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公安局门前的对峙
作者:仲星羽      更新:2019-10-02 04:52      字数:3904
  一条京杭大运河自鲁南进江北,贯穿江州,将整个江州市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而后出江州入相州,淮州,扬州,之后才入江南。在水运交通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江州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江州的二月,没有莺飞草长,也没春江水暖,有的只是呼啸的寒风。站在大运河旁的景观步道上,看着绿得让人心悸的滚滚运河水,李云道不禁感慨:哪怕有了足够多的心理准备,但整个江北的经济,还是落后得令他心寒。江北省下辖十二个地级市,其中gdp最高的当属江州,但就算是江州,一年的gdp也只有同样是省会城市的西湖的四成,更不用跟江南省最富庶的姑苏相比了。李云道算过,江北省十二个地级市一年的gdp总量,也就只相当于江南姑苏一个地级市全年的gdp总量。当年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估计放到现在,依旧这样的经济条件,太白先生怎么都写不出下北扬州这样的词句。

  这个春节,蔡桃夭在西南边疆,阮钰带着两个孩子在万里外的美国纽约,大姑带着新的巡查组入驻了甘肃,少了几个人,家里的年味都淡了许多。正月里,李云道去了蔡家、阮家和秦家,此次调至江北,原本就是这几位运作的结果,见到李云道自然各有嘱咐,一番叮咛,李云道也受益颇多。提前三天,李云道便从京城坐高铁一路南下,用三天时间,凭一张地图,依着主要交通干线,将江洲转到了个遍。这条运河景观步道是江州市前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石明任期内的主要政绩工程,“江北窝案”爆发后,石明被两规,这条刚刚进行到一半的沿河步道工程便搁浅了下来。一条柏油步道长约五公里,沿着运河至入天际,只是步道两侧光秃秃的,一棵绿化都没有,装好的长条椅基已经锈迹斑斑,在呼啸的北风中,显得格外萧条。透过雾霾重重的天空,李云道看着几根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此时还在疯狂地往空中排放着黑烟,李云道只在岸边站了片刻,肩膀上便落了一层薄薄的黑灰。那是钢厂、焦碳厂和铸造厂,这样的大型企业占了整个江州gdp的接近七成。

  而就在这样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几个月前,“江北窝案”爆发,从省委书记高泰祥到省长周峰,再到下面的分管副省长王克山,以及前任省委常委、江州市市委书记石明,全部落马,震惊全国。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里,高泰祥的人等疯狂敛财高达数十亿,涉案公务人员高达九十八人,这还是中央为了稳定江北局势,下令此案到此为止,这才没有弄出一个涉案破百的先例。到江州后的这几天,李云道每天晚上都泡在网上,一方面研究江洲的地方志,另一方面就是查找关于“江北窝案”的各类资料,最终只得出一个结论:江北的水深不可测,一脚下去很可能就会没过头江北民风彪悍,由此可见一斑。

  伸缩门并打开,因为特警支队的支队长袁朗看到门外黑压压的人群,也不敢让自己的队员出去,特警都不敢出去,更不用说其它的警种了——都是在江州地头上混的,怎么可能不知道江州百姓的脾性。袁朗看了看自己的队员,又看了看外面的群性激愤的百姓,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人是刘冈要求调来的,这个命令他不得不从,但是要自己的人出去跟老百姓拼命,这种事情他袁朗干不出来。而且他几乎可以肯定,就算他把所有的队员都派出去了,以江北的彪悍民间和尚武精神,估计赢面也不大。而且他的眼力极好,这个敢当面跟刘冈互怼的年轻人,一看就是大有来头的,最近省里调来了很多外地领导,万一是哪家的公子哥,到时候刘冈这王八蛋还不得把自己推出去当替罪羊?袁朗不傻,所以他选择消极怠工。

  见自己的命令得不到实施,刘冈暴跳如雷,从一名特警腰间抽出一把手枪,隔着伸缩门对准了李云道:“小子,看看是你的命硬还是子弹硬。”

  一般这种情况下,特警都是配发橡皮子弹,不过这么近的距离,就算是橡皮子弹,位置打得不好也是会要人命的。不过李云道毫不畏惧,相反挺了挺胸膛:“刘冈副局长,你敢开枪?”

  众目睽睽,刘冈突然发现自己被这个年轻人逼入了两难的境地,开枪的后果他无法承担,不开枪他在一众下属面前将颜面扫地,咬着牙,黄豆大的汗珠开始往下滚落。

  “来了来了,市委马书记来了!”人群后方不知谁突然喊了一声,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停在了马路对面,江州市市委书记马文化从车上走了下来,快步地穿过人群,恰好看到刘冈持枪对准伸缩门外年轻人的这一幕。

  马文华刚刚在附近视察,得到消息匆匆赶来,就是担心刘冈这个蠢材再次激化矛盾,看到眼前一幕,不由得头皮发炸,几乎是怒吼着:“刘冈,给我住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