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解释
作者:瑞者      更新:2020-11-10 15:50      字数:2231
  !

  抱着这样的想法,郑秀匆匆回到靖安堂,皇帝还没有走,来观礼的客人们自然也不好散去,毕恭毕敬的跟上朝一样的站在靖安堂里,皇帝倒是不以为意,与皇后说说笑笑,偶尔还跟苏氏搭几句,简直就是亲家公亲家母的一家亲。

  好吧,皇帝如此平易近人暂且不论,至少这一幕说明,皇帝是真的宠荣国公,哪怕荣国公明目张胆的跟东宫站到了一起,皇帝也没有介怀。这无形中,就又给东宫加了一块十分有分量的砝码,很多人的心中自有思量。

  直到郑秀的到来,才打破了靖安堂里略显得有些诡异的安静气氛。

  “多谢皇舅和皇后娘娘今日来给甥儿捧场,这杯喜酒,甥儿敬您二老。”

  郑秀一脸喜气的亲手斟了两杯酒,奉到帝后跟前。

  皇帝笑眯眯的,接过酒一饮而尽,道:“一杯酒就想打发朕,可没这么便宜你,明儿个,朕等你带着媳妇儿来给朕请安。”

  郑秀老老实实应了,才道:“皇舅,时辰已不早,甥儿护送您和皇后娘娘回宫。”

  皇帝看了看天色,他出来确实够久了,便放下酒盏,这时皇后突然道:“陛下,阿秀今日大喜,还要忙着招呼客人,哪里用得他来护送,太子今日也要过来讨一杯谢媒酒,怕是这会儿也该到了,不如再稍坐一会儿,让太子陪着咱们回宫。”

  皇帝眉头一皱,道:“太子是大媒,怎么没陪着阿秀去迎亲?”

  这话说的,皇后都不知道怎么接。别家成亲,媒人确实是要陪着去迎亲的,但太子是什么身份,他肯迂尊降贵给郑秀保媒就是很给面子了,哪有再自降身份陪着去迎亲的,回头来讨杯谢媒酒,已经是赏了郑秀的脸面。再说了,君臣有别,太子虽然不是皇帝,但也是储君,君臣有别这四个字能是儿戏吗?

  可这话皇后不能说,她是知道皇帝的,对自己的亲儿子,皇帝是先君后父,首先是君臣,其次是父子,而对郑秀,恰好相反,首先是父子,然后是舅甥,最后才是君臣,不,最后才是臣君,是郑秀先认自己为臣,皇帝才会把自己当成君,否则,连这个最后都不会有。

  所以,皇帝的想法皇后也就很了解,在皇帝的念头里,太子是别人的储君,但不能是郑秀的,太子和郑秀,在皇帝心里就是兄弟,弟弟迎亲,做兄长的还是媒人,理所当然应该陪着去一起迎亲。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只是皇后意难平,她的儿子,天生就该高人一等,凭什么皇帝连这点尊贵都要剥夺。凭什么,郑秀就这么的特殊!

  皇后不是个会掩饰情绪的人,她这里脸色微沉,与她并肩而坐的皇帝没看见,可郑秀却是瞧得清楚,当下便笑道:“皇舅,太子哥哥每日里多少事务,哪里轻易抽得出身来,我早与他私下说好了,迎亲时他不必陪我一起,但到喜宴时,他是一定要来帮我挡酒的。”

  皇帝一听就乐了,方才那点不悦早抛开了去,笑指着郑秀道:“你倒打的如意算盘,罢罢罢,朕不与你计较。”

  婚宴上,宾客们要灌新郎官酒乃是习俗,不知多少新郎官因为被灌醉了,辜负了洞房花烛夜美景良辰时,因此久而久之,新郎官们自然也要想尽办法躲酒,人缘好的,多拉上几个狐朋狗友帮着挡酒,人缘不好的,只有认命,最后能不能顺利洞房花烛,全凭自个儿的酒量。

  郑秀的人缘说不上好不好,但架不住他命好,背后有皇帝靠着,还能拉上太子来挡酒,喜宴上,太子拿着酒盏往那里一坐,有几个人敢真的上前来灌酒啊。

  皇帝就是想到这个才乐的,乐完了,才想起还有件事,一抬手,把昝公公叫了上来,道:“宣旨吧。”

  宣什么旨?自然就是专门留到今日的那道恩旨。

  于是已经进了洞房的裘怫不得不又被扶着回到靖安堂,和郑秀一起接旨谢恩,惹来不知多少艳羡的眼神。

  等这道旨意宣读完了,太子也终于赶到了荣国公府,只来得及说了句道贺的话,气都没喘匀就又陪着帝后又一道回宫。

  不怪太子来去匆匆,皇帝携皇后出宫到荣国公府来,事先谁都没告诉,连皇后也是仓促得很,直到抵达荣国公府,才抽出工夫来暗地里派人去通知太子。

  偏不巧,东宫今日里又出了点事,太子不得不处理好了,才赶了来,真的是赶,连车都没坐,是纵马而来,进了荣国公府也是一路快走,太子养尊处优多年,哪怕身体再倍儿棒,也真是气喘不已。

  皇帝见太子来得匆忙,自然心里有数,也没说什么,一则今日心里确实高兴,二则有郑秀前头的话打底,他对太子的不满也就消得差不多了,因此难得的还给了太子一个好脸色,不是君对臣,而是父对子的那种慈祥和蔼,刺激得太子差点都热泪盈眶了。自打他入朝理政以来,这样的表情,他几乎就没在皇帝脸上看到过,哦不,是看到过很多次,只是都不是对着他的。

  “父、父皇,儿、儿臣……”太子语无伦次,多大的人,竟有了几分孩子般的无措。

  皇帝一挥手,道:“陪朕回宫。”

  真是的,多大的人了,连话都说不清楚。皇帝决定这一路上,他得跟太子好生说道说道,身为储君,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人何事,都该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望子成龙,大抵是天下间每个父亲心底最深的期盼,皇帝虽为人君,亦不例外。不过如果太子真的做到了,只怕皇帝也未必能高兴得起来,太过出色的太子,对皇帝也是压力,尤其是皇帝还没有到年迈无力的时候,还不如太子现在这个模样,更能让皇帝放心。

  这就是生于皇室的悲哀,天家无父子,但人却有情义,两者间的矛盾,让皇帝的满腔父爱,也只有在面对毫无利益纠葛的郑秀时,才能完完全全的释放出来,旁人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对郑秀恩宠有加,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坐上那个世间至高无上的位置,所以不能体会皇帝那悲哀又矛盾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