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回 步步生莲(一更)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17      字数:3164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甄宝人一行出城隍庙向北,走了约摸一刻钟,就是车夫所说的小村子。十几户人家掩映在树丛里,大部分都是低矮的土坏房,屋顶抹着麦秸泥,被暴雨一冲洗,黄泥水沿墙而下,刷出一道道的浑浊痕迹。

  车夫所说的大院子在村的东头,是青砖瓦房,在一群土坏房里鹤立鸡群。

  车夫上前拍门,出来一个佝偻着背的头发花白的老翁,他起初不乐意,连连摇手。但是转眼看到青峰带着刀,又看到甄宝人乘的是三清观的马车,知道是贵人,吓得腿脚抖嗦,赶紧打开大门,迎大家进去。

  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三间开的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俱全,南面是倒座房——是老仆人的住处,也是厨房的位置。

  许文儒扫了一眼院子,对甄宝人说:“七姑娘,你先挑一处吧。”

  甄宝人看了看,大门开在东南角,离东厢房很近,不安静也不隐蔽,于是说:“文儒,我们主仆三人住西厢,你看如何?”

  “好,七姑娘请进屋去休息吧,余下的事情便由我来安排了。”

  “等等,文儒,宜春河上的桥坏了,怎么回京城呢?”

  “须得绕到下游,另有一桥可以回京城,不过不知道那桥还安好否?而且此地去下游,要多走八十里路。”许文儒说,“七姑娘不如安心地等着,等暴雨停了,地方官吏会派人修饬的。”

  甄宝人问:“大概多久能修好呢?”

  许文儒摇摇头说:“石桥至少得半年,多半会先搭个木桥,供行人往来。”

  “多谢文儒先生。”甄宝人向他行了个礼,带着秋芝和刘嬷嬷进西厢房。

  屋子有一阵子没有人住,家具都还不错,就是屋子里有股子怪味。秋芝和刘嬷嬷把窗子打开,又找抹布出来,拭去积尘。

  甄宝人手托着下巴,就则坐在厅里百无聊聊地看着雨。

  许文儒给老翁一锭银子当住宿费,又让他准备些吃食。乡下地方,自然没有什么好的东西,老翁冒雨去附近的人家买了一点东西。刘嬷嬷见他年老体弱,怕他手脚不干净,自告奋勇去厨房做饭菜。

  晚饭很简单,小米粥、韭菜烙饼、一碟蒸腊肉。

  用过饭,刘嬷嬷和秋芝又去拎了热水,甄宝人草草洗了洗,今天一番折腾,很是困顿,倒到床上就睡觉了。

  梦里也是大雨滂沱,雨声哗哗……渐渐地,雨声里掺进隐隐的马蹄声和喑哑的马匹嘶叫声。

  她迷糊着醒过来,依旧躺在床上,听到外间传来拍门声,跟着有脚步声响起,从东厢房一直到大门口,然后又有说话声响起,掺和着雨声若有若无。

  “王爷回来了……”好象是青峰的声音。

  “……青骓被草绊住了,王爷摔了下来……”这个是长生的声音。

  许文儒着急的声音:“思铭,可要紧不?”

  安王的声音:“文儒,我没事儿,是他们大惊小怪了。咱们从前在西北的时候,水里来泥里去的,哪有这么多讲究?怎么回到京城,倒身娇肉贵起来了。”

  长生大声嚷嚷着:“文儒,别听他胡说,胳膊都摔伤了……”

  安王低声说:“长生,别瞎嚷嚷,吵着别人休息。”

  一干人等边说话边沿着抄手游廊,经东厢房往正房而去,声音渐渐变小。

  甄宝人彻底醒了,翻身坐起来,屋里没有漏钟,也不知道时辰,外面是一片漆黑。

  秋芝趴在床边睡的正香,嘴角挂着一条晶亮的涎水,刘嬷嬷躺在屏峰后的榻上,扯着小呼噜。

  “秋芝,醒醒。”甄宝人推推秋芝。

  她哼了一声,揉着双眼不解地看着阮珠,问:“姑娘怎么了?”

  “去把刘嬷嬷叫醒。”

  秋芝还没有起身,刘嬷嬷已经惊醒了,低声问:“姑娘叫我?”

  “嬷嬷,安王他们回来了,多半还没有用过饭,你和秋芝去厨房里做点东西吧。”

  “行行行,我这就去。”碰上了这样的大人物,刘嬷嬷翻身坐起,跳下榻,屁颠儿屁颠儿就往门外走。

  秋芝打着呵欠跟着。

  甄宝人仍然躺回床上,却睡不着,手枕着头侧卧着,听着暴雨重重地打着窗棂。

  一会儿,听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刘嬷嬷和秋芝一起回来了。

  刘嬷嬷轻声说:“姑娘,安王他们总共六人,可这厨房里只剩小半袋面粉了,这半夜三更的,又不好出去找人家买,如何是好呢?”

  “这有什么难的?做面鱼儿好了。”

  刘嬷嬷为难地说:“姑娘,不瞒你说,老身从来没有做过面鱼儿。”

  “秋芝你呢?你娘不是厨娘吗?”

  秋芝摇摇头,苦着脸说:“那会儿太小了,娘不让我碰灶台,说等我大了再教我。”

  甄宝人倒是会一点儿,曾经在北京的西贝莜面村吃过羊肉面鱼儿,十分鲜美。后来自己动手做过,虽然没有面食店里做的好,却也不差。“那我做吧。”

  “姑娘你做?”秋芝和刘嬷嬷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这个在伯府里连厨房的门都没有进过的七姑娘会做饭?而且还是做庄户人家才吃的面鱼儿?

  看她们这么惊愕,甄宝人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去做呢?

  算了,就看在安王为“为万民立命”的份上,自己做一餐饭也不算什么,何况这一回自己算是得人家的照顾。再说,自己在厨房做一下,别人都会认为是下人做的,这两位不说,谁会知道?

  甄宝人这么想着,下床穿好鞋子,理理衣服,又把披散的头发用丝带简单地绑上。然后,带着刘嬷嬷和秋芝走出西厢,好奇地往正屋方向瞟了一眼。

  正屋的门半掩着,大概里面点着不少蜡烛,桔光色的烛光从门缝里泄出来,照着院子里急急落下的雨滴,灯光与水气交织成一片氤氤氲氲。

  屋里那几位大概在说话,只是隔着太远,又因为雨声太大,传过来只剩下若有若无的飘渺声音。

  她进厨房里看了看,有小半盆面粉、半把韭菜、两个鸡蛋、半条腊肉、五六株青菜,做一锅面鱼儿倒是够的。只是六人都是壮年男子,垫垫肚子还可以,想要吃饱那是不可能的。

  甄宝人让刘嬷嬷活面,自己切菜,秋芝去烧开水。

  刘嬷嬷和秋芝开始还怀疑甄宝人会不会做菜,结果发现她动作娴熟,倒好象是经常做的,心里暗暗纳闷。

  刘嬷嬷和好面,放在一旁饧面,然后去把另一个锅烧烫。

  甄宝人把腊肉先扔进去,炸出一点油后,再把青菜倒进去,稍稍炒了炒,放进盐,放一大勺子水,盖上锅盖。转身下灶台,把饧好的面用手一片一片揪下来,像不像小鱼她就不管了,能吃就行呗!

  正忙碌着,厨房的门忽然被推开了,青峰一只手拎着茶壶,一只手拎着湿漉漉的黑紫色长衫站在门口,他显然没有想到甄宝人在,顿住脚诧异地看着她。

  甄宝人轻声问:“可有什么事?”

  青峰举着湿衣服,说:“我们王爷的衣服,想麻烦你们烘干一下。”又举起另一只手的茶壶,“请问,有没有热水?”

  “有。”甄宝人转头对秋芝说,“秋芝你帮他。”

  秋芝接过青峰手里的紫色长袍搭在灶台边,又把锅里的热水倒进茶壶里。青峰沉默着退了出去,拿着茶壶回到正屋。除许文儒外,其他人都光着上身坐着,衣衫或搭在桌子上,或在手里拧着。

  长生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问:“她们是在做饭吧?我可饿死了。”

  青峰倒出一杯水递给安王说:“是。”顿了顿,迟疑着说:“那个……那个,七姑娘在做饭。”

  安王正准备喝水,闻言一愣,下意识抬头看着厨房的方向。

  长生好奇地问:“青峰,那位姑娘长得好看不?”

  青峰立刻摇摇头说:“没,没看清楚。”

  “真是笨,我去看看。”长生边说边跳下椅子,就往门口奔。

  安王皱眉,严厉地说:“长生,你别疯疯癫癫的。这里不是兴平城,这里的姑娘也不是西戎的舞娘,你若是再没有个分寸,还是赶紧给我回兴平城呆着吧。”

  长生诧异地停住脚步,转身看着他。

  他跟安王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又一起到西北战场上出生入死,说是主仆,其实情同手足,平日嘻笑怒骂惯了,没想到他会忽然说出这番话,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

  长生呆立片刻,一屁股坐下,嘟囔了一句:“不去看就是了,发这么大火做什么?”

  一旁的许文儒捋着胡须说:“长生,别怪王爷说你,这京城可不是别的地方,多的是高门大阀,你若是冒冒失失得罪他们,到时候连王爷不一定能保全你。就象眼前这位七姑娘,她祖上可是跟随太宗皇帝南征北战的谋士,世代入朝为官。她的祖父文孝公曾经……”

  说着说着,许文儒忽然觉得不对劲,屋里太安静,以至于连外面沉闷的雨声似乎都消失了。

  他诧异地扫视一眼厅堂,才发现没有一个人在听,大家都看着屋外。

  顺着大家的视线看过去,只看见一条纤细的人影沿着倒座屋前面的游廊往西厢房走去,夜色太黑,看不清楚她的相貌,只觉得她身上穿着的素色窄袖轻衫特别的洁白干净,行走间裙裾飘飘,什么叫弱柳扶风,什么叫步步生莲,大抵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