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回 文儒劝离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23      字数:3062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那个还用您教,我自己的老婆,娶回家了自然会疼!”饶是路长生脸皮再厚,听见安王提起娶老婆的事儿,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他挠挠头,赶紧转移了话题。“嗨,王爷,忘了问了,咱们待会儿直接回京城吗?”

  安王沉吟片刻,摇摇头说:“还是算了吧,这会儿城门都上锁了,咱们回去,还得拿我的腰牌私开城门。明早,那些多事儿的文武百官,恐怕又要纷纷上疏告我的状。不如,咱们今晚就去大长公主的田庄里歇一宿吧。”

  长生一听,一张脸儿立刻皱成了苦瓜,感慨地说:“王爷,我说句真心话,你别不爱听!这京城是个花花世界没错,但是规矩太大了,太不自在了,还是兴安城好。想当初,咱们在那里多自由快活呀。”

  路长生这话在安王耳边不知道唠叨了多少遍,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往深了说大道理这人不理解,因此懒得再搭理他,挥挥手两人就离开了三清观。

  到了半山腰,与早早等在那里的郝青峰等人和马匹汇合,大家一起骑马下山。

  锦文大长公主的田庄就在山下没有多远的地方,并不与其他的村庄相连,独自占据一隅,连着大片农田。那大管家可认得出来人是安王殿下,一听回报,跌跌撞撞地往外跑,异常恭谨地迎到大门口,细心安排好一切食宿等事。

  这一宿安王久久难以入眠,举起触摸过佳人的手指,放在鼻尖,只觉得香气萦绕,抚摸时的滑腻感似乎仍在,小腹某处立刻支起了高高的小帐篷,一时辗转反侧,情思幽幽。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安王立刻带着一干侍卫返回京城东的王府,沐浴洗漱,换上一身家常衣服,派人将军师许文儒请来书房。

  “文儒,来,帮我起一卦。”安王正在宽大的书案前写着什么,一抬头见许文儒进来,立刻搁下笔说。

  许文儒有点惊愕,问:“思铭,这一大清早的,究竟要占卜何事?”

  “那个,自然是亲事……我打算这几日瞅个合适的机会,亲自去跟母后说。”

  “思铭,你指的……可是伯府的甄七姑娘?”许文儒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却依然对王爷这么快就下定决心吃了一惊。

  安王点点头。

  许文儒忍不住皱眉,字斟句酌地说:“唉,思铭,这事儿还需替你起卦吗?此刻在下就能为你分析一二。你若是告诉太后,你看中了伯府七姑娘,只有两种结果。第一种,太后作主指她为你的侧妃;第二种,太后责令伯府即刻嫁掉她。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第二个可能性更大些。即使太后指她为你侧妃,京西伯府这种百年世家,最在乎的就是家族名声,虽说如今没有忠义侯在世时响亮,也绝不会让自家姑娘做小妾的。便是太后指定了亲事,伯府也会一而再、再而三上疏力辞,为了避嫌,肯定会尽快安排七姑娘的婚事。”

  许文儒一口气说到这儿,顿了顿,又说:“思铭,其实你心里比我还清楚,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太后娘娘是哪种决定,首当其冲受波及的,一定是七姑娘无疑。”

  安王眉尖蹙起,这是他一直担心着的,也是没有去找母后的主要原因。他手指轻扣桌子,盘桓半晌,抬头问:“文儒,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到了,真的就没有一点儿办法了吗?”

  “唉,其实有了也等于没有!唯一的出路,便是铜雀大街的温相府愿意让她认祖归宗,以温相爷嫡长女的身份,她才能匹配你。”

  许文儒这条不是办法的办法,安王听了一点儿没动容,显然也考虑过这条出路,因此默然不语。

  “只是想要七姑娘此时认祖归宗,难度也是十分之大啊!”许文儒在脑海中寻思了几个来回,黯然长叹说:“想当年,甄温两家不分伯仲,同为大周朝的清流砥柱,一文一武,两家联姻,曾一时传为佳话。不料那馨大姑娘三年无所出,随后竟然离奇和离,两家从此交恶。京城的百姓更是对此事议论纷纷,便是一般人家三年无出,也不至于和离,更遑论是德高望重的甄温两家?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和离后仅一个多月,太后娘娘做主,将柔真郡主下嫁温相爷,本以为这段公案就此结束;谁知道,返回娘家的甄氏居然发现已怀有二个多月的身孕。忠义侯哪里肯干,连夜上疏告温相爷抛妻弃子,温家却辩说此子来历不明。先帝震惊,同时派出三名御医到伯府为甄氏把脉,均证实怀孕已有二个多月,正准备拟诏书让温家重新迎回甄氏,温老相爷连夜进了御书房,随后忠义侯也被召进宫里,三人密语一夜,此事遂作罢。翌年,七姑娘出生,忠义侯随即过世,这事儿渐渐没人提及,京西伯府也渐渐没落。”

  许文儒说到这里,双手一摊,颇有几分苦口婆心的味道:“思铭,你看,当年先帝差点插手,却又作罢,可见此事真的另有内幕,不是那么简单的。”

  安王苦笑一下,点点头说:“文儒所说的这些,我都已调查清楚,当年此事闹的纷纷扬扬,不论是宫闱还是民间,俱都猜测甄氏肚子里孩子的来历,宫里的嫔妃们还开过赌局。我当时尚不满九岁,听到大家议论,心里好奇,还跑去问过父王。”

  许文儒则好奇地问:“先帝当时怎么说的?”

  “父王说,你一个小孩子,管这些事做什么?”回忆起逝去的父亲,安王眼眸里闪过一丝孺慕之情。“我那时自忖宠爱,得不到结果,就在他书房里磨蹭不肯出来。父亲后来拗不过我,说究竟是谁的孩子,还得生下来滴血认亲才能知道。”

  “莫非,那甄氏真的有奸情?”许文儒惊诧地说,“不过,我也曾听说此女性子柔和平顺,娴雅淑静,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嫁到温家三年,温府有大半仆人不曾见过她面。宅院深深,她哪里来的奸夫?”

  “唉,怕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安王想想不仅纳闷,更觉得郁闷。“我听说,宝丫头出生当日,忠义侯突然过世,甄温两家的争端就此揭过了。我也早就忘记这桩纷争,自那以后,再没有问过父王。”说到最后,言语间颇有点惋惜。

  许文儒微微颔首,戏谑地说:“思铭当时尚年幼,如何能预知今日的情事?若是知道了,无论如何,定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安王哂然一笑,说:“文儒,到了这时,你还要取笑我?”

  “王爷,属下不敢。”许文儒一向与安王融洽,因此笑眯眯地说:“只是若不能弄清楚七姑娘的身世来历,只怕思铭与她……好梦难圆啊!”

  安王垂下眼眸,沉默片刻,静静地说:“这个我明白。不过,我也反复想过了,如今不管宝丫头她父亲是谁,身世究竟如何,温相如何地为难,也只能让他将这个长女认下了。”

  许文儒早就猜到他内心有这个想法,也不吃惊,只是皱眉提醒说:“思铭,当年老侯爷有先帝支持,温家父子都坚决不肯认,如今又怎么肯认?难道要逼迫他认下?就算是逼迫,只怕会愈加适得其反。温相爷虽然是个文人,但却傲骨嶙嶙,为政多年尚算公允中正,素有贤名,当今皇上也十分器重他。”

  安王默然半晌,说:“这些我怎么能不知道?总得试上一试。不是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么?”

  许文儒犹豫良久,仍不得不进言说:“思铭,如此大费干戈,与朝廷重臣较劲儿,就为了一个女子值得吗?太后素来疼爱你,定会为你选一个品貌出众、贤良淑德的正妃,只怕比那七姑娘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文儒,你说的都没错,母后定会为我选一个品貌俱佳的世家女子。倘若之前我没有遇到她,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可是遇到了她,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从小到大,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送上来的,固然是最好的,却不一定是我喜欢的。这回,我只想挑个自己喜欢的姑娘。”

  “思铭,你可知道温相爷的继室又生有一女,仅比七姑娘小二个多月罢了。”

  “略有耳闻,是那个……叫什么相府明珠的?”安王歪着头想了一下。

  “正是!温相爷对此女爱逾珍宝,从小举重金请名师教养,到如今诗书琴画,无所不精,无所不通。又生得姿容秀丽,举止高雅,京城百姓因此才称她为相府明珠。”顿了顿,许文儒别有深意地说,“思铭不会不知道,此女随温老夫人进过宫,太后一见,啧啧称赞,说温相这个女儿宝光内敛,殊异常人。”

  “嗯,也曾听母后说起过。”

  “那么,思铭可曾当面见过她?”

  “没有。”

  “思铭为什么不见过她一面后,再作打算呢?”许文儒眨巴眨巴眼睛,真是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