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上夹棍,一定要上夹棍
作者:木允锋      更新:2019-10-02 11:28      字数:6340
  “杨佥事,你到底想怎样?”

  到达小东门城楼之后,李知府立刻气焰全无,直接一脸低声下气地问杨信。

  “你是福建人吧?”

  杨信说道。

  “下官福建安溪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李知府说道。

  “既然是福建人,为何非要与一帮南直隶人搅在一起?说到底你寒窗苦读考上进士,终究是为了升官发财,而这个官是皇上给你的,你不站在皇上一边还指望继续升官?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按说也该继续向上升一升了。”

  杨信说道。

  “杨佥事有话请直说。”

  李栻说道。

  “第一,我需要知道这些士子是何人组织的,有哪些人为他们提供方便,第二,我需要知道这扬州城里哪些人最有钱,把这些告诉我,那么事后我保你毫发无损,甚至还会在扬州知府任期结束后,最少也能得到一个布政使的缺。

  如果你不愿意告诉我,

  虽说因为这件事弄死你还不至于,但你作为扬州知府坐视士子们把运河堵成这样,还让闻香教逆党作乱,那这个官也当到头了。

  基本上你也就是回乡到底这大明是皇帝说了算的。

  而大小两个东门则被黄三派出手下控制。

  外城的十个门和水门必须关闭,至少在杨信命令解除封闭前,这扬州只是许进不许出,但城内两个门的人员流动不受限制。

  至于杨信本人……

  他得把此行理论上的正式任务完成。

  挹江门外。

  “好!”

  杨佥事从水中冒出来,冲着岸边喊道。

  在那里数百名强行雇佣来的纤夫,轻松地将一艘没有了船底的船直接拖向岸边……

  船底被杨信凿下去了。

  这些青虫是早有预谋的,他们总共在浮桥前面的主航道上沉下了十五艘大型的内河船,而且船里面都装了沙袋压舱,想打捞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于杨信这种可以在水下持续工作十几分钟,而且本身有着狂暴力量的就不值一提了。无非就是拿着他那个大铁锥下去,然后把船体上部整个撬下来,那铁锥可以轻松捣进船体的木板,剩下一撬基本上就解体了。

  然后在关键连接点统统撬开,整个上部船体自己就浮出了。

  接着拖走就行。

  随着杨信不断潜入水下将一艘艘沉船暴力拆解,那些雇佣的船工则将青虫们抛下的船撑过浮桥,原本堵死的航道就这样清理开。

  但是……

  后面那些已经可以走了的船依旧不走。

  “看看吧,这才是原形毕露呢!”

  杨信擦着头上的水,看着前方运河上亮起的一片灯光说道。

  这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他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

  他清理开航道只是把这些青虫的借口去掉,原本这些家伙是以河道堵塞无法通过为理由堵死的,还不能明说是故意的,但现在航道已经清理开还不走那就坐实了是故意的。之前他们不能说是犯罪,但现在是了,不过这些青虫同样也已经骑虎难下,他们这种人都很讲究面子的,这样几千人共同的行动,如果主动退缩也就彻底成了笑话。

  同样连这一招都失败,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彻底失败。

  而这时候叶向高和朱国祯已经在转达杨信代表皇帝开出的那些,如果这里失败那么就只能等着小皇帝的三刀落下。

  所以必须硬撑着。

  “杨佥事,怀远侯托我转告你,南京五军都督府已经发出军令,各地卫所任何人都不许离开防区。”

  李承祚说道。

  他之前护送叶向高等人去南京,刚刚才从南京赶回来。

  这就意味着勋贵团依旧中立。

  当然,这种表态只是意思一下,南京五军都督府能管得了谁?

  陈道亨还是从南京带来的兵呢!

  不得不说此时的勋贵团也很尴尬,这场青虫与杨信的斗争,实际上就是绅权与皇权的斗争,文官和内官的斗争,但作为勋贵集团他们只能默默地蹲在墙角做看客。

  “多谢了!”

  杨信很敷衍地说道。

  “杨佥事,你准备如何收拾这些人?”

  李承祚略显尴尬地说道。

  “明天再说。”

  杨信说道。

  这时候何坤一脸激动地跑了过来。

  “大帅!”

  他行礼说道。

  “有什么好事?”

  杨信疑惑地说道。

  “大帅,王好贤抓住了,他想从水门溜走,被兄弟们遇上认了出来。”

  何坤笑着说道。

  这个前闻香教小头目已经完全背弃了信仰,把自己曾经奉为神仙的教主抓住居然还能如此开心。不过王教主也的确倒霉,他哪想到自己在扬州躲的好好的原本可以平安终老,却突然间一下子这座城市涌入无数的熟人。过去这些荡寇军士兵可是以朝拜他为荣,这些人对他的相貌记忆深刻,在知道王家那么有钱后就更加记忆深刻了,知道继续躲在扬州肯定会被发现的王教主,匆忙间试图趁夜赶紧溜出城。

  结果却被一队巡逻的荡寇军发现。

  里面两个过去朝拜过他的呢!

  他记不住这些过去上门送钱的信徒,这些过去的信徒可一眼就认出了他。

  他就这样落网了。

  “走,去会会咱们的王教主,希望他也是一个聪明人。”

  杨信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