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席位之争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8-10 08:34      字数:3598
  金陵城。

  初冬季节,今年的雪来的比往年要早很多,才刚刚进入十一月,天空之上已经小雪纷飞,整座伟岸的城池都包裹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银装。

  “陛下,这是最新的战报!”徐庶毕恭毕敬的递上一份战报。

  “这一战打的不错,对战罗马的开始,算是旗开得胜!”

  御书房的门口,孙权一袭锦袍,目光如神,看着天空之上小雪纷飞的美景,嘴角扬起一抹笑容:“曹休和吕蒙之间倒是有些默契,没有默契,这一战不会这么顺利!”

  “无论曹休,还是吕蒙,都是年轻一辈的骄子,他们如果有心想要配合,打出这一个战果,倒是很正常!”

  郭嘉刚刚从西域回来,他安静的站在孙权的身后,神色之中有一丝轻松:“不过相比之下,还是吕子明比曹休技高一筹!”

  “怎么说?”

  孙权笑了笑,明知故问。

  “这一战能打出这样的战果,说到底还是吕子明的功劳!”

  郭嘉淡淡的道:“如果不是吕子明甘愿做诱饵,曹文烈不会毫无顾忌的和他合作,曹文烈有戒心,但是吕子明却有魄力!”

  “不是吕蒙比曹休厉害,是立场问题!”

  孙权微笑的问道:“撇开他们曾经的立场,你们认为吕蒙和曹休,谁比较有能力?“

  “很难说!”郭嘉想了想,才开口回答:“除非他们正经八百的在战场上较量,不然很难看得出他们谁比谁更厉害,毕竟两人行军的本事半斤八两!”

  “臣亦认可郭参谋的话!”徐庶道:“陛下,这个曹文烈当好好培养,日后必是大吴军方的一员!”

  吕布从并州匆匆忙忙的回来,还有些摸不准头脑,但是他心中也很清楚,这个机会绝对不容错过:“首尊争一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公瑾是参谋部尚书,无论资历还是功绩,绝对能争第二席,孙伯符也能争第三席,但是赵子龙还有我想要争第四第五席,恐怕会有些麻烦!”

  “我认同吕司令的话!”

  周瑜面容沉稳,道:“陛下的心思,我们谁也猜不透,保证五席是关键,如果太过于贪心,也许五席之位,都未必能拿下,我认为让一步给李文优可以制衡内阁!”

  “我倒是认为可以让黄忠将军却争夺第六席!”孙策道。

  “汝南一战过去了虽然有些时日,但是影响力并没有全部过去,我虽然在安息一战取得一些功绩,但是不足以抹平之前犯的错!”

  赵云道:“如果我们去争第六席的位置,会让陛下感觉我们不受控制,我认为还是争取五席为主,但是可以让黄忠将军代替我的名额,他比我有把握!”

  “不妥!”

  黄忠也被匆匆召回,为的就是争夺朝议大臣的位置:“其实无论是我,还是吕司令,都是一方司令,在争夺朝议大臣的位置,本来就是劣势!”

  “黄司令所言甚是,手握兵权,如果再成为朝议大臣,权柄太大,恐怕不是陛下所希望看到的!”

  鞠义低声的道。

  他是中央军团的司令,按照资格的话,他也有资格去竞选,但是他如今已经手握很重的兵权,如果这时候跳出去,得不偿失,所以他一早已经放弃这个资格了。

  “现在我们还不知道陛下是如何想的?”

  “恐怕这才是关键!”

  “陛下身边的两大参谋,郭嘉和徐庶已经开始一一面见四品以上的官吏,包括各大司部的司长,还甚至派人去面见各州总督,这里面文章很大啊!”

  “陛下挑选官吏有自己的原则,他比较推崇两个字,服众!”

  “所以说想要成为朝议大臣,必须服众!”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众将纷纷发言,

  “首尊大人,我认为还是让李儒推我们一把!”周瑜压低声音,道。

  “就怕李文优倾向内阁!”

  “内阁能给李儒的,我们也能,而且李儒的锦衣卫目前更加倾向我们军机处发展,他需要和我们搞好关系!”周瑜道。

  “好!”

  程普考虑一下:“你去秘密见见他,探探他的心态,如果他能支持我们压内阁一筹,第十一席的位置,我们愿意权利推他上位!”

  ………………………………

  内阁。

  “这个时候跳出一个李文优,可恶!”

  张昭的面色很难看,冷冷的道:“若是让他争取了朝议大臣的位置,日后谁还能制衡他锦衣卫!”

  “首辅大人,可目前我们只能退一步!”顾雍苦笑的道:“这位李大都督是看准的时势才跳出来的,如果我们持着反对的意见,恰恰好给了军机处的机会!”

  “我们还是小看了李文优的凌厉!”蒯良道:“事到如今,我们恐怕不仅仅不能反对他入席,还需大力支持,日后能不能在朝廷议会上取得优势,恐怕要借助他的力量!”

  十三席朝议大臣的位置,孙权是首席,说到底他不会偏向任何的一方,张纮向来也是高高挂起,他坐在御史台老大的位置,得罪的人已经够多了,不会介入军机处和内阁之间的竞争。

  倒是李儒,锦衣卫不怕得罪人。

  “首辅大人,其实我们也拿不出手第六席的人选!”

  朱治道:“朝议大臣,必须在资历和能力还用功绩方面都需要服众,一般人坐不上这个位置,首辅大人算是一席,我和蒯次辅能争取两席,接下里的顾雍尚书能争取一席,还有就是鲁肃尚书也有资格去争取第五席,第六席,我们,朝廷也会脸上无关,到时候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我会尽量动用编制之外的人!”廖豪道。

  “嗯!”

  李儒还是很相信廖豪的能力的。

  “大都督!”莫从从外面走进来。

  “什么事情?”

  “军机处周瑜尚书,内阁蒯良次辅,两份名帖!”莫从把手中的名帖毕恭毕敬的敬上。

  “呵呵!”

  李儒看了看,笑这说:“来的真快!”

  “大都督,你真的要争夺朝议大臣的位置吗?”廖豪目光微微一亮,李儒代表的是锦衣卫,他要是坐上了朝议大臣的位置,锦衣卫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不然我干嘛匆匆回来!”李儒眸光之中散发出已经平静的十年的锋锐之气:“这一席位置,我志在必得!”

  这是老天爷给他的机会。

  如果不是内阁和军机处出现的僵持局面,这个位置不会轮到他,说到底统帅的锦衣卫还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那大都督,你打算赴约吗?”

  “不赴!”

  李儒淡淡的道:“都给我回一句话:最近事务繁忙,是在抽不出空,他日闲下来了,必当亲自登名拜访!”

  在拿下这一席位置之前,他不想和任何一方翻脸。

  “会不会惹怒他们?”

  “不会!”

  李儒道:“我虽然在如履薄冰,但是他们也需小心谨慎,朝廷议会之只有十三席的位置,其中一席位置能起多大作用,他们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第十一席无论是内阁还是军机处都不会让步,我自然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如果他们和解了呢?”

  “不会!”

  李儒笃定的道:“军机处接下来的计划是平定罗马,而内阁接下来的战略却是休养生息,这本来就是冲突了,他们在很多年之内,都走不到一起去,我现在担心的是陛下!”

  “陛下会反对?”廖豪和莫从面色微变。

  “我也不清楚!”

  李儒面容凝重:“陛下的心思,越发深沉,我已经很难去猜透了,如今能做的我有已经做了,内阁和军机处方面不会反对,就看陛下会不会让我入席!”

  ————————————

  随着朝廷之上的争锋,十一月很快就过去了,时间进入了天权元年最后一个月,十二月的冷风和大雪之下,繁华的金陵城也有些清冷下来。

  当一份份消息反馈回到了孙权的御案之前,他心中对于朝议大臣的人选也就越来越清楚了。

  天权元年,十二月,十一日。

  大吴朝廷议事会正式登上天下的舞台。

  朝会大殿。

  一张的长方形的会议桌摆设在宽敞的大殿之中,盘坐在首位之上的自然是东吴大帝孙权。

  左右位置,是张纮和李儒。

  李儒是有些激动了,之前他多少有些忐忑,但是当名额落实之后,他倒是松了一口气,最主要的还是孙权的态度让他感受到了一抹信任。

  而坐在左侧方向,依次的是张昭,朱治,蒯良,顾雍,鲁肃,内阁五席。

  坐在右侧的是程普,周瑜,孙策,吕布,黄忠,军机五席。

  黄忠成功挤掉了赵云,成为了朝议大臣。

  这个情况倒是人很多人惊讶。

  但是这已经是定局,十三席朝议大臣,拉开了大吴朝辉煌的开始。

  大殿之上,气氛有些寂静,孙权琥珀碧绿的眸光在众臣的面容之上一扫而过,他的心中突然浮现一抹自傲:“朝廷议会的成立,彻底的告别了君主独裁的时代,大吴朝廷一直因为我而在改变,我好像把大吴朝带上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他在一步步的带着大吴朝廷走向未来。

  这个未来到底是好,还是坏,他其实不知道。

  他来自未来,但是未来已经让他改变了。

  大吴朝廷无限可能性的未来,如今的孙权也不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他只能按照历史上的进化去做。

  如果封建朝廷注定会被民主社会给代替……大吴就是一个开始。

  但是他能感觉,他应该走在了一条正道之上,大吴的未来,就应该这么走,只有这么走下去,无论大吴朝廷能存在多长时间,最少能在历史上雕刻下一笔永恒的烙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