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只盼相见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27      字数:3298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安王与许文儒谈及昨日魏贵妃设计陷害甄宝人一事儿,突然想起自家的皇帝哥哥对甄宝人与众不同的评语,他心里有点不安,也很庆幸昨日魏贵妃没将这事儿继续闹下去,最后捅到皇帝的面前,让皇帝来当判官。

  昨日棋局完胜了古月真人,皇帝大人将价值千金的棋子和棋盘赏给了古月真人,自己心情畅意地离开枕梦亭,与安王侃侃而谈,俨然忘记了甄宝人的存在。

  如此看来,也许他对甄宝人的称赞之语只是出于一时兴致,并不是有心而发。

  可是,如果明眸皓齿的甄宝人跪在他的膝下,眼看要被判罪,他是否还能一如当初的心情,会不会因怜生爱呢?毕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魏贵妃安给她的罪名,那就是**裸的陷害。

  甄宝人在安王的眼里心里,那是千般好万般好,自然他以为别人也都是如他一般;其实各花入各眼,能令皇帝大人一见钟情的,还真不是甄宝人这一款。

  但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小萝莉,任哪一个男人,即使不是一见钟情,反正也不会讨厌就是了。

  如此一想,安王只有破釜沉舟,加快行动,尽快将宝丫头变成自己的人,他才能安心。

  “担心皇上做什么?”许文儒追问。

  “没有什么。”安王心意已决,边说边提起笔,继续写信。

  “那思铭接下去如何打算?”

  提到将来的打算,安王敛去微笑,蹙眉沉思片刻,说:“文儒,我不想隐瞒你,昨夜想了许多办法,都有缺憾,还得再斟酌,现在心里有点乱。”

  许文儒叹息一声,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他的心情。

  柴思铭贵为皇子,与平常人相比,一出生就拥有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是别人主动送上来的,所以他漫不经心,很多东西都不在乎,包括那把至尊的椅子;为了兄弟之间的情义,他也甘愿舍弃。

  但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一位姑娘,迫于祖宗家法,不能娶她为妻;为了娶心爱的姑娘为妻,不仅得不到自己至亲人的支持,还要和他们不屈不挠地作斗争,他的心能不乱吗?

  “文儒,府里派去广州的人有回信没?”

  “还没有,那甄氏的丈夫范知章刚过世,这会儿范府应该乱的很,她未必见得到那甄氏的面。”顿了顿,许文儒说,“可惜了上一次的天赐良机,那么好的刺杀居然失败了!听说那温老夫人吓坏了,卧病在床,怕是以后都不会抛头露脸了。”

  “唉!一切都是天意,谁知道晓白会......算了,过去的别提了,再想办法就是。”话是这么说,安王也明白,事关温相爷,办法真不是好想的。

  从行刺失败到现在半个月过去了,他依然没有想到一个妥当的办法,而时间却又不等人。

  甄宝人出身最大的问题在于她来历不明,也许牵涉到了皇室秘辛,只有温府认她回去,是恢复她身份最好的办法。

  “文儒,要么,咱们先查查温相爷可有什么......营私舞弊的地方?”安王右手食指轻叩桌面,斟酌着问。

  许文儒迟疑,不点头,也不说话。安王的意思,他听得十分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分明就是务必查出一点温相爷营私舞弊的地方,无论那一位是否真的营私舞弊。

  安王斜睨他一眼,轻笑一声,问:“文儒可是觉得我有失光明磊落?”

  许文儒摇摇头说:“我与思铭相识这么多年,如何能不知你性情,若温相爷果然有营私舞弊,你定然也会令他主动归去。我只是担心……思铭,温相爷为首的新帝党与诚王为首旧皇党一直在较劲,若是你再加入,岂不是让皇上误会你另有所图?”

  安王默然片刻,说:“我知道,做得秘密些就是。”

  话既然说到这个份上,表明安王决心已定,要找温相爷的麻烦,许文儒只好点点头。

  安王不再说话,只低头专心写信,片刻写好两封,用手捏着纸的一角,走到窗边,细心地让风将信笺上的墨迹吹干。这才叫侍卫进来,说:“速速将这封信送到伯府交给云笙,这封信交给锦绣坊的主管何四娘子。”

  然后又叫了府丞进来,吩咐:“拿我名贴去三清观交给古月真人,就说本王邀请她对弈一局,时间看她方便。”

  府丞应命而去。

  许文儒诧异地问:“思铭,这又是何意?”

  “后位之争,我原想置身事外,但如今她身处局中,我自然不能再放任不管。若我支持赵氏,古月真人定然乐意之至。”

  闻弦歌而知雅意,许文儒赞叹地点点头说:“古月真人是七姑娘的师傅,在太后面前还能说上话,让她在太后面前吹吹风,倒也不错。”

  忙完这些要紧的事,安王忍不住打个哈欠。

  “思铭,我先告退,你且休息会儿。”

  安王看看漏钟,说:“没时间了,我换身衣服就出去。”见许文儒脸露纳闷之色,又说,“我只在城里转转,文儒今日就不用同我出去了。青峰的亲事,晚点回来,我再同你细说。”

  说罢,他自进里间,又换了一身普通的玄色织绵长袍出来,早有人吩咐青峰、长生等人也换上了平常的衣服;一行人从王府的后门出去,坐上两辆普通的青幔马车,绕了一段路,才回到繁华大街上,又走一段路,来到京城著名的绣坊锦绣坊的后门。

  与此同时,伯府的两辆马车也停在锦绣坊的大门口。

  云笙第一个下车,看到鱼贯而出的二姑娘、三姑娘、六姑娘和甄宝人,顿时头疼得厉害。

  今日她突然接到安王的信,要见七姑娘一面,她便立刻跟老祖宗请求,说要到锦绣坊看看同乡的姐妹。她是安王送给甄世峻的侍妾,进府后一直规规矩矩的,老祖宗自然不好刁难,点头应允;她趁机又请求,想让七姑娘陪着一块儿去,老祖宗这阵子看甄宝人如同看一朵花,千好万好,自然也准了。

  不想就在此时,二姑娘突然跳了出来,说是想拜访从前教刺绣的师傅——锦绣坊的徐娘子,请求老祖宗同意她与七妹妹一同前去。

  老祖宗一想,可不是嘛,几位姑娘的刺绣都是她教的,便叫徐嬷嬷备了礼,安排了几位姑娘一起过来探访。云笙心里叫苦不迭,将二姑娘恨得咬牙切齿,面上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锦绣坊的主营业务是定制成衣,又兼外聘名师玩的是私人定制,因此做的都是达官贵人的生意。

  门口的迎宾分两类,一类是小厮,服侍男顾客,一类是中年嬷嬷,专门接待女客,个个很有眼色,一个嬷嬷认出伯府的标志,忙迎几位进去,端上茶水糕点,细声询问来意。

  一听说是找徐师傅,说:“可不巧,徐师傅这两日家里有事,正好请了假。”又小声地问,“请问诸位姑娘,哪一位是甄二姑娘?”

  二姑娘诧异之极,说:“我就是!”

  那迎宾上下仔细打量她几眼,颇为激动地说:“果然是一身的气派,怪不得绣出的绣品连太后都称赞有加。”

  二姑娘没想到自己名声如今这样响亮,挺直了背,矜持地笑着。随即想起,真正刺绣的六姑娘与甄宝人都在,有点尴尬,用眼光余光看她们;一个低头喝着茶,另一个低着头与三姑娘咬耳朵,好象没有听到一样,心里才稍定。

  正在这时,从外头跑进一个小丫头,好奇地看屋里的姑娘们一眼,凑到迎宾嬷嬷的耳边低声叽咕几句。

  那迎宾点点头,又对二姑娘说:“甄二姑娘,我们这里的绣娘听说你来了,很是激动,都想请教一二,您可否愿意屈尊去作坊一坐?”

  为了能堵住悠悠众口,二姑娘这阵子在家里反复钻研黄梅挑花的针法,颇有点心得,一听心里跃跃欲试,只是有点忌惮在场的甄宝人与六姑娘。

  甄宝人则放下茶杯,故意说:“大胆!我家二姐姐的技艺,早已得到太后娘娘的称赞,岂能与你绣房的人相提并论?”

  她早看出二姑娘事事打算与自己唱反调,自己若想让她离开,决不能表示出来,只能反其道而行之。

  六姑娘也抬起头睨她一眼,怪声怪调地说:“是呀,二姐姐何等身份......”

  她二人的说法儿倒把二姑娘的火气激起来了,心想你们大概都以为我是没本事,不敢去,呸!以为我还是前几日的水平吗?不让我去,我还偏就去了。

  于是,她笑着答应了那嬷嬷的要求,还主动拉着三姑娘的手说:“走,三妹妹,咱们一起去作坊里看看。”

  三姑娘甄慕人与表哥的亲事彻底黄了,最近这段时间,才刚刚“病愈”出来见人,行事低调了不少,再不敢事事掠二姑娘的风头。这会儿听了二姑娘的话,无可无不可的,向甄宝人和甄盼人点点头,也就随她去了。

  锦绣坊如今是京城里最出名的绣房,京城各大府邸均以穿锦绣坊的衣服为荣,且引领了京城的潮流。六姑娘一向爱好刺绣,早就对锦绣坊心向往之,顾不得与二姑娘的恩怨,转头对甄宝人说:“七妹妹,要么,我们也去看看?”

  “六姐姐自去看吧,我对刺绣不感兴趣,不如陪云笙姐姐说话。”甄宝人婉拒。

  六姑娘自然知道她是真的不喜欢刺绣,也不再勉强,随着绣房的人后面自去了。

  片刻,屋里只剩下迎宾嬷嬷、云笙以及甄宝人。

  那迎宾嬷嬷立刻收敛了刚才满脸讨好的笑容,脸容一肃,打开身后通向天井的小门,客气地说:“在下何四娘子,已恭候多时,两位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