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夺长安 三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8-10 08:23      字数:1681
  长安城,城外已经被吴军从四面八方重重包围起来,吴军每天骑兵绕城奔跑,马蹄轰隆,擂鼓震天,让城中数十万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隔几年就要打一仗,这天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啊?”

  “哎,当年吴军退去,本以为长安就能太平,可这才几年时间啊,吴军又杀回来了!”

  “当初吴军杀入关中,我们长安城的城上城下可是血战连天!”

  “这一次恐怕又是一场血战!”

  “我弟弟也被强征去守城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我兄长也被征召去守城了!”

  “老天爷保佑,这一战不要打起来了,让我们的亲人都能活下来!”

  “不打起来怎么可能?”

  “怎么就不可能了,让城里面的兵马投降不就行了吗?”

  “小心说话,不要被其他人听到了!”

  “听到又如何,魏朝已败,根本就挡不住吴军,听说弘农郡都被吴军攻破了,守住长安城还有意义吗?”

  “话需如此,但是魏军岂会投降!”

  百姓们对于这一幕仿佛已经有些的麻木了,他们不在乎谁能胜利,他们也不在乎日后谁能主宰长安城,他们在乎了自己的亲人能不能活下来。

  长安城自从董卓挟持天下百姓南下之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从董卓被杀,西凉军内战,凉国金国交战,魏军杀入关中,吴军北上关中,这些大战都让长安城千仓百孔。

  本来上百万的人口,如今渐渐的只剩下几十万而已,青壮经过一次次的征召,越来越少,剩下老幼妇孺了。

  吴军的再一次攻城,让他们回想到了战国七年的十二月。

  那时候是吴军第一次北伐曹魏,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攻陷了长安城,让他们感觉心惊胆跳,但是吴军纪律严明,破城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杀戮。

  这一点让长安的百姓多吴军多了一抹好感,最少他们并不排斥东吴统治这一座城池。

  就在这么一片惶惶不安的人心之中,城中突起流言。

  “我听说我们长安令诸葛均大人根本就是吴军的探子?”

  “你谁说的啊?”

  “很多人都这么说,我长安令名为诸葛均,乃是东吴大将诸葛亮的弟弟,是他派来我们魏朝做细作的!”

  “不可能吧,诸葛大人勤政爱民,一直兢兢业业,他怎么可能是东吴细作呢?”

  “一定是假!”

  “也不一定,他姓诸葛,也许他真的是诸葛家的人!”

  “城外围城的就是东吴大将诸葛亮,他里应外合之下,我们守城兵马必败无疑!”

  流言如同一场风暴,不用三天的时间,已经就开始席卷整个长安城,让本来要已经动乱的人心,更加的忐忑不安起来了。

  ……

  这一天,诸葛均按照惯例,亲自巡视了一遍城头防守之后,才从城墙走下来,返回长安县衙,城外的吴军保持的宁静却让他的心中有一抹压抑的感觉。

  自从吴军夜袭失败之后,就一直按兵不动,这样的宁静让他总感觉城外的人在氤氲着什么阴谋。

  诸葛均在县衙大堂之上跪坐了下来,喝了一口清茶,把脑子里面的疑惑抛开,然后开始处理了堆积在书案上的长安县衙公文,作为长安令,如今长安城之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归他管理。

  城外大军围城。

  城内自然是人心惶惶,更有不少平时无所事事的混混趁火打劫作乱,虽然城中大军镇压,还有他麾下的数千县兵保持秩序,不算混乱,但是其中的琐碎之事倒是不少。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他才把这些琐碎事物全部处理完毕。

  诸葛均伸出了一个懒腰,一个名字不断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眼眸之中闪烁这一抹厉色,他喃喃的叫出来:“诸葛孔明!”

  城外吴军主将就是诸葛孔明。

  他诸葛均的兄长。

  诸葛均是诸葛家最小的儿子,他从小就不如诸葛瑾和诸葛亮两个兄长的能力。

  诸葛瑾是长兄,他性格稳重,才能不凡,自小肩负诸葛家的重担,有担当,有才能,后来选择去了江东,出仕吴朝,辅助当时尚未登道。

  “诺!”辕门校尉转身离去。

  “他这时候来,所为何事?”曹休问道。

  “来了还好,就怕他躲躲藏藏的!”荀攸微微眯眼。

  “如今长安,我们离不开他,我也相信他,就算传言是真的,我也相信他不会背叛大魏,毕竟如果他想要动手,我们早就守不足长安的!”张郃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