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尽在掌握(二更)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37      字数:2340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刘嬷嬷心里本来是疑虑重重,总觉得背后有什么人在偷窥着他们,这会儿一听,又觉得甄宝人的话似乎更有道理,于是便私下忙于收拾东西,悄悄为搬家提前做准备。

  甄宝人这几天根本没闲着,做着一件两辈子从没有做过的事儿,一直在思考怎样种田,而且怎样才能够将田种好,实现自己当一只米虫的愿望。

  经过几天的思考,她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在颍州城的周边,以极低的价格大肆收购淤田,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增产,在古代亩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以更低的投入来获取相对高的回报率。

  她让李墩子去书局买了不少当时与农事相关的书籍,一边看还一边画图,因为淤田只有一季水稻,她便努力回忆现代农业的科学种田法,趁冬闲的时候,她打算加高田埂,在田里引水养鱼,就养那些本地的鲤鱼、鲢鱼、草鱼,虽然卖不上太好的价钱,但胜在成活率极高。

  到了第二年该种水稻的时候,鱼苗应该已经长到一两斤以上,正是肥美的时候,卖鱼的收入正好弥补了淤田产量低的缺点。

  她和李墩子交流冬闲养鱼的想法时,李墩子对于甄宝人时常冒出的那些奇思妙想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是这稻田养鱼的想法,仍让他大为震惊,之后连连称妙,不过随即就不太好意思地说,自己对于种田倒还算内行,可惜对于养鱼,那就是一窍不通了。

  甄宝人摆摆手,让他再去物色几个会养鱼的人,当佃户一样对待就是了,农闲的时候,专门养鱼赚钱。

  一旦开始研究种田,甄宝人就十分后悔,早知道揣着一把袁隆平研究的杂交稻种穿越就好了,那可是亩产两千斤的种子!那自己还用研究种田干嘛,直接卖种子就大发了!

  李墩子这次从姚家村回来,果然不辱使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花了三两银子,终于买了一个父母双亡,本人恰好在三年前染了瘟疫不幸离世的年轻人的身份文书,十分符合甄宝人的要求,便赶紧带着文书回来复命。

  秋芸呢,就依甄宝人的安排,女扮男装,持着李墩子带回来的身份文书,在刘嬷嬷的陪同下,虽然费了一点周折和银子,但也算顺利地立了户。

  依着甄宝人的安排,李墩子先去牙行说要买院子,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巧,第二天就告诉他们,在颍州城最好、富人云集的地段,恰好就有一个仕绅说是举家要迁往京城,恰好就有一栋独门独户的二进院落着急要卖,那院子虽比不上京城的宅子富丽堂皇,却有一个极大的后院,一栋两层的小楼掩映在杏花林中,看着十分风雅。

  最奇怪的,这样好的宅子,牙行说是卖家急于出手,价格还十分低廉,甄宝人听李墩子回来一说,怕是个骗局,亲自带着帷帽去看了一次,那真是瞌睡的人正好碰上了枕头,一百个满意,毫不犹豫立刻就买了下来。

  宅子这个大难题如此轻松地解决了,她想要的淤田可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李墩子在牙行刚开口说想要,立刻就有不少卖家主动奉上。

  经过甄宝人的仔细挑选,他们很快就以极低的价格,购进了大约二百亩。

  李墩子在姚家村里正的帮助下,很快就联系好了佃户,一切具备,就欠春风了。

  于是某个春雨濛濛的清晨,城西三多巷的人家一觉醒来,发现神神秘秘的刘嬷嬷一家子已经人走屋空。

  城东杏花巷的人家却又发现,不知道什么时侯王老爷一家人突然就不见了,又无声无息地搬进一户人家,户主好像是个叫李铨的年轻人,听说是蔡州姚家村的人。

  这新来的一家人平日里就喜欢深居简出,进进出出的只有一个年轻力壮的管事儿的。

  城东和城西这两条巷子的人家虽然都觉得奇怪,也都在私底下议论了一回,但随着日子的流逝,渐渐也就习惯了。

  春风渐暖,吹绿了江南,也吹绿了京城。

  京城里安王府金黄色的迎春花已经快要残败,性急的桃花在枝头已然催出了粉色的花蕾,那春色更浓了几分。

  “文儒,听长生说你终于喜得贵子,怎么也没和兄弟几个好好乐呵一下?”安王柴思铭正在书案前看一封书信,许文儒一脚刚迈进书房,他就先出言招呼。

  似乎窗外的春色也染上了他的脸颊,嘴角微微上翘,安王流露出这段时间少有的好心情。

  “嗨,文儒十分惭愧,黄孺小儿,有何可庆祝的?”许文儒上前施礼,脸露愧色说。

  他那个小妾婉杏出了新年就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儿子,安王跟前的一帮侍卫们都和文儒交好,便嚷嚷着要去贺喜,却都被许文儒婉拒了。

  “不瞒王爷,我已经将婉杏送回去了,给她嫁妆让她另配人家,我打算亲自去将老妻接回来,便将儿子记在她的名下,一家人从此好好过日子,再不三心二意!只要文淑肯回心转意,那时定然会请兄弟们喝酒热闹去!”许文儒犹豫片刻,低声说。

  “哦?”安王微微诧异,突然想起在宝儿以死相逼要离开的那一天,自己曾拿许文儒妻妾同堂的事儿发过感慨,没想到倒先改变了许文儒的想法。“既然有了孩子,你何须如此绝情?让她母子分离?”

  “正如王爷所言,她还年轻,不肯安于现状,定然会凭借儿子与文淑分庭礼抗,而我和文淑已然十几年的夫妻,深深了解她的傲气,定然会不屑于相争,会主动退让,那日王爷之言,振聋发聩,文儒回去思索之后,婉杏再好,却不能取代文淑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决意迎回文淑,与她白头到老,从此再无第二人!”许文儒坦率直言,“王爷如此高兴,是否得到七姑娘的讯息?”

  “呵呵,文儒你说新鲜不新鲜,这丫头买了不少老百姓都不看好的淤田,招了不少佃户,好像真的打算要种田一样!想种田干嘛不买好地?所以我才好笑!”安王伸手掸掸信纸,笑呵呵地说,一双异常俊秀的明眸亮如晨星。

  “甄七姑娘乃非常人,王爷请耐心看着吧,我相信她此举定有深意!”许文儒摇摇头,感叹地说,“王爷,听说太后几次催促您去温府下聘,您都拒不执行,到底什么打算?”

  安王沉吟不语,起身踱到窗前,凝视着窗外几支结着花蕾的桃枝,他的思绪便飞越了重重的红墙碧瓦,城池高墙,飞到了颍州一个叫做杏花巷的地方,想着那么美好的一个女子,正在纷纷落下的杏花雨中起舞......

  他在心中默默地说:“宝儿,我再不会轻言许诺,要娶你为妻,我会一直等到成功的那一天,我要亲口告诉你,你要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