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福兮祸所伏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36      字数:3378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嘉平六年腊月十三,忠义伯府一日之内连续接到了皇上的两道圣旨,宣旨的大太监离开后,伯府的大门前立刻鞭炮齐鸣,足足放了一个时辰,吸引不少附近的百姓来围观,比起过新年还要热闹。

  其中自然有好事者,向伯府的下人们打听,不逢年不过节的,看府里又不像是要办喜事的,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放鞭炮?

  伯府的下人们自然是喜气洋洋地说,各位是不知道,咱们家的四姑娘被天家赐婚给诚王了;七姑娘自愿在三清观为生母祈福,母亲身体一日不痊愈,便一日不回府,被皇上册封为“贞德孝女”以示嘉奖,这样的大喜事府里自然是要放鞭炮的。

  “唉哟,忠义伯府的六姑娘被皇上封为淑华刚刚进了宫,四姑娘又成了诚王妃,七姑娘被册封为全国孝女的典范,怪不得京城传扬甄氏之女,堪比万金,果然不假.........”坊间百姓惊讶之余,奔走相告,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京城的各个角落,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上次安王遇刺。

  这次伯府可算是三喜临门,第一桩,朝廷因伯府的四姑娘贤良淑德,赐婚为诚王妃,大概是诚王早已等得不耐烦,喜事儿就定在腊月二十二,留给伯府准备大婚的时间不足十天。

  第二桩,因为伯府的七姑娘侍母至孝,自愿入三清观为母祈福,其母病体一日不愈,本人便一日不回府;孝义可嘉,感天动地,可为大周女子之表率,表彰仪式将于三日后在三清观举行,届时伯府的一干人等都得亲临现场,以示皇恩浩荡。

  第三桩,虽没写在圣旨里头,但伯爷甄世弘一大早就接到了诚王府的密函,信中告诉他,吏部准许甄世祁暂回京城养病的公函今日一大早,已经火速发往泸州,快则半月,慢则二十几天,一定能到达泸州。

  老祖宗扬眉吐气之余,到底惦记着小儿子,掐着指头算路途,奈何蜀地实在遥远,无论怎样算,来回也得三月余;也就是说,出了正月,甄世祁应该就可以回到京城,一家人也就团聚了!

  二夫人郭氏自然是喜极而泣,在心里感谢苍天有眼,自己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随着四姑娘的一飞冲天,不仅丈夫终于能回京城,甄府的二房终于一举翻身,下半辈子,她再也不用看那个臭女人的脸色。

  大夫人这一次却破天荒地一点儿不嫉妒,和二夫人一样地喜极而泣。

  诚王那是什么人?上一任的诚王妃怎么死的,别的人不知道,伯府的这些当家人没有一个不清楚的;这个诚王妃显然不是个好干的角色,干得不好,那可是要搭上性命的。

  这样危险的位置,还是由老二家的姑娘来干最合适,不过是付出区区一个庶女的代价,伯府却完成了三级跳,一跃而成为皇亲国戚。

  能和柴氏宗族攀上了亲戚,是过去大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如今不用说了,柴氏家族仅剩的三个男人,堪称大周朝最有权势的三个男人,都和甄府的姑娘攀扯上了关系,伯府的地位在整个大周朝,那自然是水涨船高,她亲生儿女的亲事还用发愁吗?只怕用不了几天,上门说媒的会踩断门槛吧?

  过去她想都不敢想的人家,时隔一日,便成了门当户对。

  只要一想到,大房既能坐享四姑娘成为诚王妃后带来的各种红利,而又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大夫人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她生平第一次看二夫人觉得顺眼了一点,觉得二房那一大家子不是白养的。

  甄兰馨自然也是喜极而泣。

  她不关心别人,她只关心她的宝儿,宝儿跑掉了居然都没事儿,安王不仅不怪罪,朝廷还下旨表彰了七丫头,准许七丫头在三清观为自己祈福,这当然是大大的喜事。

  还有一桩,既然圣旨都说宝儿是她甄兰馨的女儿,那不就等于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吗?甄兰馨一时高兴的有点儿懵了,眼泪就愈发止不住。

  “姓温的,你家不是出了一个安王妃吗?我家也出了一个,还是个庶出的,而且是年前就要嫁过去;你家的那个能不能成,恐怕还得看我家小七的脸色,今天的圣旨一下,温府恐怕就是一片愁云惨雾了吧?如今,皇帝那里有我家的小六在,小七自然吃不了大亏;安王既然下了这么大的决心,要将小七逃跑的事儿捂住,估计还是有后手的;眼下太后那个老太婆的心情,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你们心情不好,我的心情自然就好,你是太后我越不过去,可论辈分,我可比你高了,看你以后还敢那样待我.......”老祖宗的心思自然隐藏的比较深,可她也是越想越高兴,若不是顾忌大家都在,恐怕就会仰天大笑了。

  尽管在场的每个人心思各异,整个春晖堂却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

  “母亲,圣旨说三日后要我们去三清观出席宝儿的嘉奖仪式,宝儿她,她现在不在那里呀......”甄兰馨突然想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擦擦眼泪问老祖宗,“那,那该怎么办?会不会说我们是欺君......”

  “小姑,既然官家要我们去,我们全家就只管去好了,那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你不用担心!”二夫人上前几步,握着甄兰馨的手,笑眯眯地说。

  大夫人几不可见地撇撇嘴。

  她完全看不上自己这个美若天仙,大脑却好像缺根弦的小姑,对待甄兰馨不过是面子情,完全是在伯爷甄世弘和老祖宗面前才表现一下,平常根本懒得应付。

  二夫人则不然,至于这次甄兰馨回来,大事小事都依着甄兰馨,隔山岔五总是好吃的好用的好戴的,流水一样送到甄兰馨的屋子里。

  尤其是这几日甄宝人离府之后,甄兰馨每日里几乎以泪洗面,二夫人反正没什么事儿,每天几乎都泡在小姑的屋子里,将甄宝人过往表现的精明能干细细说给她听,分析各种好的可能来宽慰甄兰馨,不仅博得了她的好感,老祖宗自然也是看在眼里,暖在心间。

  “馨儿,正如你二嫂所言,这件事你不要担心,我猜想,大概会有个七丫头在三清观等着咱们吧,毕竟需要掩人耳目,到时候,我们就拿她当七丫头对待就是了......”老祖宗欲言又止,她对自己这个似乎永远也长大不的女儿,真的是毫无办法,除了放在自己身边,否则,总是操不完的心,“大媳妇,这件事你还是要马上交代下去,可别在现场闹出什么笑话......”

  “是,媳妇知道了!”大夫人心中一凛,这个问题亏得甄兰馨提出来了,否则还真的会出纰漏,她可根本没考虑到。

  “吩咐几个丫头去给四丫头道喜了没?”老祖宗喝了一口茶,突然想起来,赶紧问。

  “哦,四丫头接了旨回去,姐妹几个就过去道喜了,这会儿应该还在一起说话呢!”二夫人赶紧接上说。

  “那就好,不到十日四丫头就要出门,这几日姐妹们就在一起多陪陪她好了!哦,这几日世家名门的夫人们定然会上门来道喜,我将徐嬷嬷和何嬷嬷借给你,专门负责人来客往,千万不许出任何纰漏,让人看了笑话,嗯?”老祖宗斜倚在榻上,微眯着眼吩咐大夫人,秋蔓坐在脚踏边轻轻地捶着她的双腿。

  “老二家的,如今四丫头记在你的名下,也算是咱伯府的嫡女,诚王府下聘指定不会差,咱们好好盘点一下伯府的嫁妆吧!”老祖宗叹口气,虽然这是个头疼的问题,但婚期迫在眉睫,想回避也是不可能的。

  “好!”二夫人得意洋洋地瞟了大夫人一眼,大夫人低头垂眸只当看不见。

  今日伯府最受人瞩目的人物非四姑娘甄倩人莫属,她接完圣旨刚回到自己的院子,二姑娘和三姑娘便前后脚进了院子,前来给她道喜,四姑娘自然是笑脸相迎。

  三个人刚到花厅,还没坐定,甄世峻的新夫人、大老爷的几个姨娘都陆续来给她道喜,这几位可没有空手来的,都带着布匹、首饰各色琳琅满目的礼物,亲自前来道贺。

  二姑娘甄巧人眼瞅着志得意满的四姑娘,忍不住微微冷笑一下,她可不是自己想来的,是被大夫人逼迫的。

  虽然她被皇帝下旨和亲西戎,但仍记得十分清楚,上辈子四姑娘没有机会摊上这份泼天的富贵;不过,对于她那倒不是什么坏事,虽然嫁给富贵商贾没有什么名声地位,但一辈子衣食无忧是肯定的。

  诚王却趁安王挥师南下远征安南国的空档,策动了宫变,具体情况二姑娘远在西戎不得而知,但结果十分清楚,当今皇帝在这场动乱中丢了性命,安王带着十字军的精锐杀了一个回马枪,经过激烈的鏖战,最终平定了叛乱,擒住了诚王及其党羽,判其终身幽禁。

  四姑娘上辈子的命运如何,二姑娘自顾不暇,无缘得知,但正如六姑娘嫁给皇帝她不看好一样,断定四姑娘眼下一时富贵,结果定然是无比凄惨,别人上赶着巴结羡慕,只有她冷眼旁观,在心里嗤之以鼻。

  甄倩人借口头痛,赶紧将这些人都打发走,突然想起,同在一个院子里的妹妹甄笑人却并没有来恭喜自己,想一想,迈步便走进了旁边五姑娘的院子。

  五姑娘甄笑人和魏铭月的婚期定在来年的三月份,她正在窗前静静地绣着一件男式的长衫,显然是为自己未来的丈夫做的衣服,一抬头看见四姑娘进屋,她随手放下衣服,站起身来,淡淡地说:“四姐姐怎么有空过来?今日府里的人应该都会来给你道喜的,不是吗?”

  “五妹妹你为什么不来给姐姐道喜呢?”四姑娘突然咄咄逼人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