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到底来了
作者:晚枫无眠      更新:2020-12-30 17:51      字数:2179
  www.biquge.ge,最快更新扶摇而上婉君心最新章节!

  猎猎旌旗随着刚劲的北风呼啸,身穿黑色铠甲的将士们手持冷光熠熠的兵刃,众多战马和将士们口中呼出的白雾消散在风雪中。

  在这风冷雪急的初冬日里让人分外寒冷。

  战鼓“咚——咚——咚——”敲响,与将士们的高呼声融在一起,闻之,便令人忍不住心跳加快。

  似是血液被燃烧。

  “孤等诸位凯旋而归。”立在大军阵前的司徒雷一身银色铠甲熠熠生辉,手中酒碗随着高呼应声而碎。

  大军开拔,脚印杂乱的地上只留一片杯盏碎片,片刻后,便又掩映在一片白雪之下,看不出半点痕迹,只那些豪言壮语似是仍在随风飘散。

  孤墨城中

  早在前几日便收到消息的督尉周良便已经暗中增兵,进出城人员路引盘查格外仔细,大型商队已不许入城。

  周良在防范上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但他一方面心中又不免惴惴,他并非不相信金陵里三殿下传来的消息,他只怕过多的防范会引起敌国的怀疑。

  可去年的教训他至今仍不敢忘,而今年云帆国近乎颗粒无收又逢早冬降临,他只怕那些蛮夷比以往更加疯狂。

  且不止孤墨一座边城防范加强,凡与云帆国接壤之处,皆增加兵力。

  历年来,边关一带总少不了敌国的侵袭,但都规模不大,抢粮抢牲畜抢银钱时有发生,“为此些许小事挑发事端并不可取”便是轩帝的原话。

  如今周良却不敢再认同,他的忍痛,只会换来敌人的得寸进尺。

  冷血的胡狼是喂不饱的,他们只会有取而代之之心!

  亲自坐镇几个日夜的周良十分疲惫,却打起了十分的精神坐镇于此。

  他盼着再有一次,定要杀得敌人丢盔弃甲再不敢来犯,却也期待并不如信中所言,能让边关的百姓安生些。

  这种情感十分矛盾,却又强烈激发于埋伏在边境处回来传信的哨兵口中所言。

  “禀将军,属下发现敌军集结大量人马分散往各边关之地,随时有大军进犯可能。”

  周良呼吸不由急促了几分,不知是愤怒是激动,“传令下去,全军戒备,若敌军胆敢越境界一步,便燃狼烟传信于各方,同时尽量将其击杀!”

  云帆国和边城孤墨,同时又有两方不同人马往金陵传信而去,此时,卓阳国耶律德尔亦收到金陵来信,待他看完后便将其燃尽。

  一道“整军待发,驰援友邻”的命令也随之传了下去。

  敌国集结将士意图大举进发的消息尚未传到金陵,大耀最南端与风行国接壤之处却传来战报。

  “禀陛下,云埔城守将传来消息,风行国有数股兵力侵扰我境百姓。”

  坐在上首的轩帝听得此闻,除去心头大患的喜悦被扫空。

  “风行国倒是始终不安分。”轩帝语气沉沉,听不出究竟是何意。

  “这个风行国一直骚扰我国百姓,却又未像琬域那般俯首称臣,属实可恼!”

  “本官记得去岁风行国皇子前来朝贺时有表友好之意,怎得如今却又……”

  “你也说了是去岁,时至今日已近一年之久,人心都能有朝夕之变,又何况国与国之间?”

  “可风行国这般,怕是与卵击石无异吧?”

  “也未可见,风行国数年来与几国相安无事,以此韬光养晦积蓄国立,只待蓄势……”

  “咳咳……”

  …………

  轩帝听着下首百官七嘴八舌的说话声,心中便止不住的厌烦,对那众声之中长了反调的臣子更是睨了两眼。

  立在众臣列队之前的闵柏涵将背后种种声音听入耳中,虽未发一言,心中却隐隐有些激动和跃跃欲试。

  如今正是立储关键之时,若是他能平了这场战事立下战功,于争夺太子之位便是雪中送炭。

  只他知晓自己没有领兵打仗的才能,又与云埔城守卫将领无甚往来,他怕突然而至引起一众将士的不满和提防,反倒适得其反。

  想到此,他便不由地把已逝大将军段云在心里骂了一遍。

  若非当年那个老匹夫说他根骨尚可却无将领之才,又岂会让朝中诸位武将对他言辞烁烁,导致他对率兵领奖之事一窍不通。

  从前他还觉得帅兵打仗不过是莽夫之勇,有治国之才才是真本事。

  如今再看,却不尽然,至少眼下他是需要军功在朝中立威的,且父皇当年也是位率兵领将之才……

  众臣各说其词,一时间倒是没有议出个章程来。

  其间,列队中的叶洵和段恒毅却是一个眉眼肃穆,一个拧起了眉。

  心中不约而同道一声,“到底是来了。”

  恰逢此时,殿外又有传信兵仓惶而来。

  “启禀陛下,琬域国集结兵力与风行国兵力会合,大有进犯之意。”

  众位朝臣看着跪在列队中央的传令兵,不禁都面色一变,惊讶有之,不屑亦有之。

  “琬域国?他们君主从前为避免战事,如丧家之犬般摇尾乞怜寻求庇护,如今才不过七年,便这般忘本?”

  “消息可曾属实?”

  “大人莫要忘了,去岁朝贺,琬域国进贡之物可比往年少了许多。”

  “莫非琬域国不过借我国势,却暗藏起国之心?”

  “若能说一不二,谁又肯俯首称臣呢?大人也说了他们君主似丧家之犬,这等侮辱……”

  “你们吵够了没有?”

  轩帝一声怒喝打断了群臣的争吵声。

  紧接着一块砚台“砰”的一声砸在殿中地上。

  好巧不巧,那块砚台恰好落在闵柏涵脚边,这让他眼皮狂跳了几下。

  平复了呼吸,闵柏涵将脚边的砚台拾起,“父皇还请息怒,以保重龙体为重。”

  “儿臣看琬域国不过是受到蛊惑,强力镇压便会令其熄了念头,至于风行国,传令下去打的他俯首称臣就是!”

  听着闵柏涵的豪言壮语,段恒毅半垂着头风声地笑了笑。

  轩帝盯着闵柏涵看了几眼,却并未言说此事,只道:“御史大夫之子顾言原为大理寺主簿,但其年少机敏,胸有谋略,于国之大事多有辅助,今擢其为大理寺少卿。”

  随着轩帝的话落,鸦雀无声的大殿中哗声一片,议论声丝毫不比方才小多少,而受到无视的闵柏涵则有些难堪地退后两步回到原处。

  他一边深感难堪,一边不禁又为顾清临的升官感到开怀。

  手持朝笏的段恒毅从容出列,长身揖礼,清冽的声音盖过“嗡嗡嗡”的私语声。

  “臣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