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再度交锋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34      字数:3313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第二天,关于安王爷兴安城遭遇西戎刺客的消息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而诚王妃不幸坠落山崖尸骨无存的人间惨剧不过一晚,便成了昨日黄花,被世人遗忘。

  京城的茶馆酒肆,井边树下,路边的小摊小贩,甚至出恭的茅厕,除了少不经事的孩童,凡遇见的人,没有一人不在议论这事的。

  真相远在千里之外,真正知道的,又能有几人?坊间的传言,自然千人千面,万人万口,各有各的法。

  有人,安王在一间酒肆里喝得醉醺醺,被西戎的细作发现,立刻纠结一帮刺客,一拥而上,将他刺成了马蜂窝状。

  也有人,西戎派出了绝色舞娘媚惑他,两人正成其好事时,藏在床下的刺客一跃而起,将他刺个透心凉。

  还有人,西戎举国上下都恨不得生啖他肉,生饮他血,一旦得到消息,便火速派出了五百个绝世高手在峡谷伏击,箭矢如雨,杀声震天,血流遍野……

  各种版本之下,众人还意犹未尽,与此有关的后续新闻仍不断出炉;据,太后娘娘得到安王遇刺的消息,气怒攻心,当时晕厥在地;太医金针刺穴,才得苏醒,醒来既捶足顿胸,大哭不止,三日粒米未进。

  而皇上因为亲弟遇刺,当场发了雷霆大怒,急召文武大臣议事,扬言要立刻兵发西戎,以振国威。

  其时,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站出来反对,眼下时令恰逢冬季,并不适合出战,不如来年徐徐图之;结果他被皇帝扔下的镇纸砸中额头,流血不止,当场昏厥过去,被人抬回家里,第二天就上疏请辞了。

  已年近七十仍性急如火的扈国公大殿之上主动请缨,请兵二十万,不荡平西戎所有的贼寇,誓不还家。

  皇后的父亲赵将军也上疏请求重新回西北,并表明自己愿意永远驻守边疆,不允许西戎人践踏大周朝的一草一木。

  立刻就有支持赵氏的大臣跟着上疏,赵将军一回京城就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见西北边疆还得他来镇守。

  随着魏贵妃再怀龙胎,赵皇后已多日见不到皇上,后位岌岌可危;一看赵将军要趁此良机重掌兵权,东平侯府一派的如何肯干?于,也有大臣马上上疏,如今镇守边关的朱将军正在当打之年,杀鸡焉用牛刀,如果攻打西戎,直接给朱将军下命令就,何须劳师动众,从京城派遣部队?

  当然也不乏不长眼的,一个御史也赶着上疏,安王爷为何无缘无故跑到兴安城,究竟所欲何为,须要查个清楚明白才能定夺,结果当廷被气急败坏的皇上革职了。

  朝廷里党派纷争,大臣们上疏各有各的用意,却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大周朝绝大部分百姓惊闻这个消息,差不多都义愤填膺,恨不得能立刻发兵西戎,为安王复仇。

  安王在大周号称战神,镇守西北八年,拒敌于千里之外,保大周一方百姓的平安;而且他治军必严,礼贤下士,从不惊扰当地百姓,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所以他被西戎所伤,便激起了大周百姓对西戎的同仇敌忾之心。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诚王,比如伯府的老祖宗。

  安王遇刺,倒便宜了诚王,等于立马将他从诚王妃的诡异死亡之中解脱了出来,他念了几声“阿弥陀佛”之后,私下里窃喜不已;只咬牙等着一个月孝期一过,便要谋划续娶甄家四姑娘进门的事儿。

  老祖宗呢,一听到打探消息的人回来,太后娘娘因为安王遇刺,急怒攻心晕厥过去;立即长吁一口气,眉宇间也明亮起来,还回头跟秋蔓:“阿弥陀佛,真可怜见的;叫个人去跟厨房,今日午膳时加个四喜丸子。”

  秋蔓脆生生地应了一声,喜滋滋地赶紧去安排了。

  老祖宗最近一直病歪歪的,才刚见点好,已经好些天没敢多沾荤腥了,今日添四喜丸子,可见病要大好了。

  府里的人都知道,老祖宗饮食很有节制,每膳二荤四素四点一汤,倘若忽然要加荤菜,定然因为心里高兴,胃口大开才要加餐。

  老祖宗的病本就心病,这一高兴可不就大好了?前些日子被太后叫去,吹了半日的的冷风,严加惩戒了一番,怕肯定怕的,心里何尝不堵着一口恶气?

  今日突然听那女人的儿子生命垂危,这口气立刻就顺了,何况安王还她最忌惮的庶子甄世峻的最大靠山?

  如果没有了安王,收拾一个甄世峻还不小菜一碟?至少将他远远地发出京城,不要在她眼前碍眼。

  在老祖宗的私心里,安王这伤越重越好,越重太后就越心痛;死了最好,到时候让那个老女人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人世间大悲的滋味,也让她尝上一尝。

  坐在老祖宗身边的甄宝人,原本在帮她念金刚经,此时此刻听到她喜气洋洋地念着“阿弥陀佛”,又忽然听见要吃四喜丸子,当然能猜到她心里定乐开了花,甄宝人怎么能好受?

  一股热血直冲大脑,她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克制住自己将手里的经书当板砖扔过去的冲动,真恨不得将她的脑袋砸成阿迷豆腐才解恨。

  这种令她煎熬的日子又过了七八天,陆续传出来的消息才渐渐明朗。

  云笙可与甄世峻不同,她知道甄宝人一定为安王的安危担心,所以一得到确切的消息,便跑到东厢房一五一十地给她听:“……没错,王爷的确有个三百人的侍卫队,另外贴身京畿卫三十二人。不过他平常在京城里出入,只带着最贴身的十几个侍卫。那日他从宫里出来,直接出了城,没有跟任何人交待他的去向。长生和青峰开始都以为王爷只去郊区的禁军营,结果发现他一直往西走,才发觉不对,赶紧叫人回王府传信,让侍卫队马上赶过来。虽然侍卫队连夜赶来了,但因为王爷的马快,也星夜兼程,所以大队人马一路一直追,却一直没追上。西戎那边,可能一直派有细作潜伏在京城盯着王爷,见有机可趁,便传信回西戎,他们派了大量的高手潜入边境,在边城附近的一个山坳里发动伏击,当时王爷身边就只有贴身的京畿卫……好在他们都武艺高强,能以一敌十,可郝青松和十几名侍卫也在战斗中以身殉职,大家一直支撑到侍卫队赶过来。只……王爷中了敌人的毒箭,伤的极重,虽然性命暂时无虞,如今听仍昏迷不醒,不能移动,皇上已经派了很多御医星夜赶往边城……”

  先听到他性命无虞,甄宝人吁了口气;再听到他仍昏迷不醒,一口气又严严实实堵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

  “起来真奇怪,王爷不直接去兴安城,跑到边城去做什么?”云笙又低声了一句,兴安城与边城相隔并不远,却一南一北两个方位,到兴安城根本不需要经过边城。

  这个问题甄宝人当然更无从答起,她甚至根本不懂那日安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那么厌恶地推开她之后,居然单骑匹马跑到什么边城去干嘛?

  两人正相顾无言,忽然听到脚步声咚咚咚地传来,跟着巧珍跑了进来,喘着粗气:“七姑娘,快快快,太后娘娘召你入宫觐见。”

  云笙一愣,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王爷仍生死未卜,太后这要找七姑娘报复吗?她下意识按着甄宝人的手,低低地:“七姑娘......”

  “没什么事儿,你先回去吧!”甄宝人轻轻抽回手,神情自若地让秋芝帮自己换上宽袍大袖的礼服,还特意化了一个明艳的妆容,掩饰自己过于苍白的面容。

  她随巧珍到大厅,来传唤她入宫的那位内侍,正倨傲地站在客厅正中,仰头挺胸,神情冷淡。

  旁边大管家和大夫人小心翼翼地作陪,那人却根本不理不睬,看着就知道这回入宫不什么好事儿。

  看到甄宝人,他只冷淡地了一声:“七姑娘,时间不早了,请随咱家入宫吧。”

  大夫人则狐疑地看着甄宝人,眼神儿闪烁不定。

  甄宝人则故意视而不见,她能猜到大夫人的想法,太后为什么频频和自己过不去,已然引起了大夫人的怀疑。

  这一回入宫,那内侍倒没有故意再让甄宝人站在门口吃打头风,而径直将她带到了侧殿。

  侧殿的四角正烧着好多盆炭火,殿内暖如阳春三月;不过太后的脸色却如同腊月的河流,结着一层厚厚的冰。

  甄宝人双目平视,表情平淡,依例跪下,磕头行大礼。毫无疑问,她一直保持着弯腰磕头的姿势,半天也没有听到一句“平身”或者“起来”的话。

  只能继续伏在地上,额头碰着冰冷的地面。

  大概又过着一盏茶功夫,太后终于开口了,声音如往日一般优雅从容:“抬起头来。”

  甄宝人依言抬起头,直直地迎着她居高临下的视线。

  太后看到她娇靥如花,神情淡然,一双明眸静如深潭,一点惊惧犹疑都没有;不由暗暗赞叹,同时又隐隐觉得害怕起来。

  这样的女子,就这份胆色常人皆不如;男人若上了心,只怕丢不开手去。

  她就这样看着甄宝人,甄宝人也回看着她,见她的目光阴晴不定,时而掠过一丝杀气,时而却又犹豫不决。

  就这么互相凝视半天,太后最后移开视线,微微摆手,示意退下。

  那内侍则诧异看她一眼,还上前一步,朗声:“七姑娘,太后乏了,谢恩吧。”

  等甄宝人行礼退出去,内侍不解地看着太后,低低叫了一声:“太后娘娘,不来了就休想走……”

  太后眼神儿幽幽,盯着虚空的某处良久,微微叹口气:“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