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怒怼
作者:瑞者      更新:2020-11-10 15:42      字数:2305
  !

  这些话也不知道打哪里传了出来,却气得苏氏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裘怫在襁褓之中就是由她养大的,说裘怫是狐媚子岂不是也等于说她教养无方,虽然她早知道应下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肯定会给裘家招黑,但真听到了这些谣言,她还是气得不行,只能借着一次出门应酬的机会,当众放话。

  “小女生母早逝,是由我一手教养,德行亲传,再没有不端庄自重的,规矩礼仪亦是由宫中的司仪嬷嬷一手教导,外头这些风言风语,胡乱猜测,无由诋毁,也不知是瞧不上我这堂堂伯府千金,还是瞧不上宫里的司仪嬷嬷,若照这般说法,只怕那些受宫嬷嬷教导的贵女们,都要跟着受连累了。”

  若说苏氏这个过了气的伯府千金还够不上分量的话,那么她抬出的许嬷嬷那分量就绝对是千斤重,许嬷嬷可不是寻常的宫嬷嬷,她是司仪嬷嬷,三品女官,受过她教导的,不是公主,就是郡主,最次也是没有封号的宗室女,裘家姐妹是唯一不是宗室女而得她悉心教导的,敢说裘怫言行浪荡勾引了荣国公,那岂不是等于说许嬷嬷教导无方,那受过她教导的公主、郡主们,岂不是也要跟着被人置疑教养。

  这一下子,外头传的那些黑话顿时就收敛了许多,再没有人敢在这上头挑裘怫的刺,只能传些酸话了,说什么狗窝里也能长灵芝,怪不得一个小小庶女能飞上枝头变凤凰,感情是天天沾着狗屎,才走了狗屎运啊。

  对此,苏氏气哼哼继续打脸。

  “先夫虽然英年早逝,但也是探花之才,我裘家一向以诗书传家,以耕读存世,乃是正经的书香人家,怎么就成了狗窝了?说这些话的人也不怕挨雷劈,难道天底下的书香门第都是狗窝不成。”

  外头的酸话浪潮顿时为之一静,骂书香人家是狗窝,信不信这些人能让他们遗臭万年,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人啊,口诛趣÷阁伐连皇帝都顶不住,瞧瞧史书野话里,多少皇帝都被批得狗血淋头,还编排出多少段子来抹黑。

  这话传进了宫里,皇帝笑得差点不顾形象在龙椅上打滚,特地把郑秀召入宫中道:“朕原还打算给裘家次女封个头衔,以压住外头的那些酸话,不想你这丈母娘竟也是个狠角色,一句句给怼的,简直就是一张秀口压万言,巾帼英雄啊。有母如此,女亦如何?阿秀,以后你要是与裘二吵起架来,怕是必输的。”

  郑秀:“……”

  其实苏氏是正经的大家闺秀,哪里懂得怼人,实在是这回给气坏了,硬是气出了一身的气势来。

  不过这事儿毕竟也算个事儿,只靠苏氏一张嘴,也不可能全然压住外头那些议论,皇帝琢磨着还是要给裘怫封个头衔抬一抬身份,才好教人无话可说,不然,他不怕委屈裘怫,只怕郑秀跟着要受委屈。

  可这一没功劳二没苦劳的,就算他是皇帝,也不好平白就给裘怫多大的荣耀,而且这头衔怎么给也是个说头,高了不合适,低了不管用。

  最后还是太后出了手,说要见见准甥孙媳妇儿,下了懿旨,召苏氏及其次女入宫晋见。

  消息传出来,倒也不让人意外,太后那么宠爱郑秀,怎么可能不想见见他将来的妻子,说实话,太后没有在太子上裘家提亲前召见苏氏母女,而是裘家允亲之后才召见,已经是相当克制和尊重裘家了。

  眼见连太后都对裘家的家世没什么意见,外头拿家世挑剔裘怫的议论顿时就又减少了许多,几乎没人再计较裘怫家世太低,反而倒是想知道裘家次女究竟有多出色,才会让太后都不计较家世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太后想知道的,虽然太后没有见过裘怫,但她很早以前就已经知道这个女孩儿,尤其是许嬷嬷去了裘家以后,每回进宫来探望太后,都会提一提,或是有意,或是无心,许嬷嬷在提到裘怫时,用词虽是寻常,语气却不无赞赏之意。那时候太后就知道,自家甥孙的眼光是极好的,若不是那女孩儿确实出色,又怎能得见惯了出色女孩儿的许嬷嬷这样的看重栽培。

  外头的传言贬低裘怫的很多,但太后是一个也不信的,许嬷嬷教出来的女孩儿,绝不可能是轻浮浪荡、有貌无德之人。所以太后这次出面,除了要寻个合适的名目抬举裘怫之外,便也是想看看,这女孩儿究竟有多好,才让许嬷嬷和郑秀都那么喜欢她。

  其实太后近些年已经很少召见京中年轻的女孩儿了,皇帝早在好几年前就不往后宫里纳人,皇子们娶亲纳侧,自有皇后操心,太后唯一关心的只有郑秀的亲事,还因为明觉大师的警告而不得不顺其自然,除了太后的娘家凉国公府的几个女孩儿偶尔会在母亲的带领下入宫探望太后,就只有宗室皇亲们家的女孩儿,会定期入宫给太后请安。

  裘怫这回被召见,算是又破了例,自然是万众瞩目,很多人都想看看,这女孩儿能不能讨得太后欢心,若是太后不喜欢她,甚至她自个儿不懂事惹恼了太后,那这门正在进行中的亲事能不能成还得两说,毕竟,什么事都有意外不是。

  鉴于这种情况,苏氏对这次的召见格外的紧张,几次向许嬷嬷打听裘怫的宫礼学得如何,又担心这姑娘素日显得木讷,太后不喜,连连叮嘱裘怫要学得开朗些,活泼些,还得张罗着衣裳佩饰,既不能太显奢华,又不能过于寒酸,简直是操碎了苏氏一颗心。

  便在这时候,伯府太夫人又跟着掺了一脚,说是要见见外孙女儿,让苏氏领着三个女儿往伯府走一趟。

  当着来传话的翠妈妈的面,苏氏笑着答应了,等翠妈妈一走,她就沉下了脸。当初太夫人不让裘怫和裘怡再往伯府去的时候,怎么不说她们也是外孙女儿,如今倒是又承认了,反复无常的,也不怕被小儿女们笑话。太夫人倒是舍得下那张老脸来,不怕自己打自己的脸,可苏氏没修炼到这程度,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然而纵然她再不高兴,那也是亲娘,亲娘开了口,这面子不能不给,所以在太后召见裘怫的前几日,苏氏到底还是领了女儿们去了伯府。

  \s

  ↓认准以下网址其他均为仿冒↓

  (.laoqu123=老曲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