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风云突变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45      字数:2081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第二天早朝,正如皇帝所料,激进派的大臣们果然群情激愤,纷纷要求严惩薛晓白。

  皇帝与大臣们打交道久了,知道他们的德性,只不肯发言表态,来个充耳不闻,任他们口诛笔伐。

  上殿哭诉并要求严惩凶手的达美见了,便知道想要皇帝杀了薛晓白为耶律敦偿命是不可能的,算算时间安王所率大军应该已与安南开战了,按着耶律敦生前的计划,便提出暂时中断和谈,先送耶律敦的灵柩回西戎,禀明汗王蓟英烈后再行定夺。

  皇帝和大臣们自然极力挽留,但见达美去意已决,也只得同意。

  当天后晌,达美便率着西戎使臣团带着耶律敦的灵柩踏上归程。

  他走后的第五天,皇帝便将薛晓白放出诏狱,象征性地处以五十杖刑,交给扈国公带回府里严加看管。

  那些想趁机削弱皇权的大臣们自然不同意,奏折如雪片般飞入勤政殿,每日朝堂上轮流慷慨陈词,说什么自古以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什么上为之下效之,说什么纲纪不振、法纪不彰、民风必坏……

  皇帝每天被说得头晕眼花,就坚守一个原则,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就说要好好斟酌再定。

  皇宫里的甄宝人那天乍一听说薛晓白射杀耶律敦入了大狱,一个人跑回了房间,关上门,直哭得肝肠寸断,那一刻,她的心痛了。

  安王远在安南作战,已然是指望不上,太后和皇帝执意拿她去换十万匹战马,不仅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还一劳永逸地除去她这个大麻烦,甄宝人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以后,知道自己眼下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

  虽然她心里十分清楚,西戎的蓟英烈此次派耶律敦出使大周的根本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和平,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甄宝人即使去和亲,也不过白白充当了炮灰。

  她真正没想到的是,就在她已经对整个大周朝彻底寒心的时候,热血少年薛晓白横空出世,用了一个看上去最粗暴但却最厉害的办法,力挽狂澜于既倒。

  古话常说,凡事不破不立,眼下和亲的事情,就因为表面西戎一直在示弱求好,即使有人对其怀有戒心,却没有充分的证据站出来反驳,最重要的,耶律敦先搞定了皇帝,因此主战派才陷入被动。

  薛晓白将耶律敦毙于箭下,一下子将那张虚伪的友好面纱捅破了,矛盾激化了,西戎再也没办法假装恭顺,估计会图穷匕见,有所动作,和亲之事等于化为乌有。

  甄宝人虽想到过先破后立的办法,但根本没想过实施,关键是不可能有人会为她站出来做这个巨大的牺牲。

  眼下耶律敦不仅是西戎的使臣,更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任谁打他的主意,都等于是拿鸡蛋碰石头,白搭上一条性命,也许还会株连九族。

  若是仔细分析一下,薛晓白的确是杀掉耶律敦最合适的人选,首先他不是朝廷命官,不过是一个懵懂少年,可以说一时冲动失手杀人。

  再者,他是皇亲国戚,而且身份贵重,皇帝也没办法将他杀了替西戎泄愤,更不可能株连九族了。

  甄宝人深知大长公主和太后都十分偏爱薛晓白,在理智上判断他不会有性命之忧,可朝堂上派系林立,耶律敦又收买了不少朝臣,谁知道到底会不会有人逼着皇帝下手?

  这一刻,甄宝人一贯波澜不惊的心乱了,她深切感受到这诚挚少年的一片深情,为了她,他是可以豁出自己性命不要的。

  偏偏之前她从未将他的喜爱当真,除了误会他,拒绝他,就是利用人家,她怎么能不心痛,不愧疚?如果他出了一点点意外,甄宝人只怕后半辈子都没法活下去了。

  “上帝啊、观世音菩萨、中西各路神仙......你们若是真的存在,请让薛晓白安然无恙,我愿拿我的命去换他的命,阿门!”甄宝人跪在地上,对着窗外的一轮明月,默默地祈祷着。

  那一刻,她早将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忘了个干净。

  这种令人焦躁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七月二十日,大周边境的沙河城来了一封八百里加急战报,说是耶律敦三弟耶律鹤以迎接耶律敦的灵柩为名,忽然发动偷袭,沙河城周边的十八个乡镇一夜之间,血流成河。

  朝堂上下一片哗然,要求严惩薛晓白以平息战争的呼声越发高涨了。

  七月二十三日,沙河城送来最后一封八百里快件,说耶律鹤率依那摩部攻陷了沙河城,进城后肆意烧杀掳掠,全城被血洗一空。

  隔日又接到战报,说是一直在造反的北方三部忽然又归顺了蓟英烈。

  蓟英烈马上调转枪口,亲率四十万大军以替耶律敦报仇为名,西戎大军兵分三路,往大周边境的泗州、边城及兴安三地气势汹汹杀了过来。

  至此,大周朝的一帮大臣们才停止了终日喋喋不休的埋怨和吵闹,忽然意识到此次开战应该是西戎蓄意以久的,否则耶律敦尸骨未寒,他们怎么可能这么迅速就开始攻打大周?

  就拿安王南征来说,光是粮草筹措、人员调配就足足用了三个来月,更不用说朝堂之上君臣们的前期商谈及决策的时间。

  西戎和大周不同,大部分都是骑兵,历来以战养战,出征只备少部分的粮草,绝大部分的装备粮食全靠夺城之后抢夺的战利品。

  但出兵挑战大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尤其蓟英烈初登王位,西戎君臣们肯定也是反复商谈、权衡利弊之后,才能下定决心的。

  可见原先大周得到的情报,说什么西戎北方三部不服蓟英烈当汗王造反,应该都是蓟英烈放出的假新闻,以此为理由,他堂而皇之地在大周眼皮子底下调兵遣将,真实目的就是要攻打大周。

  整个大周都被一个初登王位的蓟英烈欺骗了!

  从一个少年毅然决然射出那一箭开始,一场早已酝酿已久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