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客
作者:瑞者      更新:2020-11-10 15:30      字数:2347
  !

  第116章做客

  赵谨不知道申氏母女竟打上了他的主意,当然,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这京中,打他主意的人家多了去,多一个不嫌多,少一个也不嫌少,这会儿,他正揪着留守荣国公府的长安,问郑秀有没有信回来。

  郑秀这一去,已近两个月,人都还没走到雁门关,地皮已经教他刮去了三尺三,要不是皇帝在背后撑得死紧,只怕说他什么的都有,赵谨不免忧心冲冲,就算是替父皇办事,这表弟也为人太实诚了,就不知道迂回点儿,别是跟忠毅伯府的那个实诚人在一起待得久了,郑秀也染上那过于实诚的臭毛病了吧。

  信是有的,但长安咬死了说没有,他能说那信中全是让他多盯着忠毅伯府的那个小姑娘,别教人欺负了她去的话吗?长安看完信,当场就烧了,连纸灰都洒进了河水里,就地毁尸灭迹。人家小姑娘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自家国公爷想瞧人一眼,都至今未能如愿,只听了小姑娘一把声音就乐得没边儿了,他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厮,上哪儿盯着人家小姑娘去,真要盯上了,回头国公爷回来了,头一个不放过的就是他。

  赵谨从长安的嘴里死活掏不出一句话来,无可奈何的把人挥退了,回身折了枝柳,恨恨的甩了几下,道:“没良心的小混蛋。”

  他这里整天替郑秀担忧来担忧去,结果那小混蛋飞到了外头去就野了心,全然不知道写信回来安慰人心,也不知道父皇那里,是不是一样的待遇。

  当皇帝的,待遇当然不一样,延丰帝是每隔五日就能收到郑秀的密信,其实说密折更恰当一点,因为郑秀就是以臣下的口吻,认认真真的向皇帝汇报他这一路的见闻,以及收了多少礼,刮了多少地皮,后头还付上了礼单和送礼人的名单,至于那些礼,自然早交给皇帝的心腹带去了江南购粮去了。

  皇帝每回都想从密信里找出点不那么官方的字眼,却是回回失望,气得他不知道骂了多少句“臭小子”,等到皇帝知道,太后已经收到了郑秀至少五封私信时,那满心的酸味儿,简直可以直接就着吃一碗白饭了。

  太后看到皇帝每回来自己宫中请安时,都是一张幽怨脸,心中暗暗好笑,就故意叫人拿了郑信的私信读给皇帝听,听得郑秀信中总不忘问太后安,问皇帝安,问皇后安,问赵谨哥儿几个的好,皇帝就越发的情绪低落。他是皇帝啊,问安居然也不是独一份儿,老娘老妻儿子都跟他并列,心好痛,还有谁比他更疼宠那臭小子吗,有吗?

  但皇帝这口老干醋并没有喝多久,就被郑秀遇刺的消息给吓得什么酸味儿都顾不上了,当天,赵谨就受命,领了四位御医直奔衡县,郑秀就是在衡县的县门口被人行刺的,据说伤得不轻,现在已经被衡县县令接入了县衙。

  这消息传入京中的时候,被皇帝压下了,没有第一时间传扬开来,因此京中除了某些消息极其灵通的人家,大多数都还不知情,该干嘛的继续干嘛,苏氏便在这时候,收到了旧日闺中密友的回信。

  只收到一封,回信的是一位御史之妻郭武氏。说起这郭武氏,她原是一位五品将军之女,其父曾经在老忠毅伯的帐下待过几年,那位将军的夫人是个极善交际的人,因此便巴结上了太夫人,讨了太夫人的喜欢,将郭武氏送进伯府,陪着还在闺中的苏氏上了两年闺学,后来其父调任他军,郭武氏也就没再进伯府里,但苏氏喜她爽朗活泼,依旧与她书信不断,但凡有个集会什么的,也都会叫上她。

  再后来,苏氏嫁了位探花郎,郭武氏也嫁给了一位七品文官,只不过那官儿比她年长许多,原配病亡,留下了一儿一女,郭武氏嫁过去做的是继室和后母,日子颇不好过,还曾私下向苏氏哭诉过,苏氏也没少劝慰她。好在老夫少妻,那老夫对少妻多少有几分回护之心,熬过初初几年的苦日子,郭武氏的日子倒是越过越顺了,那官儿在御史台也一路往上爬,终于在去年升任正四品的御史中丞,郭武氏也得了个四品诰命,整个人都美滋滋的,收到了苏氏的信后,她思及往日情谊,倒也没多想,当时就写了回信,信中热情爽朗一如往日,倒教苏氏感慨了好一阵子。

  于是你来我往的,一连数封信后,郭武氏就忍不住邀苏氏上她府里玩儿。这正如苏氏所愿,立刻就答应了,约定好了日子。

  正是春光灿烂的时节,苏氏让三姐妹都换上了新裁的春裳,轻薄鲜艳的衣料,因着得体的剪裁以及庄重的款式,完全不会让年少的女孩因之而轻浮,恰相反,更衬出了她们的朝气蓬勃。

  苏氏看着自家三个女儿打扮一新的俏模样儿,多日来,终于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母亲,我们都准备好了。”

  裘慎眉目间也有着因苏氏的欢喜而诞生的喜悦,她今日穿了一身红底牡丹纹襦裙,外头罩的是绣百蝶的广袖纱裳,行动间,裙摆微扬,纱裳轻飘,蝶舞花颤,已经开始显露女子婀娜身姿的少女,就像行走在花丛中,美好得教人心醉。

  “去上房向太夫人问安,然后咱们就出门去。”苏氏取下帕子,按了按突然间有些酸涩的眼角,缓缓道。

  因提到太夫人,气氛就有些微妙起来,裘慎垂下头,低低应了一声“是”,然后扶着苏氏的手,出了雍容院。

  裘怫心里明镜似的,只不说话,像往日一样,安静的跟在长姐的身后。她今日穿的也是新裳,只不像裘慎那样的抢眼,也不像裘怡身上那一袭绣满了紫藤花的黄底襦裙那样的清丽鲜活,她挑的是一身浅蓝色襦裙,除了边边角角上绣了零星的吉祥纹饰,再无其他,瞧着素净极了。只是出门做客,太过素净了也不好,所以挑选罩衫的时候,她便择了一件粉紫色绣桃花纹的,衬着她姣好清丽的眉眼,便有了几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娇美,只是习惯了木讷的表情,却是败趣÷阁,令她看着便少了许多灵气,因而伯府里有人私底下将这位表姑娘称作“木头美人”,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五官生得再好,没有灵气,便也只是个长了皮肉的木头,裘慎明艳端庄,裘怡娇俏可人,伯府里的人一致认为雍容院的三位表姑娘,以容貌而论,排行居二的那位,实是只能末座相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