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余波袅袅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25      字数:3455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二姑娘手抚额头,痛得龇牙咧嘴,眼泪长流,心里恨不得将甄宝人抓过来咬上几口才解恨。她人虽被丫鬟们扶着,但仍未放弃紧盯着甄宝人,此刻见那臭丫头回头张望,也忍不住回头往大殿正门的方向看,一眼对上的,正是那个可疑的大胡子。

  呸!这个不要脸的臭丫头,大庭广众之下,居然公然就敢和男人勾搭,不知道这大胡子究竟是谁乔装改扮的,那二人今日到底密谋着些什么?不用说了,自己的额头就是被这大胡子打伤的!

  二姑娘恶狠狠地盯着那个大胡子,目眦欲裂,心怀怨恨;心说你个大胡子,你就等着吧,我死也要将你的狐狸尾巴揪出来!

  “你们这帮不长眼的,快让开,听见了没?没见到刺客刺杀的是我家老夫人吗?与你们有什么相关,快让我们先走!相府的老夫人若是出了什么事儿,你们担得起吗?......”温府的下人们一边往前挤,一边骂骂咧咧地将伯府人往外推,到底人多势众,终于把伯府十人挤到一边,簇拥着温老夫人和温柔抢先一步走了出去。

  老祖宗听了那些闲话,被气得浑身哆嗦,奈何人少势单,终究落在了冤家对头的后面,眼睁睁地看着温老夫人仓惶而去的背影,也只能自认晦气;紧随着相府一群人的后面,伯府的一干人等也终于逃了出去。

  甄宝人的胳膊被老祖宗攥着,身子被一干下人簇拥着,身不由主地往外走,却仍不断扭头看着殿门口的安王,心里百般的难过,委屈,不服气,还有着深深的歉意。

  这么好的机会,她怎么就这样错过了?白白辜负了他的一番苦心经营。不甘心啊,真的不甘心,不敢相信这样大好的机会就这样被自己浪费了。

  这一次,她心里并不怪那个突然跳出来,将她和安王的好事破坏殆尽的薛晓白。因为有一点她很清楚,那少年不仅毫无恶意,甚至以为她真的遭受了危险,为了自己,他甚至与刺客交了手,不惜拼上了自己的性命。

  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善意,让她如何能忍心责怪呢?一切,似乎就是冥冥中注定的命运,就在失败的这一刻,她清晰地看见命运脸上残酷的冷笑。

  柴思铭那样一个男人,注定了不是她想拥有就可以拥有的,老天似乎用这个残酷的结果提醒着她。

  伯府的下人们簇拥着她继续往前走,安王却依旧站在原地,那颀长的背影背对着光,沮丧的情绪给那背影抹上了无边的寂寞。

  他依旧遥遥看着她渐走渐远,眼眸深处的失望此刻已经换成了温柔的笑意,还流露出丝丝的不舍,好象在说:宝儿,没有关系,你不要难过,咱们下次还有机会。

  可是甄宝人心里很清楚,很清楚;因为这一次不成功的刺杀,相府估计再不会随意将老夫人放出来,再想用苦肉计这样的办法,那将是难上加难了。

  面对着两人之间越来越远的距离,她却忽然有了一种错觉,眼前这一幕情景就好象她与他两人未来的预兆——虽然她不想走,却会被外部的力量推着,不得不远离他、再远离他……最后会越来越远,他就这样彻底地消失在自己的眼前,甚至永远地消失在自己的生命里。

  毫无预兆的,泪水浮起,她的眼前一片水光,看不清前路。

  就这样,在下人们的簇拥下,失魂落魄的甄宝人如行尸走肉一般,高一脚低一脚地离开了天清寺。

  至于这桩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的结局,都不用她再刻意去打听,因为不过半天的时间,这件刺杀事件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朝野轰动,京城的老少妇孺们人人皆知。

  据民间传说,那身手不凡的刺客与扈国公府的大少爷薛晓白缠斗数个回合后,哈哈大笑几声,连挽几个漂亮剑花,然后一剑削断薛晓白的马鞭,又踹了他一脚,最后倒拎着长剑走出三清寺的大殿,飘然远去。

  可这刺客到底是如何飘然远去的,却没有一个人看见,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说清楚。

  在悠悠众口中,这神奇的刺客经过大家的想象,俨然已被神话,反正他来无影去无踪,忽然就从人群里冒了出来,慢悠悠地刺杀,不断地挽着剑花,然后又忽然走进人群里消失了。

  就好象一滴水从海洋里跳了出来,然后又落回海洋里,丝毫没有可寻到的蛛丝马迹。

  这桩光天化日之下的行刺事件不出意外地惊动了一个大人物,当今的皇上得知以后,立刻表示很愤怒很愤怒,天子脚下,朗朗白日,居然有人胆敢行刺“温爱卿之母”,立刻下旨,派皇宫的御医常驻温府,另外奉送了几大车的珍贵药材老夫人进补。

  不仅如此,皇帝大人还给开封府尹下了限期破案的圣旨,要求举国家之力来缉拿这个刺客,甚至为此还调用了禁军高手,由东平侯府世子魏铭秀督查,据说轰轰烈烈地查了近一年,这位神秘的刺客还是踪迹全无。

  京城的百姓因此茶余饭后多了不少谈资,在他们口中,给这个神秘的刺客取个名字叫做“挽花剑客”,言辞间充满好奇。

  据说是因为行刺的当天,那位神秘刺客出场不过短短一盏茶的功夫,他虽是来刺杀温府老夫人的,面对温老夫人,却不着急行刺,慢悠悠地挽了十几个剑花。

  一个明明是打算来杀人的刺客,却不热衷于杀人,他却一直在挽剑花,现场唯一的一次有效刺杀还是慢吞吞的,跟玩儿一样。

  要是这人本就是个神经病,没有这个实力也就算了,但他后来一剑削断薛晓白的马鞭,出手之快如闪电骤发,出手之重如千钧雷霆,薛大少爷完全无还手之力,证明此人的确剑术超群,身手高绝。

  那些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次刺杀的人,后来回过神来再仔细寻思,甚至怀疑他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刺杀拿温老夫人;因为他如此热衷于挽剑花,挽那几十个剑花的时间,足够杀温老夫人几十回了。

  于是就有些人认为他就是来成全薛晓白的,因为薛大少爷之前的名声并不好听,没少干纵马伤人、街头群殴的坏事,京城的百姓们还偷偷给他取过一个绰号叫“薛小瘟神”,只是大家都顾忌着锦文长公主和扈国公的威严,没有一个人敢当面称呼罢了。

  然而经过这么一回,那小瘟神薛晓白忽然就变成了一个见义勇为、侠骨丹心的少年,成了京城名门闺秀们的脸红心跳的话题。

  这日大殿之上,也有相府明珠温柔在,因此也有人凭空猜测,这是扈国公府大少爷薛晓白设计的一次刺杀行动,目的就是扮英雄救美,博美人温柔的欢心——任谁都知道,温相爷府里可有一颗相府明珠。

  民间的赌场里,甚至有个老赌徒开出盘口,赌扈国公府与铜雀大街温府会联姻,不过他因此破了产。

  薛晓白听说了以后,眼睛珠子都绿了,气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心说这都是谁那么胡说八道呀?我救的可是伯府那个小丫头,谁知道那相府明珠是哪一位呀?她长得是圆是方,美不美的,我才不管呢!

  他转念一想,心里愈发将散播留言的人恨得要死,心说那小丫头可千万别听信这些流言蜚语才好,我心里就只觉得她......她才是最美的,任谁我也不会多看一眼的。

  这可爱的少年患得患失,却又无法亲自去给甄宝人说清楚,只能独自神伤。

  在这桩沸沸扬扬的行刺事件里,除了离得最近的二姑娘,再也没有第二个人留意到甄宝人的反常行为,她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跑向温老夫人。

  不过因为她的帷帽被二姑娘拽掉了,倒是有不少当时急于逃离的人,过后回忆起伯府的七姑娘,尤其是她离开大殿时的回眸一瞥,雪肤花貌,春水般的眼眸里流动着一丝无奈万般不舍,给人一种无法言说的哀伤的美。

  现场大部分男人都确定她是在看自己无疑,小部分比较有自知之明的认为她可能在看薛晓白,只有唯一一个人知道真相,那就是二姑娘。

  唯有她知道甄宝人看的是大殿门口的大胡子,她也因此踏上追查大胡子真实身份的不归路。

  她当然永远也不可能查到。

  从这天开始,伯府里美丽而哀愁的甄七姑娘,也成为京城少年男子的一个心事。没有亲眼目睹过她容颜的人都在懊悔,为什么九月初一那一天,自己不在天清寺的大殿里呢?

  这样的美名传到了诚王的耳朵里,当时他正在吃燕窝,听了下属的报告,当时就呛着了,说:“哎呀,这些人都什么眼光!伯府那个七姑娘,我可是亲眼见过的,就算是不丑罢了,哪里能称得上是什么绝世美人?”

  那下属闻听这话一愣,心说自己这马屁算拍在马脚上了,立刻谄媚地说:“可不是嘛!那些草民哪里见过真正的国色天香,见到一个模样周正的便惊若天人了。”

  诚王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一边吃燕窝,一边吩咐下属,赶紧揪出那个刺客才是正事,他要剥他的皮抽他的筋;好不容易忽悠来十七八个孕妇,叫她们来求温老夫人摸手,不管她同意不同意摸,御史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奏折,打算第二日早朝送给皇上御览:温府洪氏夫人,一品诰命,狂妄自大,自奉神灵,愚弄百姓……

  诚王和幕僚们为了参倒温相爷,早已谋划了不短的时间,好好的一桩事,却让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刺客给搞砸了,叫他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也许是京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太平淡,太清苦,因此这桩对高门大阀发起的行刺事件,便成为京城茶楼百说不厌的传奇,也因此载入了野史,被列为大周朝十大离奇案件之首。

  可是,不管这诡异的刺杀传的如何沸沸扬扬、玄玄乎乎,反正除了三缄其口的两个当事人,没有人知道它原是与甄宝人相关的;究其原因,是两个相爱的人定的计策,想圆一个在一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