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回 真人要收徒(一更)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17      字数:3334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甄宝人闻言一怔,转眸看着刘嬷嬷。

  刘嬷嬷识趣地上前,说:“这位师傅,我们没要车,你是不是弄错了?”

  车夫连迭摇头说:“没错,方才有位大爷过来,给了我五百文,让我过来接姑娘回城里。他说的清清楚楚,身着米白绣花薄衫,下着浅青色素绫瘦长裙,头戴帷帽,带着一个嬷嬷一个丫鬟。”

  他这么一说,甄宝人知道定是自己无疑,不再迟疑,招呼刘嬷嬷和秋芝一起上了马车。刘嬷嬷和秋芝还处在惊异当中,傻楞楞地看着甄宝人。甄宝人笑了笑,说:“怎么了?咱们原本就是要雇马车的,这不马车过来了?”

  “姑娘说的是。”刘嬷嬷诺诺地应着,心里却在想,雇马车的定是安王无疑了。

  以这一位这么高贵的身份,两人不过是萍水相逢,却如此细心周到地为姑娘打点,莫非……少不得胡思乱想一会儿。忽的想起七姑娘马上要定亲的,还是订了那么一个废人,她的所思所想顿时如同梦幻泡影般地碎了。

  转眸看甄宝人,此时她已摘掉帷帽,头抵着竹帘看着窗外,眉间一丝怡然自得,不由惋惜地叹口气。这女人,凭你如何机智聪慧,凭你如何貌美如花,没有一个好出身,一切都是白搭。

  马车往京城方向没有走多久,后面又传来一阵雷鸣般的马蹄声,跟着许文儒和青峰等六人风卷残云般地掠过。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甄宝人羡慕不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骑马学会。

  马在这个时代是最快的交通工具,骏马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而单驾马车最多日行三百里,双驾的估计也就是五百里,至于走路大概一日百里。万一将来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不会骑马太吃亏了。

  暴雨过后,地面坑坑洼洼,极不好走。车夫又是做生意的,只想着早点把甄宝人等人送到目的地,好去招揽下一桩生意。因此他驶的飞快,这一路颠簸自不在话下。

  好在离着京城不远,到城门口,路上往来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各种各样的车辆牲畜充塞道路,马车就慢了下来。

  车外,马嘶声、骡叫声、牛哞声、羊咩声、车夫的喝斥声、小贩的叫卖声……喧杂异常。甄宝人绕有兴致地听着、看着,虽然隔着竹帘子,不甚分明,却也津津有味,这种踏踏实实的生活气息在宅院深深的伯府是感受不到的。

  过了狭窄的城门,就是大街,马车又加快速度。城里都是青石板路,一路吧哒吧哒,特别清脆,耗时一刻多钟回到伯府。

  在大门前下了马车,甄宝人带着刘嬷嬷和秋芝先到大夫人的院子,刚进院门,蹲在白石矶下逗猫玩的几个小丫鬟站起来,七嘴八舌地嚷嚷着:“七姑娘回来了,七姑娘回来了。”

  竹帘一动,巧珍出来,轻声喝斥:“大呼小叫的作什么!不知道有客人在吗?”

  小丫头们诺诺地低下头。

  甄宝人诧异地看看天空,看太阳应该快到午时四刻(12点),这个时候居然有客人?

  巧珍转眸看着甄宝人,带点笑意地说,“阿弥陀佛,七姑娘你总算回来了,昨日暴雨,大夫人可吓坏了,今天一大早就打发人在城门口守着,姑娘方才可见着没?”

  甄宝人说:“可能是错过了,不曾见着人。”

  巧珍“哦”了一声,对一个小丫鬟说:“喜儿,你去外头跟三管家说一声,七姑娘回来了,让他把城门口守着的几个人给叫回来。”

  小丫鬟应了一声,吧哒吧哒地跑了。

  巧珍又说:“七姑娘,大夫人这会儿有客人在,你先去跟老祖宗打声招呼吧。”

  甄宝人点点头,正要转身离开,听得屋里传来的“啪”的一声——应该是茶杯被摔碎的声响。跟着传来大夫人的怒骂声:“……把这个不要脸的老虔婆给我赶出去。”

  巧珍变了脸色,低声说:“七姑娘,你快走吧。”

  甄宝人带着刘嬷嬷秋芝赶紧往后院走,走到拐角处,稍微顿住脚。只见两个膀大腰圆的嫂子和几个小丫鬟揪着一个老婆子从屋子里出来,那老婆子五十出头,满脸横肉,身上穿着一件簇新的褐色衫子,嘴里鬼哭狼嚎着:“我可怜的闺女呀,你就白白地让人糟蹋了,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皇法……”

  大夫人出现在门口,气急败坏地说:“还不堵了她的嘴?”

  其中小丫鬟慌不迭地解下汗巾往老婆子嘴巴里塞,谁想这老婆子甚是凶悍,竟然一口咬在她手上,小丫鬟不提防,痛得直跳脚,“啊哟哟”地叫着。

  老婆子张开嘴,又干嚎着:“……闺女呀,这一家都是黑心的,你咋就这么死心眼?什么甄伯爷甄少爷的,这一家全不是东西,娘一定要去衙门给你讨个公道回来……”

  突然间说话声戛然而止——这一回小丫鬟成功地把汗巾塞进她嘴里。

  一干人扭着她出了熙和院的门。

  甄宝人怕大夫人看见自己,赶紧出角门往东,过夹道到老祖宗的后院,沿着抄手游廊到正房门口。

  石矶上两个小丫鬟头挨着头坐着,眯着眼睛在打盹。听到响声,睁开眼睛站了起来,低声说:“七姑娘回来了?老祖宗方才还问起呢。只是她刚刚歇下了,姑娘不如先回去,待她睡醒了再过来吧。”

  艳阳当空,甄宝人又累又饿,也就不再坚持。

  回到莲汀院的东厢房,好在茶籽有准备,早备好饭留着。甄宝人胡乱吃完,就躺下休息了。正睡得天昏地暗,听得秋芝在叫自己:“姑娘,姑娘,快起来,老祖宗叫你过去。”

  甄宝人费劲地睁开眼睛,看看漏钟,原来都申时了。

  她赶紧下床,换了一身衣衫,重新梳过头发,又拿浸过凉水的面帕在脸上敷了一会儿,这才疲乏大消。

  甄宝人估计着老祖宗有话询问,于是带着秋芝和刘嬷嬷一起过去。

  大夫人竟然也在,只是神色疲倦,眼神有点阴沉沉的。

  甄宝人上前跟她们行过礼:“祖母、母亲,孩儿不孝,让你们担心了。”

  老祖宗仔细看她一眼说:“阿弥陀佛,你平安回来就好,昨日那雨可把我吓的,一宿没睡好。”

  站在她身后的秋蔓梨涡浅笑地说:“七姑娘,昨晚老祖宗睡着睡着,还爬起来,非要到佛堂给你念了一遍大悲咒,我们拦都拦不住。”

  真有这事?甄宝人疑惑,面上却不显,到底心里不相信,实在流不出感动的眼泪,只好扑通跪下,磕一个响头,说:“孙女让老祖宗担心了,心里万分愧疚。”

  “快起来吧。”老祖宗示意秋蔓扶起甄宝人,问,“我听说宜春河回京的桥都被冲垮了,你怎么回来的?”

  “桥是垮了,我们乘渡船过的河,走回来到城门才租的马车。”

  老祖宗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大夫人不快地说:“你一个大家闺秀,在路上走着,着实不雅。”

  甄宝人小声地说:“我是戴着帷帽的,并没有……”

  大夫人喝斥:“还要顶嘴?总之,这回你也长个教训,以后安安静静地呆在府里,别到处乱跑了。三清观的古月真人虽说是个高人,但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总是抛头露面,有失体面,知道吗?”

  “是,母亲。”甄宝人乖巧地应着,暗暗诧异,今天大夫人是怎么了?跟吃了火药一样。

  一旁的老祖宗也诧异地看着大夫人。

  “从前你毛毛躁躁,只当你是年岁还小。如今你也快十三岁了,再过一年多就该及笄了。该说的该教的,你们这几个丫头无论嫡庶,都是一样的待遇,学成如何就是你们自己的本事……”

  大夫人王氏正说的淋漓痛快,忽然听到老祖宗一声轻咳。心里一惊,这才发现下人们都诧异地看着自己,脸上微臊,柔和口气说,“罢了,罢了,不说这些了,平安回来就好。”

  “谢谢母亲的教诲,孩儿一定谨记在心。”甄宝人说着,取出一封恭恭敬敬地递上,“母亲,这是古月真人给母亲的信。”

  “给我?”大夫人诧异,接过信,拆开看了一眼,顿时眉头皱成一团。

  老祖宗问:“信里说的什么?”

  大夫人不吱声,直接把信给老祖宗。

  她看了看,本来斜靠着榻的身子一下子坐直了,脸色凝重地看着甄宝人一会儿。“七丫头,你知道古月真人在信里说了什么吗?”

  甄宝人说:“真人跟我提过,说是想收我为俗家弟子。”

  旁边一干人等都诧异地倒吸一口气。

  老祖宗略作沉吟,问:“这回真人请你去,除了这事,还说其他没?”

  “便是为了这事儿,没有再说其他的。”

  老祖宗狐疑地看甄宝人一眼,说:“此事非同小可,我跟你母亲要等你父亲放班回来再商量,你先回去吧。”

  等甄宝人主仆三人出了偏厅,老祖宗一使眼色,下人们纷纷退了下去。

  老祖宗又把信读了一遍,问:“大媳妇,你怎么看?”

  要是这事成了,甄宝人跟自己大外甥的亲事也就泡汤了,这怎么能成?大夫人瞬间心思百转,说:“看上去不是坏事,就是不知道古月真人是什么意思?我听说,道家都是师傅找徒弟,若是找不到根基好的便一辈子都不收徒弟。倘若真人看中七丫头对道学的见解,我怕她收七丫头为俗家弟子只是第一步,骗得咱们放心地让姑娘跟她往来,最后却是要化她去做道姑。”

  老祖宗心里一紧,这也不是没有可能。虽说如今道门昌盛,有封号的道长地位不低,世家名门也愿意与这些道长往来,结个善缘。

  但是伯府是百年诗书世家,岂有让姑娘去做道姑的?传出去别人还当是甄家败落了,这如何能使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