  苏联飞机在空中转了个大圈,可能是看到了东方白的“玄武”坦克,这架苏联飞机竟然向广场俯冲了过来。

  两架“金丝燕”再次开火击中了苏联飞机,但苏联飞机仍然没有起火,而是摇摇晃晃的直向东方白所在的位置冲了过来。而东方白则面无表情地看着苏联飞机,没有丝毫躲避的意思。

  东方白身边的几名卫兵吓得够呛,他们扑上来想要将东方白拖开,就在他们冲到东方白身边时,苏联飞机已经摔倒了地面上,令人惊讶的是,这架苏联飞机竟然没有散架,而是直直的向前滑行起来。

  “飞行员已经死了。”东方白轻声说道。

  两名端着“旋风”式突击步枪的卫兵快步冲了上去,举枪对准了破碎扭曲的驾驶舱,驾驶舱里没有动静,一名卫兵小心的上前,向里面探望,只见一名浑身是血的苏联飞行员正伏在那里,后背有两个巨大的血洞,正不断的向外冒着血。

  “这种飞机很结实啊!”东方白看了看被击落的苏联飞机残骸,抬头向天空中望去。

  不远处,又有一架苏联飞机被击中,落入了远处的城区,化成了巨大的火团。

  “适存,怎么样?没事吧?”不远处,第1装甲旅旅长胡琏中将哑着嗓子问道。

  看着脑袋用绷带缠得斗大的胡琏一瘸一拐的向自己走来,东方白立刻迎了上去。

  “你身子不方便,就别活动了。”东方白略带歉意的说道。

  “一点小伤,没事没事。”胡琏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此时天空中再次传来了爆炸声,两人不约而同的抬头望去,看到一架苏联轰炸机正浑身冒火的向地面坠去。苏联轰炸机的上方,两架“披毛犀”战斗机一掠而过。

  “多亏了空军的弟兄们,要不然咱们绝对不能平安无事的杀这么远。”胡琏感叹道。

  “是啊。”东方白点了点头,拉着胡琏回到坦克旁坐了下来,递给了他一杯热茶。

  “我说适存,咱们要不要再往前打一阵子?我那边弹药和油料还够,第一旅那边听说发现了红毛子的一座油库,弹药也还有一些。”胡琏说道。

  “不用了,咱们再往前,就是给空军和陆航的弟兄找麻烦了。刚刚联系好了的,空军要用飞艇给咱们运弹药来。”东方白摇了摇头,看了看四周,说道,“这座城挺好的,咱们就在这儿和俄国人做一个了断好了。”

  “这一次突击到了这么远,回去就是挨了处分,也他妈的值了,哈哈!”想到要在这里打一场震惊世界的歼灭战,胡琏感到连身上的伤口都不那么疼了。

  “此役对我华夏至关重要,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当断则断,来不得半点犹豫。”东方白平静地说道,“至于一身荣辱,倒是无关紧要。”

  “是啊!反正我们几个商量过了,上面真要追究责任,大家一起担着好了。”胡琏爽快地说道。

  “不,我自己担着好了。”东方白说道,“仗还要打下去,不用牵扯更多的人。”

  东方白拿过刚刚写好的战报草稿打开,将刚才关于苏联新式攻击机的情况加了进去,然后交给了一位通讯兵,要他马上发出。

  此时,天空中再次传来了飞机螺旋桨搅动空气的声音。

  “走吧!苏联人又来送死了。”东方白说着,站起身来。

  正如同东方白说的那样,此时华军侦察机发现在了苏军的大部队正集结在一条被森林覆盖着的中等山脉以南。集结的中心在一座小镇附近的森林地带。它的运动方向很明显,向东直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此时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已经下令实行包围作战。华军越过托博尔河向前挺进,准备把北面这扇大门关死。另一支华军从西侧缓慢接近,阻止朝这个方向突围的苏军。此外,一支华军从右翼插入敌后,完成包围的态势。此时邓烨少将的第三轻骑师派遣“成武”战斗队出发前往侦察。

  这是一支混成战斗队,它以“第9步兵狙击团”团长张成武的名字命名。它的组成是除这个团以外,还有第67坦克营第2连,第80炮兵团第1营和第22高射炮团第1营(含四个连)。

  这是一支防空火力很强的部队,把它部署在最前线和陆军一起行动,如遇苏联飞机空袭,随时都可应战。在这几天疾风般的快速进攻中,没有发现多少苏联飞机。可是,高射炮部队的瞄准通信连由于交通堵塞掉了队。只有高射炮跟上了陆军的先头部队。

  因为高射炮没有瞄准和通信等关键设备,对空中目标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相反在地面战斗中却发挥了威力。具有高速弹道的高射炮弹的穿甲能力无论是步兵还是陆军的炮兵都非常清楚。对目视目标的直接射击尤其厉害。

  中午时分,张成武混成支队的先头部队到达了彼得留拉村。它跟伊特拉斯相毗邻,距离四公里。在这里,华军的进攻受挫,来自伊特拉斯前面的“土堡垒”丘陵地带的猛烈炮击把中国步兵赶进了掩体。

  与此同时,发现在南北两条通向伊特拉斯的公路上有扬起尘土的敌人行进部队。东北方向也发现有部队在调动。西南面的森林虽然很寂静,但那里肯定隐藏着苏联军队。

  苏军的炮兵发疯似地射击着,他们在伊特拉斯以西三公里的二四一高地压制着整个战场。华军第八团二连的部队被派去攻打这个高地,但只前进了几百米。

  张成武上校打算把从东西进入彼得留拉村的部队部署在村子的西侧。狙击兵们穿过山丘,慢慢地向伊特拉斯靠近。但是,在离“土堡垒”还有一公里处,受到猛烈的炮火阻击。

  13点20分,第二十二高射炮团一营首先进入彼得留拉。营长魏厚春少校穿过苏军的步枪、机枪火力网,好不容易找到了张成武上校的前线指挥部。在这里,他受命穿过彼得留拉,在连接彼得留拉——伊特拉斯的公路南侧部署火力,直接支援正在苦战的步兵。

  丁春生少尉的第五连六门37毫米高射炮首先参加了战斗。接着又增加了三门。第四排作为营的预备队待命。

  由于停止了正面进攻,开始从南面围攻伊特拉斯,所以,丁春生把这九门炮的炮口调转向南。

  这时,第二和第三连的90毫米重炮业已部署在偏东的一侧,但位置不太理想。这块阵地在陆军105毫米野战榴弹炮阵地旁边的洼地上。因为有山丘,看不见苏军。这个地形对野战榴弹炮倒是理想的。因为它的弹道轨迹呈弧线,可根据前沿观测兵的指示进行射击。

  但高射炮的弹道是一条直线,一定要从炮位上看到目标才能射击,而这里却看不见目标。如果把炮搬上山,真是难得的礼物。他悄悄地把它们配备在两侧,从不同角度都可以照到五连前沿阵地。

  23点10左右,天色一片漆黑。在离华军阵地前沿不远的地方,传来了俄语的口令声。丁春生下达的准备开炮的命令悄悄地从这门炮传到那门炮。

  突然,右边的探照灯亮了,一时被照得花了眼的苏联士兵一个个趴在地上不知所指。高射炮趁机平射。3秒钟后,右边的探照灯灭了,左边的又亮了。就这样交替照射,不断变换位置,只照几秒钟。经过十五分钟的战斗,苏军的这次夜袭又被击退了。

  第二十二高射炮团第二、三连的90毫米高射炮阵地的情况非常糟糕。自凌晨3点以来,这两个连就被优势的敌军打散。苏军从南面的森林里出来,企图趁着夜色全力向西南方向的托博尔河突围。

  战斗打得格外激烈。苏军越过一个个山丘,排着密集的队形越逼越近。最后,华军炮手们不得不用刺刀和苏军展开肉搏。营长魏厚春少校和三连长王实武上尉阵亡,此外,还有许多官兵伤亡。五连三排的37毫米高射炮终于成功地向苏军的侧面开了火。直到这时,苏军的进攻才被击退。炮手们从掩体里跳出来转入反击,一直追到八百米以外的出击阵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