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节节败退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45      字数:2205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一帮文武大臣迫于巨大的生命威胁,对新皇表示臣服之后,诚王趁热打铁,又请示魏贵妃定下了新帝登基的日子,然后大皇子在魏贵妃冷冰冰的眼神儿命令下,怯生生地宣布退朝。

  魏贵妃今日破釜沉舟地背水一战,与诚王互为支持,终于大获全胜,她优雅地带着大皇子先退出了大殿,群臣这才从昨夜这场惊魂之变中解脱,终于获准可以回府了。

  三三两两的大臣们脸色衰败、脚步虚浮地走在熟悉的甬路上,照耀着皇城的太阳依然是昨日的太阳,不过是一夜之间,皇城之上代表皇帝的专属旗帜便易了主。

  诚王令康王先行退下,此时空荡荡的大殿只剩下他和贴身的侍卫,他凝神盯着那高高再上的龙椅半晌,实在控制不住内心蠢蠢欲动的**,一个箭步,跳上了高台,大马金刀地坐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那把椅子上。

  他细细摩挲着着金龙的扶手,踌躇满志地展望前景。

  立大皇子不过是眼前的权宜之计,谁愿意为他人做嫁衣?待到借助西戎之手削去安王的兵权或者干脆除了安王之后,自然要废了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何况他本来就是真龙之后,比任何人都有资格坐在这把椅子上。

  正在他想入非非的当儿,神勇营指挥使林兴忠进来,拱手问:“王爷,如何安置降兵?”

  “哦?”诚王饶有兴致地问:“都有哪些人降了?你且说来听听。”

  林兴忠报了几个人名,尤其是报到“甄世峻”的名字时,诚王眉毛一挑,不假思索地说:“此人不是老六的心腹吗?昨夜还打的挺热闹的,怎么也降了?”

  “太傅也是这样问的,他却说是甄府二老爷的意思......如果王爷觉得不妥,那要不要……”林兴忠手横脖子比划了一个割喉的动作。

  诚王摇摇头说:“不可莽撞!他虽是得了老六的青眼,这才提拔起来,可毕竟是王妃的家里人,如今王妃刚有了身孕......若是杀了,王妃不会高兴,再者,也会让那些观望的人生出异心。不如这样,官职可以提升三级,只不给他实权,好生看着就是。”顿了顿问,“对了,可有人曾搜到甄七?”

  “王爷,小的无能,宫里全部搜查过,也检点过人头,并没有甄七的踪影。”

  诚王怀疑地说:“怎么可能?她明明在宫里的,不是有伺候的人可以做证?”

  “确认是确认过了,可是那晚东殿突然被围,大家都慌了神,并没人留意到她的去向。属下也觉得不可能,连尸体都找人去一一认过,确实没有她。”

  “这倒奇了,她一个妇道人家,难道还私下跑出宫去了?”诚王大为惊讶。

  侍立一侧的王府太傅立刻摇摇头说:“昨夜咱们在京城各条大街都驻了人,安王府和京西甄府都团团围了起来,她一个弱质女子,跑出宫去,能去哪里?城门从昨晚酉正落下,至今未开,她也不可能出城去。”

  诚王默然片刻说:“可水路到今早才封上,到底有了漏洞......不过,水路若不是有人策应,她一个女子大半夜的,哪里走得了?兴忠,你即刻带人全城搜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指挥使以为诚王看中甄七的美色,皱眉说:“王爷,不过是个区区女子,京畿重地,刚刚平定下来,如此兴师动众,十分不妥。”

  王府太傅摇摇头,说:“兴忠兄有所不知,此女奇货也。安王坑杀西戎十万精兵,汗王蓟英烈及手下诸将均恨他入骨,听闻甄七是他的心上人,为了此女不惜违抗太后的赐婚,便一心一意想掳到西戎去。耶律敦向王爷转达过汗王的承诺,若是将此女献给西戎,就送一万匹骏马给王爷。”

  林兴中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拱手说:“原来有这般好事儿,王爷放心,属下这就派人搜查。”

  结果,林兴中的人马连搜了七日,几乎将京城的地皮翻了个底朝天,只差刮地三尺,依然不见甄宝人的身影。

  诚王暗暗称奇,百般想不通,却也无可奈何。

  八月二十一日,潞州前线的皇帝得知诚王和自己的贵妃、儿子联手叛逆,京畿落入他人的手里,一时怒不可遏,吐血不止,伤势愈发严重。

  皇帝柴思宇此次御驾亲征之前就因为贪恋女色,借用虎狼之药,导致气血两亏,一直没有来得及康复。

  此次中了冷箭后因箭头有毒,箭伤一直不能痊愈,又因担心太后的安危,外加愤怒、焦虑过重,内困外忧之下,几乎一宿头发半白。

  从此后精神越发困倦,几乎每日里缠绵床榻,昏睡的时候多于清醒。

  由于京城这个最大的后院最先失守,前面又有豺狼,扈国公在皇帝清醒时建议退守关中,据潼关天险,等待安王回援以及各地的勤王之师。

  皇帝的一条命几乎去了大半,哪里还有心劲儿继续打仗?于八月二十五日,他由五万禁军卫护,撤入关中,驻扎渭南,急诏路南府军民勤王。

  西戎敌军当时正被阻隔在潞州,追赶不及,病重的皇帝这缓过一口气来,勉强开衙办公,其实都是扈国公再代替理事,紧急给各州守将下了勤王诏书,同时发檄文声讨诚王及文景帝,也就是自己和魏贵妃的亲儿子。

  而潞州前线的一干将士们见黄色真龙旗撤走,以为皇帝自己怕死走了,哪里想到他是病体难支,不得不退守关中,等待时机反扑。

  守城的将士本来就接连吃败仗,士气低迷,这下子几乎绝望了,很多兵卒连夜逃走,几乎少了三四成,战斗力锐减。

  八月末,潞州宣告失守,守城的大军被打散,恍如大堤倾倒,一溃千里。

  少数忠心的残部在守将带领下退守了距离较近的孟州和卫州,禁军仅余八万,河东军仅余二万。

  皇帝亲笔签发的讨伐檄文由专人送回京城,有人真不怕死,拿个盾牌顶着城头射下的箭雨,在城门下大声诵读,守卫城门的很多禁军才知道皇帝未死,一时人心浮动,鼓噪不已。

  这个惊天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不到一日便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全副武装的兵士在街上走来走去地巡逻,全城都实行了宵禁,外面人不能进城,老百姓不准出城,戒备森严的京城仿佛山雨欲来,有什么东西在看不见的地方蠢蠢欲动。