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 回 焚书断情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15      字数:3289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徐嬷嬷嘴唇翕动,心情激荡,有心想要说将残身依附于甄宝人,又觉得姿态太低了。若说自己打算助她一臂之力,又觉得好象托大了。

  “那一次为秋芸见姑娘,是姑娘病好后头一回见面。那一次……姑娘先用言词激怒我,又戳破我的隐忧,最后虽然说动了我,我心里却对姑娘喜爱不起来。只觉得姑娘心思如同蛇蝎。能钻进人脑里敲骨吸髓……后来,秋芸说要求你助她自赎,我只当她疯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姑娘当真同意了,而且竟把傍身的财物都给了她……至此,我才觉得姑娘非同常人,是我昔日错看了姑娘……我今日来,是想……”

  虽然,徐嬷嬷仍有些词不达意,但已足够坦白,甄宝人对她的来意已经了然于心。她轻盈地站起来,还了徐嬷嬷一礼,说:“嬷嬷的意思,甄宝人已经明白,定不辜负嬷嬷的一番美意。”

  徐嬷嬷点了点头,心里百般感慨,这个七姑娘心比比干多一窍,一点即通,话又说的漂亮。

  “姑娘,我也不跟你来那些虚词套话,对姑娘来说,再不甘心,这个庶出的身份已定,如今的出路就是谋个好姻缘,可眼下这一宗你无依无傍,在这个伯府里,就只能依仗老祖宗。老祖宗再不喜欢你,还得对馨大姑娘有个交待。要是老祖宗有个万一,姑娘的婚事便是大夫人说了算……所以姑娘如今务必要帮着老祖宗。”

  甄宝人早将自己的前途想得明明白白,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心想,这个徐嬷嬷可真是一个忠仆呀,为自己谋划的同时,又替老祖宗谋划了一番。

  双方既已结盟,事情说定了,徐嬷嬷放下心来,神情也比方才轻松多了。她想了想又说:“对了,有些事情,我得提醒姑娘一下,姑娘脑子里先警醒着些。如今公中的田宅商铺地契都在老祖宗手里,但是日常管事的基本都是大夫人的人——上回茶花下毒害姑娘,其实便是冲着二夫人去的,以姑娘的聪明,定早就发现了……”

  甄宝人点点头。“可是,我总是猜不出会是谁要害我,嬷嬷可知道是谁指使的吗?”

  “我私下也打探过,确实查不出什么蛛丝马迹,但有一点姑娘请放心,我敢保证,绝对不是老祖宗做的。”

  “哦?嬷嬷如此笃定,可有什么缘故?”甄宝人不是不怀疑的。

  “我问过老祖宗,为何不查明真凶,倒把茶花急急送官了?她当时是这般回答我的,‘阿瑶你不懂,我送茶花入官府,一是告诉老大媳妇,适可而止,田庄商铺是咱们整个伯府的。二也是不想把疥子捅破了,那真太难看,传出去置咱们伯府于何地?’”

  甄宝人明白了,老祖宗最在乎的便是伯府名声,所以急急把丑事遮掩了。她也明白,徐嬷嬷这么说,是担心她对老祖宗心存怀疑,不肯尽心尽力助她。

  其实徐嬷嬷真是过虑了,这个身体早就换了芯片,甄宝人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她对这府里的人没有爱也没有恨,能交心的不妨可以交心,能利用的权且就利用。

  这些所谓的亲人,对她真心或是假意,她并不在意,她只想要得到最大的利益。

  她正想再问问徐嬷嬷,今日东平侯府的赏荷花会究竟有什么用意?话还未来得及出口,忽然听到外面有小丫鬟大叫:“徐嬷嬷可是在这里?老祖宗醒了,正找您呢。”

  “在这里,在这里。”徐嬷嬷慌不迭地站起来,往门外冲,走到门口,方才想起还没有跟甄宝人招呼,又回头说,“姑娘,我先去了,咱们改日再聊。”

  “嗯,嬷嬷慢走。”

  徐嬷嬷走出门后,秋芝进里屋,低声跟甄宝人说:“姑娘别忘记了,春水可是秋蔓的表妹呢。”

  甄宝人如何能忘?春水为了秋蔓,已经出卖过她一次了。

  但她仍笑着点点头,以示鼓励。毕竟秋芝已经开始为她设想了,看来今日一番谈话见了效果,这也算好事一桩。

  这晚上洗漱完毕,待秋芝出去后,甄宝人栓上门,来到妆匣前,将那个荷包拿了出来,取出花笺凑到烛光下细看。

  花笺上寥寥几句,字迹龙飞凤舞,也是飞白体,“甄七,若有急事,可着人去‘品缘阁’书局留信给品缘先生。金叶子没有标记,应急可用。”

  到底谁写的?是不是魏铭秀,纸上没有署名,甄宝人一头雾水,但此人字里行间显然没有恶意。

  她双手拿起花笺颠来倒去,仔细观看,看了一会儿,看出了一点儿名堂。信纸虽没落款,但信纸右下角盖着一枚黑色的印章,不注意看,好像一个装饰图案。

  可惜,这枚印章刻得是小篆体,甄宝人对这种字体并不熟悉,她用手指沿着那枚小小的印章的勾画,比划了一会儿,隐隐约约觉得似乎有个秀字,主要原因还是她的潜意识认为,东平侯府里能给她留言相助并且还愿意送钱的,好像只有那一位魏铭秀了。

  那个魏静香,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她,包括今天将她请去赏荷,都是目的不纯,似乎就是为了针对温柔的。魏家好像还有一个叫“魏铭月”的小子,迎春河边有过一面之缘,担心她连累了魏铭秀的名声,对她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甄宝人提起毛笔,将这个印章的图案细细地描了两遍,觉得大致差不离了,将花笺送到了烛火上点燃,眼瞅着它即将燃尽,扔进了笔洗里,最后再浇上水,毁尸灭迹。

  原主和这个魏铭秀怎么认识的,甄宝人却并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她很清楚,原主就是因为这个魏铭秀才被甄巧人骗到梅林挨冻,最后大病一场,香消玉殒。

  原主是不是喜欢魏铭秀她不清楚,反正甄宝人是一点儿也不喜欢,就凭着这张条子,如果被人发现,要么她会再次被幽禁,要么被送去给魏铭秀当小老婆,两者都不是她的理想。

  思来想去,甄宝人决定远离这个魏世子,再不要和他有一丝一毫的瓜葛。对于她来说,什么男人都没有她的小命来得重要,这样拉风的男人会有多少女人去争去抢,用脚丫子想,她也能想到那个惨烈劲儿。

  至于金叶子嘛,甄宝人可没想过要划清界限,既然没有任何标记,自己正穷得紧,又没办法再还,总不能扔了,那就物尽其用吧!

  想到这里,她喜孜孜地将金叶子包了一片在荷包里备用,其他的,都锁进了妆匣里。

  甄宝人有洁癖,前半生的誓言是,男人和牙刷绝不会与任何人共用。这个时代女人都没有地位,任你出身如何高贵,任你貌美如花,你也扛不住丈夫可以明目张胆地勾三搭四。

  如果一定得选个男人嫁了,她宁可自己选一个,优秀不优秀倒不要紧,要紧的是要怕老婆,不敢娶小老婆的才行。

  第二天大早,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甄宝人带着秋芝拎着包袱到大夫人屋子里请安。

  然后一干人等到大门外,上了四辆青幔马车,大夫人和二姑娘一辆,二夫人和三姑娘、八姑娘一辆,四姑娘和五姑娘一辆,甄宝人还是和六姑娘一辆。随行的嬷嬷和丫鬟们上了后面的两辆牛车。

  甄府大管家骑马在前面开路,一干小厮护院左右随行。好长的一个队伍,浩浩荡荡地出了陈桥门,往北边而去。

  天色虽早,驿道上却十分热闹,骡声、马声、车轱辘声、吆喝声不绝于耳。行了约摸七八里,才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辚辚的车轱辘声。

  甄宝人揭起竹帘一角,只见窗外平原沃野,一望无际,晨雾尚未散尽,青烟袅袅浮在半空。驿道两边稻谷半熟,有农民戴着斗笠在田中耕作,一派田园盛景。

  一时心中百感丛生,她不由自主叹息一声。

  “七妹妹。”同车的六姑娘轻唤一声。

  甄宝人转眸看她。

  甄盼人小声说:“那日妹妹拉我一把,我还未曾向你道谢呢。”

  “这种小事,何足挂齿?姐姐不必放在心上。”

  甄盼人垂下眼眸,绞着手绢,问:“小七,我……那日,是不是有点儿自不量力了?”

  这话可不好回答,甄宝人戒心顿起,她想了想,模棱两可地说:“姐姐有姨娘有弟弟,自然要比妹妹多操心些。”

  盼人想到被抽三十荆条的琳姨娘,黯然地叹口气,说:“便是想操心又有何用?反而是害了她……”

  甄宝人与她并无深交,这个话题又不轻松,索性就不接话。

  甄盼人也很是聪明,旋即舒展眉头,拉着甄宝人的手说:“不说这些了。对了,听说妹妹想重学绣花?以后不如到我屋里一起做针钱吧,若是不懂,我还可以指点一二。”

  虽然不明白她示好为哪般,但是甄宝人深知,这个时代的女子,德言工容,缺不一可,自己好歹也得能糊弄过去。“那小妹先行谢过了。”

  “妹妹客气了,我们是姐妹,又是一个院子住着的,互相关照是应该的。”甄盼人很亲切。

  “姐姐说的是。”甄宝人愈发谨慎。

  话题再次告一段落,又冷场了。

  六姑娘眼波一转,说:“今日起早了,我先小憩一会儿,到了,妹妹叫我一声。”

  “好。”甄宝人点点头。

  甄盼人闭上眼睛,倚着车壁打盹。

  甄宝人索性半卷帘子,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的景致,思绪纷飞。

  就这样缓缓又行了大约十里,驿道两边出现一个大村庄,屋宇连排,阡陌纵横,隐隐有狗吠声传来。

  身旁秋芝轻推了甄宝人一下,满脸兴奋,低声地说:“姑娘,三清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