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顿悟
作者:厚重飘忽      更新:2019-09-21 17:40      字数:8672
  第二天早晨,在小木屋前的草地上,老左问道:“小朴,我们是练道家功夫的,道术又叫黄老之术,那么你可知什么是黄老之术?”

  “黄是《黄帝内经》,老是老子的《道德经》。师傅,我爷爷是个老夫子,他教我背过内经,可是很多我都不记得了。”曾厚朴答道。

  “好,老子的《道德经》,我们是必须要学的,《内经》我们也必须好好的学,所谓的医道同源就是这个道理,今天开始我们先来学习一点《内经》。”老左说道。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是内经第一篇开头的几句话,你明白这几句话的含义吗?”老左问道。

  “昔年有一个叫黄帝的人,生下来就很神奇,很小就能说话,很聪明,大了很稳重,后来就成仙了。”曾厚朴答道。

  老左听了曾厚朴的话点了点说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医认为心藏神,通神,黄帝生而神灵,说明黄帝生下来就有慧根,什么是灵,繁体字灵是这这么写的,靈,上面是雨,中间三个口,下面是个巫字,能求来雨的巫才是灵,巫者要上通于天,下通于地,中间通于人界。意思就是黄帝生下来就有沟通天地鬼神的能力。“

  曾厚朴应了一声“嗯”,心中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不由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左继续说道:”弱是弱冠,儒家讲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在弱冠之年能讲出有道理而经典的话。跟着很多老师学习,得到了他们的言传身教。长大后内实而外虚,功成后飞升登天。“

  讲到这里老左停了一下,看着曾厚朴说道:“”这里我重点要给你说一下敦敏,什么是敦敏,敦就是下盘特别稳的人。练道家的功法,无论是静坐还是站桩。练的就是一口气,做到就是“气沉丹田”;敏讲得是虚心,心要虚,心实则病,因为心在五脏的中间,是虚悬着的,心若实,必坠,心脏的很多疾病便缘于此,比如心梗,所以要虚心,虚心方能有慧,心有慧方敏。这就是所说的“虚心实腹”,“离中虚,坎中满这个坎呢是肾,就是道家的丹田,我们要练到就像不倒翁似的,这就是所说虚心实腹,敦敏二字说得是心肾的状态,也是道家修行中的状态。“

  ”噢!明白了。”曾厚朴答道

  ”内经中有很多是对道家修行描述和指导,所以练习内家功夫的,《内经》和《道德经》是必须要看的,而且要常常翻看,仔细揣摩,这会使你终生受益。”老左说道,曾厚朴点头称是。

  老左接着说道:“我一辈子也算是游历天下,从我爷爷教我练道门功夫,练内家拳,我就很重视观察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拳术和格斗之术。先不说国内的这些内家拳、外家拳,就说说国外的吧,欧洲人拳击、俄国人桑博、泰国的泰拳、印度的瑜伽、巴西的柔术、日本的空手道、柔道、即便在非洲的土著人他们也有一些独特的东西,这些我都有所涉猎。“

  老左一边说着,一边做着一些简单动作加以介绍,曾厚朴也在一旁跟着老左去做。

  ”所有格斗技巧其实就是一种使力的技巧,我们要学过这些技巧中的使力的方法。不是每一种都要学

  ,而取其中的长处学习。但是你必须要了解这些技巧,才能学习其中的长处。“听了老左的话,曾厚朴似乎有什么东西明白了。

  ”我所见识到的这些格斗技巧,只要道家和古印度的瑜珈有一定相同的地方,都讲究呼吸和对内在的修练,我们学内经的同时还可以对瑜珈做一些了解。瑜伽在印度语中的意思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曾厚朴一边思考着,一边在继续认真地听着

  ”这个和我们道家的天人合一有相近的地方,而现在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公元前300年,印度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我有时认为,《内经》和《道德经》提供了一个大体的方向,而瑜珈则是去那个方向的一种工具。”在后世人们经常会借助于一些器械来帮助自己做一些做不到的动作,使自己得到一些锻炼。

  老左先做了一个动作让曾厚朴来学习,曾厚朴跟着就做出了老左的动作,老左说要这样呼吸,曾厚朴按照老左所说的呼吸去做,总觉得不舒服,老左说:“这么呼吸,其实是在锤练身体内的器官,你学会了内息之术,去做这些动作是很容易的,而不会内息之术,就要用呼吸来调整,有时一个动作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才能做得出来。这个我也是后来才发现的,瑜珈是我母亲教我的,这个对我学武帮助很大。你可以试试各种瑜珈的动作,配合呼吸可以历练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经络。”

  在这一天中老左一边给曾厚朴讲了《内经》和《道德经》,一边教曾厚朴练习各种瑜珈动作,有些动作即便曾厚朴学会了内息之术,学起来也要做上好几次,费点时间才能做得出来,老左对曾厚朴的表现很是满意。

  “小朴,你是不是觉得学这个没有什么用?”老左问道

  “师傅,我觉得用处好像不太大。”曾厚朴答道。

  “达摩祖师自天竺而来东土,历尽千难万险,盖因祖师精修瑜伽,而通搏击之术,而后才有了少林武学,这根源先从瑜伽说起,你说这瑜伽有没有必要学。”老左说道。

  “任何一种搏击之术都讲究从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出奇制胜,而瑜伽则是锻炼你的各种动作,使你的出奇制胜成为一种可能。这就是所说的先发制人。想想后发制人,想想内家拳法,再想外家拳法,是不是明白了什么。”老左笑着问道。

  听着老左说的这些,想到平时武学上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曾厚朴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明白了,但又有点说不清楚,觉得有点乱。一时间呆呆的坐在那里,愣愣的出神。

  看着曾厚朴呆呆的出神,老左也不理会,径自站起身来,先到湖边抓了两条大鱼,又去水草丛中抓了一只野鸭,清理完毕,又生起了火,烤起了鱼和野鸭,又从木屋中拿出几瓶酒,自得其乐地饮了起来

  。

  老左喝着酒,啃着野鸭,望着曾厚朴呆呆出神的样子,把手里已经啃干净的鸭骨头向曾厚朴的脸上扔去,曾厚朴虽呆呆出神,但内息之术已成,感到周围气流变化,脑袋微微一侧避开了老左扔的鸭骨头,忽然曾厚朴眼睛一亮,长身而起,喊道:“我明白了,先发先至,后发先至。”

  老左一笑,手中拿着的木棍刺向曾厚朴,曾厚朴等老左的木棍刺出快要近身时,微微侧身避过木棍,一拳击向老左的肩膀,老左持木棍的大姆指竖起戳向曾厚朴上臂人尺泽穴,曾厚朴一沉肘,紧握的拳头随即打开成掌,一掌切向老左的孔最穴,老左手微微一撤,向上一抬,两人的上臂轻轻交击在了一起,啪的一声,又快速的分开。接着两人一起哈哈大笑。

  接着的几天里他们继续学习《内经》和《道德经》,老左又教曾厚朴西洋拳击、俄国桑博、泰国泰拳、印度瑜伽、巴西柔术、日本空手道、柔道、朝鲜跆拳道,并叫曾厚朴一定要注意这些搏击术的发力方法,在这几天曾厚朴得益非浅。老左给曾厚朴讲完了这些,问曾厚朴:“是不是觉得自己功夫有了很高的境界,无人可以抵敌了。”

  “那能,我就打不过师傅。”曾厚朴嘿嘿一笑回答道。

  “小朴,其实所有的功夫都我们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和积累,我们在自然界会向各种动物和和植物学习,如鸭步、如站桩和各种象形拳,这一点外国的各种格斗术也是这样,我们练功夫,是为了修行,所谓的修行就是如何使自己更加强大的行为,这种行为需要不停地作练习,而《内经》和《道德经》则是让你更好的与自身融合,修行越高越融于天,合于地,越接近于自然。所谓的打斗、搏击就落于下乘了,这两者即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其实学习这些东西,最主要就是为了忘掉这些东西,当这些东西成为你的本能后,形成条件反射后,你就已经彻底忘掉这它了,它融会在你一言一行,融在你的生活中,功夫无处不在,无处不是功夫,做人也是如此,做学问更是如此,世间万物皆如此,万法皆为道也。”老左教导着曾厚朴。

  “其实格斗和真正的杀人之术是不同的,知道什么是杀人之术吗?”老左问道,曾厚朴摇了摇头。

  “将人杀死就是杀人之术,用拳头是杀,用刀也是杀,用枪也是杀,用大炮也是杀,而最厉害的是用头脑指挥别人去杀人。古往今来的君王、霸主、二战中的希特勒、小日本狗屁的天皇、首相,他们不用自己去杀人,可是他们杀的人比谁都多,所以我们要想不被杀,就要学会用刀、用枪、用大炮、用头脑。小朴,你想一想不管在什么行当,用头脑的人总是最上层的,出卖体力的总是最下层的,所以习武要内外兼修,做人要文武双全,凡事要先学会动脑子。谋定而后动。”老左很有感触的说道。

  在老左和曾厚朴进小山谷的第十一天,天空开下雪,一开始是零星小雪,随后雪越下越大,小山谷因为有地热,温度较高,存不住雪,看到山谷周围的山峰上都积了厚厚的雪,而山谷却依旧温暖如故。在这几个月里,老左教会曾厚朴使用枪支,制作各种器械,各种野外生存的技巧,学习各种外语,以及医术和制药。两个静静地在这个小山谷里等着第二年春天的来到,等待着积雪的消融,等待着来年春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