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求人
作者:瑞者      更新:2020-11-10 15:31      字数:2242
  !

  第125章求人

  别说,皇帝还真是料中了,苏长英接了小黄门传来的皇帝口谕,整个人都是懵的,他是转了文途没错,他是科举出仕没错,可他没办过文会,连参加都极少,毕竟年少读书那会儿,因他是武勋出身,人家正儿八经的文人子弟不爱跟他近乎,等到他有了功名,又一心在官场上拼搏,哪有那闲情逸志去搞什么文会,他又用不着搏名声,扬文名。

  不过懵归懵,到底也是官场老油条了,脸上没表现出来,笑眯眯的与小黄门客客气气聊了几句,塞了个红封儿,旁敲侧击的打听缘由,小黄门出来前是得了昝公公的嘱咐的,自然便漏了口风出来,苏长英这回才明白,原来是因荣国公想求自家太姑奶奶的几幅墨宝撑场子给引起的。

  接下来该怎么办还用得着说吗?当然是央了太夫人出面,求着苏太姑奶奶去。

  太夫人近来身子一直不大爽利,尤其是自申氏和小王氏去东宫探过苏启芳后,就越发坏了些,整日在上房里不大出来,儿子媳妇们去请安,也是十请九不见,苏长英请了大夫三日一诊,却也没什么大病,只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常有的病痛,唯用温药调理着,再用补品养着,于是近日来,府中的人参、燕窝消耗尤其多,好在伯府的家底不错,养得起。

  太夫人也是惊讶无比,再一琢磨,这事儿对伯府大有好处,伯府的孙辈儿都是要读书的,正好借这个机会,让他们多接触接触,郑秀请的那些人,大多又刚好兼具勋贵与读书人的身份,再没有比这适合孙辈儿们的交际圈子了。于是勉强拖着病体,去了容溪堂。

  苏太姑奶奶为人孤僻冷淡,与府中哪一房都没什么往来,只苏氏一人,因年少时受过她几年教导,方才亲近些,至于其余人等,也只太夫人得她几分敬重。因此闻得太夫人来了,苏太姑奶奶也是吃惊,忙到月门前迎了,挽了太夫人的手,到厅中坐定。

  “嫂子的身子还未大安,怎的就劳师动众的,若有什么话说,叫人来请一声,我又岂会不给嫂子面子。”苏太姑奶奶一开口,就很是埋怨,这话不大中听,显是与人疏离久了,已不知如何表达心中的关切。

  好在太夫人是知道她的性子,晓得她并无他意,方笑道:“我这两日方好些,趁着有精神出来走走。”

  苏太姑奶奶仍是绷紧了脸,道:“我还不知道你这人,素来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与我打什么马虎眼子,便是叨了再多的家常,终归还是要说事儿,何必把精力花在你来我往的虚词儿上。”

  太夫人笑了起来,道:“这么些年,你还是这副直脾气,也罢,那我便不与你寒暄了,只说事儿。”当下便将事儿说了,末了才道,“我思忖着这是伯府小辈儿一次大好的机会,能拓展人脉,又能结交良师益友,只是咱们府上,你是知道的,没人懂这些,独你因着书画之名,反而通晓些,我知道你这些年越发的不爱动了,无事几乎不出容溪堂,可这次机会难得,我实不忍放弃,也只能腆着这张老脸,来求你出手相助了。”

  说完,又对苏太姑奶奶欠了欠身,摆足了求人的姿态。

  苏太姑奶奶不提防太夫人竟然这般放得下身段,避之不及,受了太夫人这一礼,原本想要婉拒的话便有些说不出口了。沉默了片刻,才叹道:“嫂子既然这样说了,我厚着脸皮受府上这些年的照应,便当是回报了。”

  这话就是应了,太夫人心中一喜,痛快道:“我先拨十个人与你跑腿儿,回头让公中给你支五百两银子,其他有什么要使的,或是不够的,只管找我来要。”

  苏太姑奶奶摆摆手,道:“这些且不忙,还是要看荣国公想办个什么样的文会。我出府不便,若是可以,嫂子想法儿请了荣国公到容溪堂来一趟,待我问明了,再行事也不迟。”

  “这却好办,赶明儿你将容溪堂放一日的假,我让伯勤那孩子去请,荣国公必不推拒,一准儿到。”太夫人欢喜道。

  姑嫂两个议定了事,便各自散了,太夫人果然就将苏伯勤叫了过来,如是一说,苏伯勤便乖乖的去请郑秀。

  郑秀眼巴巴的盼了又盼,终于把苏伯勤给盼来了,岂有不应的,隔日便打扮一新,欢欢喜喜的登了忠毅伯府的门。

  这一日容溪堂给姑娘们都放了假,非节非年的,姑娘们岂有不好奇的,只是教习嬷嬷们也不知道缘由,只知道这是苏太姑奶奶亲口吩咐的,也没人敢去问苏太姑姑,哦,还是有人敢去问的,便是书画教习叶嬷嬷。但苏太姑奶奶素知她不是个省事的,又极好热闹,恐她节外生枝,压根不理她,叶嬷嬷无可奈何,磨了苏太姑奶奶好半日,到底没法子。

  叶嬷嬷却不肯死心,从容溪堂出来,一转身就去了雍容院。当然不是寻苏氏,她与苏氏没什么交情,但裘怡却是她的弟子呢,那小姑娘书画上的天赋普普通通,但为人却灵变讨喜,关键是消息灵通,嘴风又不紧,稍给点好处就什么都能打听出来。既然苏太姑奶奶那里问不出来,来问这小姑娘也是一样的,只要许点好处,这小姑娘什么都肯为她做的。

  果然,裘怡一听叶嬷嬷许了好处,顿时就拍着胸脯打了包票,其实就算叶嬷嬷不来,她也是要打听的,她的好奇心可比谁都强,无缘无故的,突然放假,怎么不教人好奇。

  只是小黄门来传皇帝口谕时,下人们都被清退了,只有苏长英一人接了口谕,太夫人和苏太姑奶奶对身边人管束得较严,她们身边自然没人敢露口风,结果这回裘怡却是失了手,什么都没打听出来。这让她岂能甘心,叶嬷嬷可是许了她一道独门画技的。

  小姑娘心思灵动,又有点儿胆子,加上人面儿熟,到了这日,她偷偷摸进了容溪堂,又趁人不注意进了月门后,钻进了苏太姑奶奶待客的小厅,一猫腰,藏到了帘幔后。也是苏太姑奶奶这里人手较少,且为了招待贵客,各都忙着,竟是谁都不曾留意到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