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安顿
作者:摇摇-欲坠      更新:2020-08-15 08:21      字数:1879
  梅根虽然不是山区,但是也属于是山脉的余脉,地势连绵起伏,一个个十多米高的坡度比较平的山丘让这里的地形就变的非常复杂。

  小镇距离湖边大约四百米,比湖面高出了大约二三十米,越向湖边,地势越低。但是因为小山丘的存在,所以不是那种平整的斜面。不能说是十步一景,但是只要走出百步,四周的景色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这里是阿尔卑斯山的绝妙观景地,加上刚好位于山脉外围,不像山区天气变化多端,阳光普照,所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瑞士传统的富人区。

  这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占地面积很大的农场或者庄园,十几座古堡更是给这里增添了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特别是位于湖边的房子,占地面积很少有低于一万平米的,其中一座古堡,占地面积甚至将近十万平米。据说平时维护,就需要二十个工人才能维持古堡生活的体面。

  因为战争的到来,古堡的主人已经跑去了美国,只留下两个看门人守护这里,也让这里显得十分衰败。

  虽然这个古堡的外形非常美丽,让所有人都为之着迷,但是如果让周南住进去,他也不会住。在那里面,拍鬼片简直都不用布景了啊!

  克奥瑟是个非常尽责的工作人员,她带着周南他们,用两天的时间看了十几座空置和出售的房屋,没有一点怨言。

  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周南他们看了十几座房子,最后终于选择了位于梅根唯一的中学,正东方靠近湖边的一座房子。

  这套房子就位于镇上唯一的中学正下方,距离中学三百米,距离梅根刚修建的物资中转火车站五百米的湖边。

  这套房子的占地面积不算太大,只有六千七百多,不到七千平米。当然,十亩的面积也不算小了,不过湖畔别墅的面积大部分都是在一万平米左右,这套房子算是稍微小一点的。

  虽然占地面积有十亩,但是唯一的建筑只有一套三层的小楼。这座小楼跟瑞士的民居没有什么不同,一楼是砖石结构,二楼是混合结构,三楼就是全木结构。

  房子的外墙和房政府工作人员就是服务员,整整一周的时间,她就几乎是为周南他们几个人服务。

  从买下这个房子,开始办理手续,除了需要本人出面的时候,需要周南他们出面,其他的时候,她都把所有的工作全部准备的好好的。

  比如说奥黛丽要到镇上的中学去上学,学校里有多少个老师,每个老师有什么特长,你想往哪个方向发展,需要跟那些老师学习,都有完整的资料提供。

  凯莉擅长做什么工作,这些工作需要进行什么基础的考试,需要有什么证件,每个培训班在什么位置,哪一天开门授课,也都给凯莉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料。

  然后,就是关于镇上和市区的一些服务部门的联系表。面包店在哪里,牛奶店在哪里,自行车修理在哪里,理发在哪里,过冬的时候,购买干柴在哪里,这些全部被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整理好了。

  以至于,克奥瑟交给周南他们的资料,就有厚厚的一叠,这些需要他们全部都要熟悉。

  更主要的是,他们这套制度并不是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员,因为把每个细节都形成了制度,所有人都按照程序来,克奥瑟一个人就能把几乎所有的工作完成。

  所以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

  作为搬来的新人,克奥瑟也带着他们到了镇上的政府办理了各种手续,介绍他们认识了镇上的公务人员。

  镇上也派了一个公务员来帮他们熟悉当地的情况,并且给他们三个人制作了身份履历,还拍摄了三张照片,贴在了镇上的公告栏里面,让镇上的人认识他们。

  奥黛丽和凯莉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但是周南是这个小镇上的第一个东方人,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特别是在周南的身份介绍里面,介绍了他信仰的是道教,还是一个有着艺术特长的人。所以在他们整理房子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邻居前来拜访,看一看周南本人。

  道教在西方的名气并不大,但是道德经的名气就非常大了。原本大部分西方人都把道德经当做是哲学书籍,现在才知道,原来道德经是道教的名典。

  在不忙的情况下,周南也尽量满足这些好奇的人的要求,为他们演奏一曲竹箫。毕竟他们能不能留在这个小镇上,这些人的意见非常重要。

  购买厨具,农具,家里的各种家具,床上用品,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新家总算是像一点样子了。

  凯莉不喜欢爬楼梯,她一个人住在了一楼的唯一一间卧室里。这座房子原本的主人家里也有两个老人,一楼的卧室装修的不比楼上的主卧室差。

  周南和奥黛丽就住在了二楼,不过现在还没有住一个房间,而是分开住不同的房间,毕竟他们还没有结婚啊。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奥黛丽还很害羞。

  这个家终于像点样子了,雅尼克也要返回德国了。他的签证时间只有一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周,也到了要走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