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吴帝北巡 二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8-10 08:14      字数:2533
  战国元年的时候,当时还是初平五年,天下还是汉室天下,而东吴已经在筹备开国立朝。

  当然那时候想要开国立朝的不在少数。

  想要成为天下正统,除了汉室血脉之外,只有一个,那就是传承已久的传国玉玺。

  当时玉玺在袁术的手中。

  袁术成为了众矢之的。

  吕布,曹操,刘表都派出的兵马杀入九江郡,江东自然也不例外。

  孙权为了夺取袁术手上的传国玉玺,不惜出兵寿春。

  那一战,一进一出,孙权虽然最后亲手灭了袁术,但是被也张辽,夏侯渊,刘备等兵马团团包围,而赵云脱险之后不惜再入险境,杀了一个翻天覆地。

  可惜最后他们还是的双拳难敌四手,被十万大军围杀。

  最后他们逃到了回风岭这里。

  那时候,孙权高烧不退,已经奄奄一息,赵云也因为激战三大悍将身受重伤,麾下白马义从伤亡惨烈,剩余江东骑兵人人负伤,粮草即将殆尽,面临绝境。

  而山下足足有十万敌军在包围。

  要不是周泰及时的率兵来增援,他们差一点就栽在了这里。

  那时候他们都已经要死在这里了。

  谁能想到,十年之后,孙权已经不是那个小小的权公子了,他已经登上了至高无上的东吴大帝,如今即将一统天下,成为东吴第一任霸主。

  而当时还是籍籍无名的赵子龙也成为了天下第二武将,名扬天下。

  “子龙,当初你在这里为我披甲,这么多年,可有一丝的后悔?”

  孙权站在山岗之上,背负双手,面对即将落下的夕阳光芒,眼眸之中有一抹怀缅。

  不是到是不是太平日子过久。

  他总有些无病呻吟的去怀缅一些感情,进入寿春城之后,他始终忘不了回风岭这里,忘不了当年一战自己的面临的绝境,在对比自己如今风光无限的帝位。

  这命运让他有些感叹。

  “没有!”

  赵云站在孙权旁边,俊朗的脸庞露出了一抹愚厚的笑容:“赵子龙得遇陛下,乃是今生有幸!”

  他为大吴征战多年,从不曾后悔半分,他一直很庆幸,当年在辽东时候,孙权能用五千石粮草把他从公孙瓒手中要过来。

  不然他想象不出自己的人生。

  跟着公孙瓒郁郁不得志?

  还是跟着刘备颠簸流离?

  “哈哈,我能得子龙相助,也是我孙仲谋之荣幸!”

  孙权脸庞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天边的一抹残阳光芒栩栩如生的映照在山岗之上,把这一对君臣之间的影子拉的长长的。

  天黑了,他们直接就在山岗上搭建了一个帐篷,烧起了一团篝火,这一夜孙权看着山上了一草一木,尽是怀缅过去,第二天才返回了寿春城。

  “陛下,金陵城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徐庶是这一次孙权出巡负责政务处理的长史。

  孙权洗把脸之后,打开密函,是一份军事密函,来自北部战区:“这西面才刚刚打起来,北面就已经是按捺不足了,黄忠出兵雁门了!”

  “夺雁门?”徐庶微微眯眼。

  “夺取雁门只是一个目的,他们想要吃掉雁门郡马超的驻扎三万精锐!”孙权目光深沉,眼眸深沉一个个念头转动:“马孟起不好对付,希望他们能小心谨慎一点,要是被反将一军,会影响接下来包围关中的大战!”

  “他们敢在这个敏感的关头动手,没有八成,也应该有六成的把握!”

  “难说!”孙权苦笑:“你不觉得庞统的风格有些剑走偏锋吗?”

  “陛下的意思是……庞统这一次又用险招?”

  “不险不走,这才是庞士元一贯的风格!”孙权对麾下几个东吴大帝要北巡了,你们为了不去御前拦驾呢?官府不管你们的死活,但是陛下不可能不管了,你们可都是大吴的子民”

  孙权心中有一抹杀意。

  “说得容易!”

  老汉苦涩的说道:“但是谁不怕死了,要是惊动的圣驾,我们所有的人头都不够砍的,在说了,之前我们可都是魏人,陛下不杀我们,还支援我们不少粮食,已经不错了,现在的日子苦是苦了点,但是还能活下去,已经是吴朝开恩了!”

  “吴朝一视同仁,大吴境内,还有吴人魏人之分吗?”孙权也不怕脏,坐在递上,看着几人,微笑的问道。

  “当然有!”

  老汉斜睨了一眼孙权,有些奇怪这个年轻的路人怎么问这么多,但是闲着也是闲着,他就继续说了起来,道:“那些外来的吴人多少有些看不起我们这些魏人!”

  “外来的吴人?”

  “这几个月不少吴人北上,我们汝南土地肥沃,虽然被大水淹死死了不少人,但是也空出来不少田地!”

  “原来是这样!”孙权明白了,有些精明的江东人或者荆州人感觉百废待兴的汝南是一个宝地,就涌进来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就是和本地人之间多少有些冲突,这要看官吏之间的调节了。

  孙权和几个老汉谈了大半个时辰,微服私访之下,算是有些收获,深入的了解了一番如今汝南百姓的生活。

  “老乡什么价值了东西,这几个大吴银元算是给你们一个留念,相信大吴,会让您们过上好日子的!”

  孙权拿出了几个大吴银元给几个老乡之后,离开了这个小草棚打成了的一排房舍。

  ……

  第二天,北巡的仪仗队进入了平舆城。

  平舆城算是当年受灾比较眼中的一座城池,痕迹斑斑的城墙依旧残留着洪水冲塌下的缺口,整座城池也就那聊聊可见的新房舍。

  队伍就在城中了一片空地上扎营下来了。

  “平舆县令谭松带着平舆县衙上下官吏,拜见陛下!”

  县令是本地人,之前是一个小官吏,后来汝南进入了东吴的疆域方位,他才提拔起来了,临危受命,主持大局。

  “平身!”

  孙权抬头目光扫过了众人,道:“谭县令,一路走过来,都是难民,你这个县令做的有些不够称职啊!”

  “陛下,微臣有罪!”

  谭松浑身一抖,俯首跪下。

  “别和朕说这个,朕就是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孙权微微眯眼,浑身散发这冷意:“你要是说不清楚,就让汝南郡守来说,汝南郡守说不清楚,就让豫州总督亲自来和真,都说不清楚朕就给你直接撸到底!”

  “陛下,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是难民太多,接济尚可,想要帮助他们重整家园,实在有些力不及也!”谭松道。

  “朕要在平舆城呆上几天!”

  孙权冷冷道:“你去给朕穿一句话,让汝南郡守杨仪,豫州总督吕范前来见朕!”

  “诺!”

  谭松目光有些颤动,不过被孙权的气势镇住了,连忙点头走了出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