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叫什么叫,等会有的你叫
作者:木允锋      更新:2019-10-02 11:29      字数:5332
  杨信的目的还是给他的南方荡寇军寻找一个根据地,而凤阳那地方还是可以的……

  那里的确穷一点。

  但那里却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控制江淮的战略要地,对江南拥有高屋建瓴的战略优势。

  临淮关浮桥是淮河上唯一的桥梁。

  直通清流关的大路相当于这个时代的国道。

  在那里建立一个基地,以民兵为依靠建立一支真正的强军,基本上就具备了对长江下游沿线所有城市的快速干涉能力,至于穷的问题更好解决,正好在那里推广新作物。

  当然,杨信目的并不只有这些。

  “改革卫所?”

  天启疑惑地说道。

  “是的,太祖创立的卫所制度其实是好的,只是后来被搞坏了,但好在这个制度还在,我们需要的就是进行改革,也就是统统按照我之前在无锡搞的,把卫所军户民兵化,取消他们在军籍下的所有限制,然后把原本他们耕种的那些官田按照三四成地租租给他们。

  原本军户是上交一半给卫所。

  但问题是在军籍体系下,这些粮食都成了养肥那些世袭将领的。

  而同样在军籍体系下,军户必须服从这些将领,最后他们就变成了后者的事实上农奴。

  既然这样咱们就推倒重来。

  先把凤阳做一个试点,我从山里招募的那些棚民荡寇军,在处理完无锡的事情之后就暂时没用了,但也不能把他们解散,这些人真得很好用,臣的意思是继续招募,然后把他们安置在凤阳,就像天津的一样垦荒。但对外不要说是去改革卫所的,就是单纯给他们一个安置点,凤阳一带的荒地太多,那里最适合他们垦荒种田。

  这样凤阳各卫的将领们不会反对,甚至为了巴结臣还会配合。

  然后他们就可以在那里扎根。

  接着臣再去改革凤阳各卫,那时候那些将领想反对也没用了。”

  杨信说道。

  “准,这些人一切都照天津的荡寇军,开垦出的荒地也算兄长的,左右这次我也该给兄长封赏。”

  天启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

  两人迅速抛开政务,开始继续研究科学。

  准确说是杨信给皇帝陛下解决这段时间遇到的疑惑,尤其是设计中的皇极殿钢筋水泥化问题,实际上也没多大技术难度,本身他俩计划的只是用钢筋水泥来替代那些成本夸张的楠木柱子。杨信根本就没想过在皇极殿使用钢筋水泥的房梁,目前他又不能提供真正钢筋,最多只能制造锻铁筋,这种东西做柱子问题并不大,但做横梁还是不太敢的。

  横梁依旧木制。

  只要能把那些楠木柱子替换,三大殿造价直接下降一半。

  那些巨大的楠木是三大殿的主要成本,这东西必须从南方的山林砍伐然后无数人力拖出来,再沿着长江运河一站站送来,每一根柱子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没有这些柱子,三大殿本身花不了多少钱。

  锻铁筋加水泥足够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锻铁不是钢,但无非也就是加粗而已。

  没多大点事。

  皇极殿说到底也就是个连房道。

  “杨佥事真想谈?”

  韩爌说道。

  “当然,开诚布公地谈。”

  杨信说道。

  “第一,锦衣卫不得无驾贴随意逮捕。”

  韩爌说道。

  “不行,实际上陛下刚刚允许锦衣卫遇上突发案件,可以先行逮捕然后回京补签驾贴。”

  杨信很干脆地回答。

  这倒是事实,再说他已经开了这个头,天启允许不允许都开始了,剩下只是依照这个惯例就行,而且这个驾贴批捕也不合理,像那些突发性的案子,锦衣卫也不可能有功夫签驾贴。话说连地方上巡检,逮捕一个人都没有锦衣卫这样的限制,县官逮捕人更是自己写一道拘票就行,到了锦衣卫逮捕人,却还得跑到刑科去签什么驾贴。

  过去甚至还得准备好一大堆材料,就跟去检察院申请批捕一样。

  甚至连拘留权都没有。

  这锦衣卫当的也太憋屈了。

  “杨佥事这就是谈的态度?”

  朱国祚说道。

  “既然是谈,当然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要是全都同意岂不是成了你们单方面的下命令?这一条我方不同意,不过我可以承诺尽量不屈打成招,至少不会把人打得跟汪文言一样。”

  杨信说道。

  他对严刑逼供还是持保留态度。

  无论科学还是各种实例都证明,被打成汪文言那样还不招供的,那基本上也就不会在意什么酷刑了,对于这些必须采取其他手段,好在大明朝法律漏洞实在是太多,像这种人的供词其实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获得。

  杨信是遵纪守法的好孩子,但钻法律漏洞也是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