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之争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8-10 08:34      字数:3295
  “雪豹军团血战三日三爷,剿灭安息大军,为大吴朝拓疆千里之外!”

  “赵云上将军孤军深入,夺安息帝国都城泰西封,一战定大局!”

  “一战而胜,大吴战旗屹立西域疆土!”

  “天权元年,旗开得胜,朝廷气运,蒸蒸日上!”

  “大吴扬威万里之外!”

  “……”

  随着宣传司有计划的爆发,接下来大半个月的时间之中,一份份报纸的头条都清一色的宣扬西域这一战胜利,整个金陵城,甚至整个大吴皇朝都开始沸腾起来了。

  毕竟这是吃掉了一个西域帝国,开创了中原之始。

  作为大吴子民,能看到自己的皇朝战旗屹立在遥远的西域,雄霸天下之巅,这是一份荣誉,一份让所有人都激动的荣誉。

  “大吴这才平定中原,没想到大军就在西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我大吴神威,无人可媲美也!”

  “这报纸上说赵云上将军孤军深入,以微弱兵力夺取安息帝国的都城,何其勇武啊!”

  “一直认为雪豹军团在西域就是吃干饭的,没想到他们还有点能耐!”

  “陛下雄才伟略,大吴之辛,天下之幸!”

  随着战报宣扬,一个个话题从金陵城开始渐渐的蔓延出去,在天下每一个州百姓之中的喧嚣起来。

  前方将士的胜利,总能让国内的百姓兴奋。

  而且因为这一次大胜而归,增强了大吴朝廷在民间百姓心中归属感。

  大吴朝廷建立时间很短,底蕴不深,而且有些疆域还在权利的交接混乱之中,这时候的一份来自西域的捷报,等于一针强心针,振奋了无数民心。

  “吴军如此强悍,也许日后我们的日子就能太平了!”

  “最少吴军将士能保卫我们的太平日子!”

  “吴军都已经打到了西域之外,必然也能保护中原百姓的安危,我等虽归降于吴,从一个魏人成为一个吴人,但是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谁说不是,当初曹魏统治江山的时候,我们连饭都吃不饱,如今吴朝政策,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田地,我们再也不用看那些世家门阀的嘴脸过日子了!”

  “我儿子以前因为家里面吃不饱,才去做了魏军将士,最多也就拿回来一点粮食,可是自从归降吴军,听说每个月的军饷就有五个银元,足够我们一家子过日子了!”

  “希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就算是刚刚才臣服在大吴战旗之下的曹魏疆域的百姓,在这个时候,在这一份战报之下,他们也下意识的去忘怀了曾经的曹魏皇朝,认可了这个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大吴皇朝。

  ————————————————————

  金陵城。

  紫禁宫。

  宫城中央,曾经因为围剿南华老仙和于吉两大仙人而被打成废墟的朝会大殿如今已经被重新的修筑起来,八座巨塔萦绕之中,殿堂的形状宛如盘龙仰天,异常威武,名为朝天大殿。

  朝天大殿在如今大吴朝的意义,就是等于后世的中南海,超于内阁大殿和军机阁大殿存在了意义,真真正正的大吴朝廷核心。

  能够进入这座大殿议事的,绝对是大吴朝最有权柄的人。

  这一天,天气很好,但是在朝天大殿里面的气氛却有些紧张。

  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放置在大殿最中央的位置,正面的首位是高了一个台阶,屹立在所有位置之前,雕刻这金色龙头的椅子。

  孙权盘坐在金色的椅子上,神色虽平静,威严颇重,一双琥珀碧绿的眼眸不怒自威,一扫而过。

  左边是以内阁首辅张昭为首的内阁大臣,右边就是军机首尊程普为首的军机大将,一个个面容正色,甚至有些紧张起来了。

  “朕已决议,在内阁,军机处,御史台,三大衙门之外,成立一个朝廷议会!”

  孙权平静的道:“决策朝廷大事,不是内阁的一言而行,也不是军机处一怒而战,军政两大衙门各司其职,但是军政从来不分家,下有下分,上有上合,在年底之前,朝廷议会就是决议朝廷大事,以朕为首,决议出朝议大臣的名额!”

  这个事情在他的心中是早有想法。

  他当初成立内阁和军机处,是为了能够分军政。

  自古以来,掌控军权又掌控政权,就等于一方诸侯,大吴朝廷是绝对不允许在内部出现一方诸侯了。

  在中央集权这方面一直朝廷做的都很顺利。

  孙权已经做到的军政分家而治理,军队之中的大将无法干涉政务,内阁大臣也无权指挥大军,这种政策对于他平衡军政来说很有用处。

  但是朝廷之上,一些大事情从来都是军政一家,分不清楚什么是军务和政务。

  分了之后,也要合起来。

  所以朝廷议会是必须成立的。

  在泰山封禅之后,孙就已经有了准备,如今趁着拿下安息帝国的这一股胜利之风,他果断的把这事情提出来,整合朝廷的力量。

  “陛下,成立朝廷议会臣赞同,只是那个朝议大臣……”

  张昭微微眯眼,他知道,这将会是一场战争,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的战争。

  “朝议大臣,何人能当?”程普更加直接。

  孙权闻言,神色很平静,淡淡的道:“朝廷不能是一言堂,这对天下,对大吴百姓,都是不公平的,因为没有人会不犯错,但是也不能太笼统,太多意见就等于没有意见,朕已经决议,在这个大殿之内,立十三席之位,朝议大臣位居从一品,御史台得一席,朕算首席,另外尚有十一席没定,内阁和军机处各凭本事,在年底之前,必须立下来!”

  “十三席?”

  “这对于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来说,狼多肉少!”

  “无论如何必须要争!”

  “朝廷议会才是大吴朝廷真正的核心,超越内阁和军机处之外,拿下这个席位,才算是真正的掌控权柄,谁也不能退步,争!”

  一个个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面面相窥,他们的眼眸之中迅速的泛起了野狼的光芒。

  “好了,今天就这么一件事情,会议就到这里,接下来就看尔等的表现,你们都是大吴的栋梁,谁能成为大吴朝的的轻巧!”张纮扔给他一大堆的文卷,道:“你看看,这都是御史台这些天收到的弹劾奏文!”

  “朕看看!”

  孙权拿起几分,看了看:“张昭和程普都下了狠心了,这都拿刀子互捅起来了,连朱治的老账都被翻出来了,这是要打掉内阁的名额!”

  “陛下,我就怕他们闹的太狠了!”张纮道明了来意。

  “不用担心,让他们闹,天翻不了!”

  孙权嘴角扬起了一抹邪魅的笑容:“西边刚刚赢了一场大战,百姓归心,大吴的江山稳固如泰山,这时候不让他们闹一闹,朝廷就有些死气沉沉了,有竞争才有进步!”

  “有陛下这句话,微臣就放心了,那接下来微臣可就要六亲不认了!”张纮露出一抹萧杀的神色。

  “你的位置已经稳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只要别偏袒就好,有人弹劾,就去查,趁着这个机会,清理一下朝廷之中的一些蛀虫,只要有证据,无需留情,该打的打,该清理的清理,御史台存在的目的,就是定时定点的清楚我大吴朝廷的虫子!”

  孙权道:”大吴朝廷是一颗茁壮成长的大树,树大中空,空的原因是因为被虫子蛀食了,朕决不允许有一颗虫子在蛀食大吴,有一个,清理一个,发现一个,除掉一个,绝不手下留情!”

  “臣,绝不辜负当初陛下创立御史台的期望!”

  张纮俯首而下,毕恭毕敬的行礼:“有臣在一天,绝不容许大吴的朝廷之上有一颗蛀虫!”

  张纮离开之后,御书房有些冷寂。

  徐庶斟酌的很久,开口问道:“陛下,这会不会动摇目前的形势?”

  文武不和,必然会影响朝廷政策。

  “他们有分寸!”

  孙权微笑的道:“别看他们闹得很,但是他们心中都明白,朕的底线在哪里,这注定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会动摇泰山封禅之后大好形势!”

  “那陛下心中,是打算让内阁还是让军机处占据上风?”徐庶微微眯眼。

  “朕说了不算!”

  孙权道:“他们各凭本事,朕说到底只是一个裁判,谁有能力,谁就上位!”

  孙权说话,目光看着徐庶:“这事情你就别管了,趁着如今他们被这事情吸引住,你绕开内阁和军机处,准备把巴蜀军团西调的事宜!”

  “陛下打算和罗马开战?”

  徐庶倒吸一口冷气,他怎么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孙权的思绪了。

  “是急了点!”

  孙权目光变得锋锐起来,锐不可挡:”但是美索不达米亚必须拿下,西边如今已经集中了三个军团,可对上罗马军,朕感觉还是不足,把巴蜀军团调遣过去,朕才能稳下心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