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巧妙过关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42      字数:2048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太后话音一落,水榭中各人脸上神色各异,精彩纷呈,甄宝人在心中暗叹一声。

  皇宫中专门设立了御用乐坊,养着数不清的歌伎、乐伎,每年耗费大周子民无数的税赋钱粮,这阴险的老太太不叫她们来唱,却偏偏叫自己唱,想来别无他意,分明是要当众羞辱自己。

  以她此刻在观中清修的身份,若是遵命,那就是自甘堕落,沦为娱人以乐的歌伎一流;若是不从,那就是当众违抗太后懿旨,论罪当诛。

  甄宝人扫一眼全场,六姑娘紧张地坐在那里,看着她的眼神儿忧虑重重;不经事的薛君宜因为又能亲耳听甄宝人唱歌,一派欢喜雀跃。

  晋阳郡主心里快意,面露冷笑;其他人或面无表情,或目露嘲讽之色。

  “太后娘娘有令,民女理该恭敬不如从命。可是这半年来,民女每日早晚勤于课业,身在道门,心亦在道门,将这世间靡靡之音尽皆忘掉了,只记得一首《太上老君清静经》,可否就唱这首?”甄宝人对太后敛衽一礼,然后环视全场,不卑不亢地说。

  她在心里微微冷笑,这一帮人想看自己出丑,那就是打错了算盘。

  甄宝人嗓音虽轻,但却清凌凌极动听,恍如泉水涤荡过耳朵,全场一时静寂无声,落针可闻。

  甄盼人猛地睁大了眼睛,一时惊喜交加。

  她万万没想到甄宝人不过几句话便瓦解了太后的险恶居心。

  温柔也猛地抬起了头,双手在袖中紧握成拳头,她一双美目看着甄宝人,不可思议、羡慕、憎恨以及迷茫一闪而逝。

  就因为眼前这个女人的存在,她几乎成为了整个大周朝的笑柄,可这个女人偏偏就是她的亲姐姐......

  端坐在榻上的太后则目光闪动,心中喟叹,不得不佩服甄宝人的机智灵敏。

  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唱其它的歌曲是娱人之举,若是唱《太上老君清静经》那就是当众传法,令人尊敬,不过是换了一个曲子,这里面的区别大着呢。

  太后正想着该如何反驳,席中已有人责斥道:“甄七姑娘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公然违抗太后娘娘,该当何罪?”

  甄宝人看着那位夫人面生,不过身着郡主服饰,又紧挨着温柔而坐,她立刻猜测出此人的身份,淡淡一笑着说:“郡主此言差矣,民女并没有违抗太后娘娘。原本就是出于娘娘的一片慈悲体恤之心,念民女在观里清苦,特恩准民女在宫里小住一段时间,且谆谆告谕,不必拘着性子。是以民女才敢大着胆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敢欺瞒。”

  这番话明明就是刚才甄宝人进来之前,太后娘娘与众人的对话,晋阳郡主顿时语塞。

  “再说,这半年来,民女每日习读道教经典,不思世间杂事,那首歌的曲调词律忘得七七八八,若是演绎不佳,圣前失仪是事小,有碍圣听是大事。故求娘娘宽宏大量,恩准民女练上几日再唱。今日愿以一首《太上老君清静经》,恭祝太后娘娘灾障不干、众圣卫护、功德圆满。”甄宝人说完,盈盈拜下。

  因为诸多的原因,在座之中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她,因为都是各豪门的当家夫人,眼见她如此应对,却也不得不佩服她的言谈应变。

  太后略作思忖,只能就着甄宝人给她递过来的梯子下来,挥挥手说:“清静经哀家早晚诵读,早已烂熟心头,不听也罢。既然你忘记曲调词律,下去且练练,改日再唱不迟。”

  “是。”甄宝人恭谨地答应一声。

  六姑娘暗暗吁出一口长气。

  她不得不佩服甄宝人的急智,终于又将一场危机四两拨千斤地化去。

  太后娘娘话音一落,便有宫女过来,引甄宝人到末席坐下。

  接下去的宴会,席上那些贵妇闺秀们心知肚明,太后想刁难甄宝人之心昭然若揭,她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魏静香、韩露雨、晋阳郡主轮番上阵,口诛唇伐,不断抛出各种暗含陷阱的刁钻问题。

  甄宝人不慌不忙,一一反击,答得滴水不漏。

  折腾到最后,大家才发现,每一次找出来准备折辱她的话题,经过她的嘴那么一说,都变成是她长脸,这才不得不沮丧地作罢。

  太后看在眼里,一时也是无可奈何,渐渐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何如此稀罕她。

  世间美丽的女子多如牛毛,可如此聪慧机变的女子可就是凤毛麟角了。试问一个男人如果喜欢上这样的女子,又怎么会轻易移情?

  太后既然熄了今日继续羞辱甄宝人的心思,待到皇帝早朝结束过来请安,宴会也就散了。

  晋阳郡主带着温柔第一个告退,其他人也陆续退下。

  皇帝施施然走进来,规规矩矩地行完礼,直起身子,笑着说:“听说母后今日宴请命妇闺秀,可玩得开心?”

  “不过是循例而已,没什么新奇的。”太后笑了笑,一笔带过说,“倒是你,听说昨日又跟西戎的使臣耶律敦出去狩猎了?”

  皇帝点头说:“是,那耶律敦为人豪放,不拘小节,甚得我心。”

  太后蹙眉,不赞成地说:“本宫听说,那日他觐见你时,曾当着一干文武大臣之面大放厥词,说什么西北边陲只闻安王之名不闻陛下之名,分明是行挑拨离间行为的小人,何来豪放之说?”

  皇帝呵呵笑着说:“这个事儿便是他不说,我也知道。六弟戌边七年,几番痛击西戎,救黎民于战火之中。他们感恩戴德,念叨他的名字,也在情理之中,其实也是对朝廷感恩,我如何会多心?耶律敦敢在我面前直言不讳,不怕我怪罪,足见他为人豪放,心如赤子。”

  太后见他颇不以然,而且对西戎那个耶律敦十分欣赏,大感不对劲儿,却一时找不到言词劝说。

  沉吟片刻,只得说:“皇上心里明白就好,晟儿品性如何,你身为兄长最清楚不过,切莫中了戎敌的挑拨离间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