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感叹
作者:梅吹      更新:2020-11-10 06:58      字数:2285
  !

  “是啊陆城,两年没见,你还好吗。”肖雨提着东西走了进去。

  “好得不得了,来,进里面谈。”陆城转身带着肖雨走了进去。

  “生活过得挺不错嘛。”

  走进了客厅,肖雨打量了一番这里的布置,什么电器和家具都是应有尽有。

  “还算凑合吧,来,先喝杯水吧。”陆城倒了杯水递给了肖雨。

  “客气了。”肖雨接过杯子小呡了一口。

  “哎呦,我这刚拖好的...”

  这时陆小雯拿着一个拖把刚从房间出来就看到地板被踩脏了想要骂人,不过当他看清楚家里来了客人后又瞬间将话咽了回去。

  “哈哈,不好意思,你是小雯吧,都这么大了呢。”肖雨笑了笑。

  “是的呢。”陆小雯带着一丝怯意点了点头。

  “来,给你个红包。”肖雨从兜里摸出了一个红包,然后朝陆小雯递了过去,在递过去的时候他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你是不是还有个哥哥呢?”

  “嗯,他在二楼打扫卫生。”

  “这个是给你哥哥的。”肖雨又从兜里掏出了一个红包。

  “恭喜发财。”陆小雯欣喜的接过了红包,然后一溜烟跑上二楼。

  “物是人非呐,一眨眼两年多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当初的小妹妹的如今都长高了这么多。”

  肖雨表面看说的是陆小雯,其实他心里也在说他妹妹。

  “别唉声叹气的,搞得你都快老了了似的。”陆城打趣的说道。

  “出去了两年,经理了这些风风雨雨之后,感觉身心上却是异常的疲惫。”

  “现在都到什么程度了,说说?”

  这么久以来陆城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情,对于肖雨现在的事业也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而已,却是没详细了解他现在已经做到了什么地步。

  “我以前一直纳闷为什么你从来不关心我在那边的事情,甚至连过问都很少过问,现在我终于是明白了。”肖雨话锋一转。

  说实话他对这个问题是很感到疑惑的。

  按道理来说陆城这么为他出谋划策,还对他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付出了这么多自然是想要得到回报。

  可现在他的家电事业已经稳定开始盈利了,但陆城却依然没有反应,甚至连过问都很少过问。

  直到他前几天回到了家乡才算是得知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原来陆城已经在这短短的两边时间内摇身一变成为了博山乡拥有两家工厂手底下有着上千号工人的大企业家。

  最为关键的是这家工厂生产的产品居然是现在市面上大名鼎鼎的番茄汁饮品。

  这就解释得通为什么自己每次想要叫他来大城市力发展陆城都这么不愿意,甚至对他所经营的家电生意也是爱理不理的了。

  这款番茄汁明显是一款现象级的产品,比他搞的家电生意上限高得多了,陆城看不上他现在弄的家电生意也很正常。

  想到此肖雨心中是五味杂陈。

  想当初他豪言说陆城在家种地没有什么前途,可是现在呢。

  现在陆城直接在家乡这里打造出了一个王朝,令博山乡的无数人为之崇拜和仰望,人人都念着他的好,这才叫作真正的光宗耀祖。

  相反他无论是在外面做了多大的生意,有了多大的成就,博山乡的父老乡亲们最多只会羡慕一下他,绝对不会有多恭敬他和念着他的好的。

  这么一对比之下他感觉心中的失落感是更大了。

  这就好比一个在外打拼了多年有了些成就的人想要衣锦还乡好好的显摆一下,可是回家之后却发现自己在乡下种地的伙伴却是比自己做得还更有成就。

  这让他感觉遭受了一万点暴击,就连之前满载着种衣锦还乡心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在这行摸爬打滚了这么久,相信你已经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了,所以我不需要过问太多,我只需要坐着收钱就行了。”陆城笑着回应道。

  肖雨点了点头,然后再打开了公文包将里面的一些文件资料给取了出来。

  “目前咱们的一城家电在全国内主要的大城市都有了分店,总共开了三十八家分店,还有这是账本,上面有咱们一城家电的支出、盈利、净利润以及各种报表,你看一下。”

  陆城将这几份账本和报表接过来翻看了一下。

  其实他也没耐心看太多数据,他只是翻看了一下盈利以及净利润等数字而已。

  目前一城家电的总盈利为四千八百万。

  净利润是一千二百多万。

  也就是说他能分到这净利润的一半。

  一半也就六百万左右。

  六百万乍一看之下很多,但那也要看对谁来说。

  对现在的他来说这趣÷阁钱真的不算什么。

  甚至连他农药的年终分红都不如,更别提他工厂的分红了。

  要知道今年工厂除去村民们的分红外,他一个人就独揽了两千多万,都快是一城家电净利润的两倍了。

  “不错,短短两年的时间能做到这么大的净利润可以了,肖雨,你做得很好了。”

  陆城这话确实没有故意夸赞肖雨的意思。

  家电行业利润本来就不高,要想多赚钱那只能是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去销售出更多的产品。

  所谓的薄利多销就是这个道理了。

  而现在一城家电的销售业绩已经达到了国内家电界的冠军,这一切当然是肖雨这个掌舵人运作得力的原因。

  “还凑合吧。”

  如果是没回到家乡前,也没听到陆城做出这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肖雨此时肯定是十分洋洋自得。

  短短两年时间做到了一个行业的顶峰,这份成绩就算是任何一个人都足以自傲。

  可是现在和陆城这么一比较,他心中再也生不出来任何得意的心思。

  他是靠着陆城的战略以及资金支持,再加上国家的政策和运气好赶上了一个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年代,这才成就了他。

  简单来说他属于那种被时势造就的人物。

  而陆城呢。

  在博山乡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要钱没钱,要政策没政策,要什么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