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作者:云玫瑰      更新:2019-10-03 03:02      字数:7302
  “当真没允你带进来?”沾了七姑娘的光,隔壁院子五姑娘,连带玉漱斋里殷姑娘、冉姑娘,都填了肚子,躲七姑娘甲字房里,关着门偷嘴儿。

  临去前,住对门丙字房的殷姑娘,追问起那对雏鸭来,穷根究底,吓得七姑娘连连摇头,拉了五姑娘替自个儿作保。“女学里怎么带得进来?上山前托店家寻个附近的荷塘,放生作罢。”

  五姑娘点头附和,话里透着浓浓可惜。“女学里规矩也有些不讲情面了。昨儿傍晚时候,管大人亲自过来打的招呼,我姐妹二人哪里敢不从?”

  送走了失望的殷姑娘,春英收拾着席面,绿芙给七姑娘捧上漱口的清茶。

  “小姐,您下回问问殷姑娘是哪里人士。奴婢就好奇,哪旮旯能养出这样的小姐。规矩竟比您还差的。不请自来也就罢了,几次三番,见面连句客套话也没有。刚不是还说了,人傍晚还来。”

  春英抬手,手背蹭蹭额头的细汗。大热天儿里,关上门,屋里已热得像个蒸笼。再加上绿芙一旁聒噪,明明是怪殷姑娘不讲礼,偏又拉扯上自家姑娘。寻个借口叫她帮手,免她在姑娘跟前,没事儿闲得净给人添堵。

  “也不知两位爷那边如何了,只盼着顺利才好。”

  女学依附官学而建,都是在半山腰上。从山脚上去,到了半山岔路口,官学往左边儿去,女学则走右边儿的栈道。两院中间隔了堵高墙,平日都有护院轮班看守。管大人隐晦提点,女学花园假山后头,开了个角门。若是平日寻姜家两位爷有事儿,可打点些碎银,叫那看门的婆子传个口信儿。

  “初来乍到,实在不方便。过几日摸清了地头,咱买通那婆子,随时都能知道。”又是绿芙接嘴。

  好好儿的话,不过是担心自家人,到了她嘴里,硬是带出点儿阴谋诡计的味道。七姑娘侧倚在竹塌上,突然有些后悔带绿芙这丫头出门。

  因着是第一日,明儿才正式开课。午歇起来,姑娘们推门出来,聚在院子里相互结交,混个脸熟。

  京里来的占了大半,都是出自燕京排得上号的世家名门,便是素未谋面,也多少知道有这么号人在。

  燕京来的贵女自有傲气,很快便抱了团。七姑娘发现,这群贵女隐隐对殷宓、冉青陪着小心,她二人身世怕不简单。

  报了家门儿,不用她打探,已将那两人来历记在心上。一个是燕京城里殷家二姑娘,表兄乃当朝江阴侯世子,碰巧今年也到麓山游学。七姑娘眸子一闪,立马联想起小潺涧游玩那日,石姑娘所说“若非看在你表兄情面上”,还有那人阴沉着目色,问了句“贺桢也来了此地?”

  这么一捋顺了,终于解了她心头疑惑。贺桢此人,原是江阴侯府的世子。

  只是才解开一个疑团,又生出个更大的来令她困惑。她自小养于江南,不知距燕京几千里之遥。能有何事与侯府世子扯上干系?为何那人一听贺桢在此,当先便盯着她猛瞧?

  她也曾试探着开口,可刚刚提一个贺字,那人便前所未有给她脸色看。七姑娘当机立断,此后再未提起。

  而另一人,冉家姑娘,闺名冉青。竟是将军府的嫡小姐。看她那娇娇弱弱,比她更像江南水土养的女儿,委实出人意表。

  “冉姑娘会骑马么?”佟姑娘打西边儿来,是兖州巡察使家嫡出三女,自幼在民风开化的陈郡长大,骑射是一把好手。骨架匀称,说话爽快,西北口音十分好辨认。

  自从进了女学,见到都是娇滴滴,弱不禁风的世家女,正失望呢,便听冉姑娘是将军家的小姐,虽则对着她那身板儿抱不了太大指望,总归还是问问。

  “何止骑马?我家小姐蹴鞠、投射,京城里那些个软脚虾,极少遇上对手。”冉姑娘身后那婢子洋洋得意,一身与有荣焉的英气,立马叫佟姑娘叫了声好,眼里顿时透出些亲近。

  绿芙在一旁听得犹豫。各家姑娘都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本事,待会儿到了自家姑娘身上,该说什么好?左思右想,勉强想到“与二爷点儿正经事。

  “今儿宋女官说的话,你在后头可听明白了?婢子犯错,姑娘们也得一同受罚。你倒是说说,我是尽快求了世子送你回郡守府呀,还是将你搁山脚下客栈里,等到学馆休学了,再接你一同回去过年?”

  绿芙觉得自家姑娘笑起来虽好看,可这话绝不是什么好话,这是姑娘嫌弃她了?心头一慌,她哪儿敢这时候被姑娘送走?回头崔妈妈问起,皮还要不要了?

  “真不想离开?你可想明白了,宫里头放出来的姑姑,要罚起来人,摁着你手死命拿针扎你。不让见血,事后也查不出来。却能叫你痛得哭天抢地,生不如死的。这可都是动的私刑。”

  春英见天儿阴下来,就怕六月里娃娃脸,阴晴不定的,还是劝姑娘赶紧回屋才好。出来请人,走得近了,便听姑娘正柔声细语糊弄人呢,还拉着绿芙的手,情真意切得很。

  春英抿嘴儿忍住笑,近前来帮着姑娘给绿芙泼凉水。“小姐这是护着你呢,心疼你受那宫里头,恶名昭彰十八般私刑折磨。”

  小丫头被吓得大热天里连连擦冷汗,心头虽怕,更不肯走了。“不成不成,若是姑姑都用这样歹毒的手段,小姐和你万一有个好歹,没人去收买那角门的婆子,连报个信儿都难。”

  春英想笑,没了她,姑娘会被人逮着错处?这时候还念念不忘,要收买那婆子。“那你说怎么办好?”

  绿芙急得原地打转,揪着腰间穗子想了许久,哀切切问春英,“我虽没有你沉稳,却也不笨。要不教规矩时候,你做什么,我就一丝不差仿效着。担保一个字儿不多说,一步子不多迈,这样成不成?”

  “春英这回可帮不了你。”七姑娘无奈摆摆手,“都说是学规矩,还要教些本事,自然就要有成效,防着婢子间相互舞弊。从今儿派院子这事儿上就能看明白,一家的姑娘都要被拆散开,婢子们也好不到哪儿去。甭说是你与春英,便是和对屋冉姑娘的丫头,也分不到一块儿。”

  好容易想出个法子,转眼就被姑娘给否决了,绿芙急得快要哭出来,这时候才后悔自个儿不中用。

  七姑娘看她是当真慌了神,眼中淡淡泛起流光。她是存心要吓她一回,不把这丫头给唬住,像今儿这么出风头的事儿,往后玉漱斋里还不层出不穷,有没有个消停了?

  除了那次因为三姑娘的婚事儿,她设计姜春,被关了佛堂。她历来可是乖巧得很,不惹事儿,不闹腾,更不乐意挨骂受罚。

  今儿先把这隐患给除了,日后才有和顺日子过。

  “这法子嘛,也不是没有。就是得生受些脸色,你受不受得住?”

  “受得住,甭说是脸色,只要不连累了小姐,您又不送我走,什么都受得住的。只是可能偶尔不服气,或是难过些。”

  这丫头……七姑娘心里生出些暖意。她桃花坞里的婢子,虽不是规矩最好的,却是最不作伪的。这也是为何许多年来,一直是春英绿芙陪在她身边。真假对旁人来说或许并不见得如何要紧,可是于她而言,太珍贵了。

  前世她导师曾经说过,有一双太过通透的眼睛,心里反而容易蒙尘。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古往今来,无不适用。

  她作势想一想,末了点拨她,叫她附耳近前。

  “为什么怕婢子们相互包庇呢?除了人情,怕是与姑娘们的‘连坐’,是同一个道理。若是明儿个姑姑说要两人凑对儿,千万别犹豫,春英还有冉姑娘、殷姑娘跟前的婢子,你都不要选。还记得今儿个京里来的那几位姑娘?其中隐隐带头的那个,可记得是何人?”

  这考问难不住绿芙。彼时取笑她家姑娘,最装模作样那个就是了!“记得的,那位瓜子脸的胡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